侃股网-股民首选股票评论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2022年9月28日四大证券报头版精华摘要:美元扰动市场 大类资产配置有迹可循 ...

2022-9-28 10:31| 发布者: adminpxl| 查看: 1904| 评论: 0

摘要: 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再提速 巨头争相布局万亿元储能市场;国资委力推央企上市 军工电力行业潜力大;美元扰动市场 大类资产配置有迹可循;新一批稳外贸措施来了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扩围 海外仓八项支持措施将出台 ...


多家银行落地绿色债券担保品池 此举有利于提升同业融资效率

    首家国有大行落地标准化绿色担保产品。中国邮储银行9月26日发布消息称,近日该行接入中央结算公司推出的全国首个标准化绿色担保品池,成功落地全行首笔绿色债券质押式同业存款业务。

    邮储银行表示,此次成功应用绿色债券担保品池,一方面帮助了中小金融机构降低融资成本,盘活其持有的绿色债券,并引导其配置更多的绿色债券产品,有效降低绿色债券的发行成本,为实体经济绿色发展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该行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发挥国有大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示范和辐射作用,积极助推行业绿色转型。

    绿色债券作为担保品,起源于2018年人民银行将优质绿色债券纳入中期借贷便利(MLF)合格抵押品范围。今年6月份,中央结算公司依托集中托管优势和绿色债券担保品管理经验,将零散的绿色债券整合形成近5000亿元资产规模的绿色担保品池,并面向全市场推出。目前,通过绿色担保品池,市场机构可以直接使用托管在中央结算公司的绿色债券作为担保品。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央结算公司绿色担保品池的推出及应用具有三方面意义:一是化零为整,依托中央结算公司的集中托管优势,将市面上的绿色债券整合;二是市场机构可以直接使用其托管的绿色债券作为担保品,方便进行融资业务;三是拓宽绿色债券的用途,改善其流动性,从而助力绿色债券市场扩容。

    中央结算公司绿色担保品管理产品自推出以来,在全市场范围内得到深入应用。截至目前,申请开通绿色债券担保品产品的机构达78家,其中多家机构顺利实现业务落地。除国有大行外,还有其他类型银行也有相关业务落地。例如,7月份,浙商银行贯彻落实“双碳”战略,在中央结算公司的指导下,成功开展市场首批绿色债券同业担保品业务。

    浙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通过在同业业务中引入绿色债券担保品,实现了浙商银行同业合格担保品的扩容,盘活了客户存量绿色债券。同时,通过担保品降低客户融资成本,增强普惠金融直达实体经济的服务能级。

    明明认为,在同业业务中引入绿色债券担保品,起到了“传统业务创新做”的效果,丰富了银行同业之间的绿色金融合作模式。对商业银行而言,这项创新模式盘活了存量的绿色金融资产,使得同业融资效率得到提升。对绿色发行人而言,其发行的绿色债券也将获得更强的吸引力,从而降低融资成本,从长远来看有助于“双碳”目标实现。

    据悉,今年以来,随着多项支持政策陆续落地,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快速发展,相关品种不断丰富。上半年,绿色债券整体发行规模达到4100.6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7.21%;绿色债券占债券总发行规模的比重较上年同期增加了1.65个百分点,达到3.87%。

    中央结算公司表示,未来,将继续立足国家重要金融基础设施职责定位,不断优化绿色债券担保品管理服务,丰富产品谱系,打造绿色债券担保品应用“朋友圈”,助力绿色金融市场蓬勃发展。

三季度北京写字楼空置率为16.4% 市场进入3年至5年去化周期

    “进入三季度,北京办公楼市场如期出现复苏态势,但市场需求动力仍待提升。”9月27日,高力国际华北区董事总经理严区海表示,2022年三季度,北京甲级写字楼市场净吸纳量恢复至-6400平方米,需求强度相较二季度出现明显改善。

