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股网-股民首选股票评论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2019年3月29日周五人民日报及四大证券报头版内容精华摘要

2019-3-29 09:36| 发布者: adminpxl| 查看: 13814| 评论: 0

摘要:     【人民日报】  物流降成本 今年将超一千二百亿  近3年来,我国通过可量化措施分别降低物流成本558亿元、882亿元和981亿元。2019年,我国将通过综合施策,预计降低物流成本1209亿元。    【证券日报 ...


科创板受理企业“信心指标”哪家强? 8家公司高管用真金白银告诉你

    科创板赛道开启之后,共有19家公司获得“入场券”。申报企业对自己公司的未来有没有信心?从一项制度设计或可窥见一斑——战略配售。

    作为一项创新设计,战略配售制度是科创板的一大特色。其中,保荐机构必须参与战略配售,而发行人的高管与核心人员参与战略配售的提法是“可以”,意即由公司自主决定。

    经上证报记者梳理,截至28日共计19家受理企业中,有8家明确公司高管及员工将参与战略配售,由于科创板公司的发行价格由询价确定,完全市场化。因此公司高管及员工参与战略配售意味着对自家公司有十足的信心。

    8家公司响应战略配售

    战略配售制度是科创板制度设计的一大亮点。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与承销实施办法》第十九条规定,发行人的高级管理人员与核心员工可以设立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参与本次发行战略配售。前述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获配的股票数量不得超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10%,且应当承诺获得本次配售的股票持有期限不少于12个月。

    科创板公司的发行价格由询价确定,完全市场化。公司高管及员工参与配售,意味着以市场价购买自家公司股份,且锁定至少一年,以真金白银展示信心。

    那么,有多少家公司会选择参与战略配售呢?据记者梳理,19家受理企业中,共有8家公司明确有高管及员工参与战略配售。其中,第一批9家企业中有2家,分别是江苏北人和睿创微纳;第二批8家企业中,特宝生物虹软科技微芯生物等5家企业均有参与。28日晚间披露的2家受理企业中,鸿泉物联明确表示,公司高管及核心员工将参与战略配售。

    比如,睿创微纳有部分高管及员工参与战略配售,且披露了具体人员及认购数量。其中包括公司董秘、副总经理赵芳彦等8人,合计认购比例为发行数量的5%。

    微芯生物也披露了参与战略配售的详情,公司高管拟设立资管计划参与认购,数量不超过发行数量的10%,其中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兼首席科学家XIANPINGLU,认购比例达57%,另有6名公司副总经理也解囊认购。

    鸿泉物联包括实际控制人何军强在内,共有30名高管及核心员工参与战略配售,合计认购数量为250万股。

    特宝生物称,公司高管、核心员工拟成立专项资管计划参与战略配售。专项资管计划拟配售不超过400万股的股份,获配的股票数量不超过此次发行股票总数的8.60%。

    国盾量子表示,公司高管、员工拟按上交所相关规定参与配售,参与配售的比例不超过本次发行股数的10%。虹软科技、世纪空间等公司表示,公司高管、员工拟参与战略配售,后续将履行相关程序,并依法进行详细披露。

    真金白银“买”信心

    企业高管愿意掏出真金白银参与配售,足以显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从财务数据看,这些公司均显露出高成长性的特征。

    比如,专业从事生物医药研发及产业化的特宝生物,近年发展态势良好。2017年、2018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23亿元、4.4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6.86万元、1600.29万元。

    虹软科技专注于视觉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开发。2016年至2018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61亿元、3.46亿元和4.5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279万元、7436万元、1.75亿元。

    不过,除了传递信心之外,部分公司高管通过配售“加仓”另有深意。

    比如,作为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微芯生物历年研发投入巨大,经过了多次融资。

    截至目前,微芯生物的股东共有28名,投资机构众多。其中,XIANPINGLU直接持有公司6.1625%的股份,其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的海德睿达、海德睿远和海德鑫成分别持有3.4816%、3.4816%和2.6157%的股份;同时通过一致行动协议控制的初创团队持股平台海粤门、员工持股平台海德睿博和海德康成分别持有微芯生物6.37%、5.5%和4.24%的股份,合计控制公司31.86%的股份,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微芯生物招股书坦言,公司股权结构较为分散,存在控制权风险。可见,公司高管团队参与配售,另一重要因素是维系控制权的稳定性。

    “许多科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有多轮融资,创始团队的持股比例被逐渐稀释,持股比例不大,控制权成为一个风险因素。此类企业参与配售的动力更足。”市场人士表示,“不过,企业高管是否参与配售,与公司股权激励状况、个人意愿等诸多因素相关,不是评判公司优劣的标准。”

“宇宙行”本色不改 工行去年实现净利2977亿元

    工商银行28日公布的2018年报显示,去年工行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77亿元人民币,保持全球银行业最好水平,同比增长4.06%。

    根据董事会决议,工行2018年度预计现金分红金额为893亿元,即每10股税前分红2.506元,分红总额和每股分红较2017年均有所上升。

    工行行长谷澍在2018年度业绩发布会上称,扣除分红后,工行通过内源渠道补充资本2000多亿元,同时还需要通过一些外源性渠道来补充资本,包括一级资本工具和二级资本工具,如董事会刚刚通过800亿元永续债发行计划。

    1600亿元:

    同业中计提拨备金额最大

    年报显示,工行去年拨备前利润达到5340亿元,同比增长8.4%;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453亿元;净利息收益率(NIM)为2.3%,同比提升8个BP。

    “去年总的NIM不错,各家银行NIM比较稳定,都略有提高。今年情况有一些变化,整个市场的利率有一个比较大的下降。”谷澍坦言,所以今年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保持NIM具有一定挑战性。工行今年保持NIM主要的侧重点,还是在负债端做更多工作,坚持把存款性的负债作为主要的资金来源。

    资产质量方面,谷澍介绍,资产质量更加洁净,截至去年年末,工行不良贷款率为1.52%,较年初下降0.03个百分点,连续8个季度下降;逾期贷款与不良贷款的剪刀差下降46%,连续10个季度下降。

    同时,工行继续推进潜在风险“瘦身健体”,全年压降潜在风险融资1880亿元,余额连续11个季度下降。

    “工行去年信贷、非信贷的拨备,提取额一共超过了1600亿元,在所有的同业里面提取额最大。”谷澍称,截至去年年末,工行拨备覆盖率达到175.76%,较上年提升21.69个百分点,资产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年清收处置不良贷款2265亿元,同比多处置338亿元,进一步夯实了资产质量基础。

    超1000亿元:

    今年小微贷款增量目标

    业绩发布会上传递的信息显示,工行去年全年向实体经济新投放贷款3万多亿元,其中境内新增人民币贷款1.16万亿元,增幅9.3%;存量贷款移位再贷1.96万亿元。

    贷款对民营、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在加强。谷澍称,工行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总量接近2万亿元,在市场中处在领先地位。去年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较年初增加492亿元,增幅18.1%。

    谷澍透露,工行争取今年实现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新增1000亿元以上,截至目前,工行已经基本完成了一半的目标,其中一半是通过线上新产品发放的。

    此前备受市场关注的是,小微贷款如何坚持业务发展和风控提升同步推进?谷澍介绍,第一是坚持商业可持续原则,把好客户准入关,把握真实信息,选择真正有需求的优质客户;第二是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在严格遵守利率定价规律的基础上,为小微企业提供全流程、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第三是继续坚持专业治贷、专家治贷,配强专业人员,实行集约化经营;第四是不断加强金融科技应用,持续完善产品,通过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入应用,提升线上融资产品的服务供给能力。

    1+1>2:

    理财子公司与资管部并行

    去年资管新规正式实施,不少银行的资产管理业务受到影响。工行副行长谭炯介绍,去年工行的资产管理业务呈现“一稳一降一升”的特点。

    “一稳”主要表现在业务规模方面。截至去年年末,工行非保本理财产品的余额是25800亿元,同比小幅下降3.4%。去年工行新发行符合资管新规的产品超过3600亿元,处于市场领先。

    “一降一升”主要体现在收入方面。去年全行业的理财收入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在这样的背景下,工行理财收入也出现小幅下降,但是在可比同业中,市场占比得到提升。去年工行理财收入为206亿元,在同业中占比提升了2个百分点。

    据谭炯介绍,下一阶段工行会有序地压降老产品,有序地实现好新老产品的接续,同时实现整个管理模式的有序转型。在资管新规规定的过渡期内,工行要稳住客户、稳住规模、稳住收益、稳住市场领先优势。

    今年2月15日银保监会正式批准工行设立理财子公司。谭炯介绍,当前工行正积极稳妥推进理财子公司的筹建工作,尽快实现开业运营。在筹建理财子公司的同时,工行将保留总行资产管理部,发挥“1+1>2”的协同效应。其中,总行的资产管理部主要承担大资管业务的统筹协调和联动职能。