    据高力国际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9月27日,三季度北京全市场空置率维持在16.4%的水平,净有效租金稳定在每月每平方米336.8元。在核心子市场方面,除了受益于大宗租赁成交的东城商务区和高性价比的丽泽商务区出现比较积极的去化外,其他子市场空置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在产业园市场方面,受到企业退租的影响,净吸纳量为-4.9万平方米,空置率为15.5%,净有效租金为每月每平方米128.3元。

    “从2022年开始,北京写字楼市场进入去化周期,这主要是由于互联网需求逐步减少导致的,这种影响估计会持续到2023年。”高力国际华北区研究部董事陆明向记者表示,后市将靠需求决定走势,从目前看,四季度预计会恢复,但看不到很强的恢复动力。

    据高力国际预测,未来的一年间,北京北部的甲级写字楼市场有近40万平方米的新项目入市,上地和北清路的产业园市场将迎来供应高峰,总体量或将超过100万平方米,预计互联网头部企业的面积整合将会持续影响2023年的望京、中关村和上地市场。

    “北京市场已经进入3年至5年的去化周期,需求侧强度将决定未来市场走势。”严区海向《证券日报》等媒体表示,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新周期下的办公楼市场已经出现了新的产业变化,互联网科技行业进入转型期,主力租户行业的需求调整将大幅增加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

    在严区海看来,短期内,“降本增效”是需求侧的主旋律,互联网企业的转型只是整体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当头部企业开始进行调整,而后续的企业生力军还不足以支撑经济和行业发展的时候,就会形成行业发展的空档期,这个时期也是办公楼市场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逐渐上升的时期。

    一边是写字楼供应的增加,一边是互联网租赁需求的减少,面对不确定的市场,不动产资产价值开始降低。恰逢此时,有些买家会关注一些大宗不动产交易标的,包括写字楼以及其他具备升值空间的不动产资产,如产业园等。

    “在北京除了看写字楼,更多的投资人还关心生物医药基地等新兴产业基地,这类资产交易目前利于提升市场流动性。”高力国际华北区资本市场及投资服务副董事闫寒表示。同时,陆明也向记者透露,物流产业园等产业地产资产近两年交易较为活跃,投资者对该类标的一直都有较大关注度。

    据高力国际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三季度,北京大宗不动产交易共有7宗,成交金额合计为41亿元人民币,其中,自用类型的交易占比较大,涉及资金约14亿元,该趋势与近期市场主要活跃买家的交易目的相匹配。

    “具备稳定现金流以及有提升空间的办公和商务园区项目持续受投资人关注。”闫寒表示,从成交类型来看,办公楼的交易金额拔得头筹,占比约83%;其中,商务园区办公的成交合计有两宗,占比约32%。总体而言,本季度由内资买家完成的交易在总成交金额中占比较高。

    对于接下来大宗不动产交易市场的发展趋势,闫寒表示:“国企、金融机构及新经济类企业的自用需求依旧强劲,北京不动产大宗交易市场热度不减。”但就北京写字楼及不动产大宗交易中长期整体发展来看,严区海认为,保持审慎乐观态度。

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再提速 巨头争相布局万亿元储能市场

    储能行业有望迎来爆发期。9月26日,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副司长宋雯表示,加大新型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稳步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西南水电基地以及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可再生能源电量输送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这已经是国家能源局9月份以来第二次强调,进一步推动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成并网,确保同步建成投产。

    宝丰能源总裁刘元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储能是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有利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及高质量发展。

    大型风电光伏建设提速

    新能源发电是大势所趋,但却具有波动性和无序性,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弃风、弃光现象至关重要,随着并网问题提上日程,配储需求也开始增加,已经有不少省份发布光伏配储政策。