    而且,工行将进一步理顺关系,理顺未来要成立的理财子公司和集团在渠道销售、产品布局、项目推介、风险管控、系统考核评级、区域理财以及境外发展等八个方面的关系,发挥好集团联动协同优势。

上市公司子公司分拆上市“松绑” 新三板优质企业期待政策落地

    动力电池负极材料龙头企业贝特瑞最新披露的业绩快报显示,公司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40.82亿元,同比增长37.59%;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3亿元,同比增长43.63%。

    如此盈利能力可以傲视不少上市公司,但囿于其为上市公司子公司,难以登陆A股市场。像贝特瑞这样的拥有硬科技的优质企业,在新三板市场不少,但以往的IPO政策并不支持这些优质企业上市。

    情况正在改变。科创板上市审核问答和中国证监会IPO行政审核的最新约定,都为上市公司子公司独立上市扫清了政策障碍。

    分拆上市迎政策支持

    以往的IPO政策不支持上市公司子公司分拆上市。2018年6月,中国证监会向各家券商投行下发了《51条IPO审核问答指引》(下称“IPO51条”)。IPO51条提出,发行人绝大部分资产来自于上市公司的,应从资产置出时间、该资产的作用等多方面考察,原则上不支持一次资产重复上市;对于境内上市公司在境内分拆子公司上市,暂不符合现行监管政策。

    科创板横空出世后,制度上有了很多突破,包括分拆上市问题。今年1月末出台的《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达到一定规模的上市公司,可以依法分拆其业务独立、符合条件的子公司在科创板上市。”

    上交所3月24日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问答(二)》(下称“问答”)提出,发行人部分资产来自于上市公司的,中介机构应当核查发行人取得上市公司资产的背景、决策程序及相关合规性等相关问题。该问答中,没有用“原则上不支持一次资产重复上市”、“境内上市公司在境内分拆子公司上市,不符合现行监管政策”这些表述。

    证监会第二天发布的《首发业务若干问题解答》,其中对“发行人资产部分来自于上市公司”的问题,表述与科创板上市审核基本一致,也删除了境内上市公司在境内分拆子公司上市不符合政策的提法。

    上市公司子公司分拆上市比较容易产生同业竞争或关联交易问题。以前,证监会对相关问题审核也很严。即将推出的科创板,也要求上市企业“发行人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间不存在对发行人构成重大不利影响的同业竞争”。但3月24日上交所发布的“问答”在认定同业竞争是否构成重大不利时,做了有利于上市公司子公司分拆上市的陈述。“竞争方的同类收入或毛利占发行人该类业务收入或毛利的比例达30%以上的,如无充分相反证据,原则上应认定为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中科沃土基金董事长朱为绎认为,科创板对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采取一种相对宽容的态度,比如按照“问答”对同业竞争的认定,竞争方的同类收入或毛利占发行人该类业务收入或毛利的比例不超过30%,且不存在非公平竞争、利益输送或者让渡商业机会等情形,则可以认定该同业竞争对发行人不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哪些挂牌公司有望入列

    上证报资讯显示,新三板目前有558家公司系上市公司参股企业,其中上市公司为第一大股东的有几十家。如,上海钢联旗下钢银电商、天士力旗下天士营销、华邦健康控股的颖泰生物、北方导航旗下中兵通信、科斯伍德旗下龙门教育、隆平高科旗下三瑞农科、财通证券旗下永安期货等业绩都不错,其中不乏细分领域领军企业。

    在上市公司子公司分拆上市的预期下,去年10月以来,一些挂牌企业和上市公司交易活跃,股价上升。如钢银电商股价上涨30%,其母公司上海钢联股价翻倍。

    有些上市公司投资了多家新三板公司。最近几年,用友网络培育了很多细分领域的优质企业,控股了用友金融、用友汽车、新道科技、民太安四家新三板公司。其中,用友汽车2018年净利润达1.06亿元,新道科技2018年净利润为8934万元。

    上市公司中国宝安是新三板公司友诚科技、大地和、永力科技与贝特瑞的大股东或大股东的一致行动人。其中,宝安系持股占比达76%的贝特瑞是动力电池负极材料龙头企业,2018年开发的三元负极材料当年就为公司贡献了业绩。自科创板提出以来,贝特瑞股价已经涨了2倍。中国宝安股价2月以来也涨了50%。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上市口子的放开,无疑将激励更多的上市公司孵化和培育更多的创新企业,形成资本市场的良性循环。

12345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