    9月26日,青海省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在青海打造世界领先的光伏发电基地的提案”——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20180064号提案答复的函》。函中提到,第一批大基地国家下达1090万千瓦项目(光伏800万千瓦)目前已全部开工,预计2023年全面建成。第二批大基地国家下达700万千瓦项目(光伏540万千瓦),正在开展前期工作,部分项目陆续开工,预计2024年建成。

    此外,国家规划布局以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十四五”重点实施海南州戈壁基地,初步规划外送电源为光伏1400万千瓦。加上市场化项目,截至目前建成光伏1696万千瓦,在建光伏达到2246万千瓦,预计到2025年光伏将达到5900万千瓦左右。

    根据国家发改委印发的《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项目清单的通知》。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项目清单涉及内蒙古、青海、甘肃等19个省份,规模总计97.05吉瓦。

    不仅仅是青海,宁夏、内蒙古等不少地区都在发力大型风电光伏建设。

    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4.7亿千瓦,同比增长8.0%。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4亿千瓦,同比增长16.6%,累计新增16.14吉瓦;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约3.5亿千瓦,同比增长27.2%,累计新增44.47吉瓦。

    不少业内人士都提到,大型风光基地建设是“十四五”新能源发展的重中之重。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副秘书长胡麒牧对记者表示,发展光伏和风电对推动双碳进程以及调整能源结构是最有力的支撑,可以有效对冲化石能源供应安全的潜在风险。

    储能市场迎来爆发期

    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也催生了更多的并网需求。

    9月2日,国家能源局召开8月份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形势分析视频会。会议要求,要进一步推动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成并网,第一批基地项目尽快完成所有项目核准(备案),尽快提交接网申请,加快项目主体建设,按期完成2022年承诺并网目标,加快配套储能调峰设施建设,确保同步建成投产;第二批基地项目尽快完成业主遴选,尽快开工建设。

    实际上,长期以来,并网问题都制约着风电光伏的发展。而未来实现风光大基地目标最大的难题是外送和消纳,也更需要配套的储能调峰。

    “大型风光基地建设面临的第一个就是消纳问题,减少弃风弃光现象要增加消纳比例和外送能力。”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能源发电需要外送,一方面需要特高压配套建设,另一方面则需要配置一定比例的储能。

    嘉泽新能董事长陈波在9月27日召开的2022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风光等新型能源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和随机性,在双碳战略的大背景下,储能在未来电力系统中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将跟随风电、光伏一起迎来快速发展。

    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都在积极布局储能项目。

    9月26日,北极星储能网发布数据称,上周(9月19-23日)共13个储能系统设备采购或项目工程总承包中标及中标候选人公示。其中,储能系统采购类的投标报价区间在1.23元/瓦时—2.67元/瓦时,储能工程总承包的投标报价区间在1.66元/瓦时—3.55元/瓦时,中国能建、中国电建、国家电投等30家企业参与夺标。

    央企在布局储能方面更是拔得头筹。此前,宁德时代与国家能源集团、国电投、中国华电、三峡集团、中国能建等头部能源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创立储能合资公司,落地多个大型储能项目,联合开展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专案的磷酸铁锂电池解决方案。

    宁德时代9月27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储能系统产品已经全面覆盖了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涵盖太阳能或风能发电储能配套、工业企业储能、商业楼宇及数据中心储能、储能充电站、通信基建后备电池、家用储能等。

    华西证券研究报告表示,在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高速发展的同时,考虑到大规模并网对电网带来的压力,作为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之一,储能装置的作用不容忽视。随着更多地区发布分布式光伏配储政策,储能行业发展确定性较强,相关企业有望从中受益。

    根据光大证券的预测,到2025年,中国储能市场规模将达到0.45万亿元,而2030年将增长至1.3万亿元左右。

    在祁海珅看来,储能项目如何和大型风光基地进行匹配,牵扯到发电成本和投资效益,这些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国内统一大电力市场包括虚拟电厂的配套建设服务等,是一个系统的大工程,要作为有机整体来布局和发力,否则会造成能源大循环无法畅通。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