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股网-股民首选股票评论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2023年3月27日四大证券报头版精华摘要:降准落地 流动性平稳跨季料无虞 ...

2023-3-27 09:52| 发布者: adminpxl| 查看: 1884| 评论: 0

摘要: 结合本地产业结构特点 大连推动上市公司量增质升;完善长久期利率风险管理 30年期国债期货落地在即;业务范围拓宽 日常监管强化 期货公司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将更有效发挥;持续创新+目标明确 多地推动数字人民币生态建 ...


3家上市险企披露年度业绩!投资收益影响多大

  随着保险公司相继披露年报,上市险企2022年年度业绩逐步揭开面纱。

  根据已披露年报数据的中国人保(601319)、中国平安(601318)以及众安在线数据。从整体表现来看,上市险企均实现保费增长,但投资收益下降影响较大,净利润表现有所差异。在已披露年报的3家上市险企中,人保集团净利润表现一枝独秀,实现正增长。

  人保净利增速最快,总投资收益普降

  从整体表现来看,上市险企均实现保费增长,但净利润表现有所差异。从已披露了年报的3家上市险企来看,人保集团净利润表现一枝独秀,实现正增长。

  2022年,人保集团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6192.96亿元,同比增长6.6%;实现净利润343.25亿元,同比增长12.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4.06亿元,同比增长12.8%。截至2022年末,公司总资产1.51万亿元,同比增长9.6%。

  相较人保集团,平安集团综合金融属性更强。2022年,平安实现营业收入1.11万亿元,同比下降5.9%;受宏观经济变化及资本市场波动影响,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7.74亿元,同比下降17.6%,但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483.65亿元,同比增长0.3%。截至2022年末,公司总资产11.14万亿元,同比增长9.8%。

  宏观经济变化及资本市场波动影响对于上市险企净利润表现普遍影响较大。

  例如,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2022年实现净利润493.46亿元,同比下降18.16%,但剔除短期投资波动467.91亿元以及现率变动168.43亿元之后的营运利润为1129.80亿元,同比增长16.38%。

  3月21日,我国首家互联网保险科技公司——众安在线也发布了2022年年度业绩。数据显示,众安在线2022年实现总保费263.51亿元,同比增长16.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3.56亿元,2021年同期为盈利11.65亿元,这是众安在线连续两年实现盈利后再度转亏。对此,众安表示主要是因为资本市场表现疲软以及自2022年1月1日起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以代替香港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投资收益大幅减少,以及公司以美元计价的债券产生汇兑损失。

  虽然中国太平集团和中再集团尚未披露年度业绩,但此前均发布了业绩预减公告。太平初步估算,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股东应占溢利预计较2021年同期减少约64%,主要是受到2022年境内外本市场持续波动影响,令集团已实现投资收益较2021年年度同比下降。

  中再集团初步测算,预计2022年度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2021年同期减少60%至70%。业绩预减的主要原因为:一是受新冠疫情反弹、地缘政治冲突、宏观经济承压等因素影响,资本市场大幅波动,投资收益同比下降;二是个别非控股企业的投资蒙受较大损失。

  车险业务回归,财险迎来盈利大年

  财产险方面,人保财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4875.33亿元,同比增长8.5%;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265.47 亿元,同比增长17.5%。

  承保盈利大幅增加是公司利润增长的主因之一。2022年,人保财险综合成本率97.6%,较2021年同期下降1.9个百分点,实现承保利润100.63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18.1亿元大增456%。

  从具体险种来看,人保财险原保险保费收入贡献前五名险种分别是车险、意外伤害及健康险、农险、责任险和企业财产险,其中车险实现承保利润113.05亿元,综合成本率95.6%,农险承保利润24.19亿元,综合成本率93.5%。意外伤害及健康险、责任险和企财险等三大险种仍承保亏损,综合成本率分别是100.4%、112.8%和109.6%。

  众安在线承保利润也增长明显。2022年,众安在线境内保险业务实现了总保费236.51亿元,同比增长16.1%,综合成本率较2021年同期改善1.1个百分点至98.5%。其中,赔付率为55.2%,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费用率为43.3%,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由此,公司全年实现承保利润3.29亿元,同比增长337.7%。

  对于平安产险来说,2022年实现业务快速增长。数据显示,平安产险2022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980.38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车险业务综合成本率95.8%,同比优化3.1个百分点。但保证保险业务受市场环境变化影响,赔款支出上升较快。从整体来看,2022年平安产险综合成本率100.3%,同比上升2.3个百分点。

  平安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贡献前五名险种分别是车险、保证保险、责任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其中,车险实现承保利润80.32亿元,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分别实现承保利润8.47亿元和3.98亿元;保证保险亏损90.13亿元,责任保险亏损9.29亿元。

  保证保险业务曾为平安产险创造了显著的承保利润。平安产险认为,从中长期来看,基于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和发展动力,国家出台的相关支持性政策发挥效力,以及平安产险以品质优先的积极主动的风险管理举措,保证保险业务品质未来会回归正常水平。

  寿险转型待夯实,新业务价值仍负增长

  2022年,受多个地区的代理人展业、培训等线下活动受限,以及人口红利消退、产品同质化竞争、客户需求变化等因素影响,寿险业务发展仍然承压。

  2022年,平安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为288.20亿元,同比下降24%。人保寿险实现保费收入927.02亿元,同比下降4.3%;一年新业务价值26.69亿元,同比下降17.3%;全年实现净利润27.06亿元,同比下降34.7%。

  同样是人身险,健康险表现明显好于寿险。2022年,人保健康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10.22亿元,同比增长14.5%;一年新业务价值10.35亿元,同比增长35.3%;全年实现净利润4.42亿元,同比增长70.0%。公司保费贡献前三的险种包括医疗保险、分红型两全保险和疾病保险,分别同比增长8.3%、18.4%和65.7%。

  需要注意的是,大型寿险公司近年来纷纷开展寿险变革,虽然还没有迎来业绩的明显反转,但是一些核心数据开始改善。

  例如平安寿险近年来转变过去“大进大出”的人力发展模式,深化绩优经营,拓展创新渠道,推动“保险+服务”融合,同时加快数智化运营。2022年代理人渠道新增人力“优+”占比同比提升14.1个百分点,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2.1%。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5.9%,银保新优才队伍目前招募超1600人。

  投资端普遍承压,平安看好今年机会

  承保和投资是保险经营的两大支柱。权益市场波动和负债端业务转型情况下,保险资金投资端承压明显。根据银保监会披露,2022年全行业保险资金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为1.83%。

  上市险企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人保集团投资资产为1.3万亿元。2022年,人保集团实现总投资收益552.65亿元,同比下降12.4%;净投资收益603.55亿元,同比增长15.5%。总投资收益率4.6%,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净投资收益率5.1%,同比增长0.3个百分点。

  平安方面,截至2022年12月31日,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近4.3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5%。公司2022年总投资收益1018.30亿元,同比下降29.3%。净投资收益1888.41亿元,同比增长13.2%。总投资收益率2.5%,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净投资收益率4.7%,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综合投资收益率2.7%,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

  不过,如果拉长时间来看,近10年,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实现净投资收益率5.3%,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5.5%。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平安4.37万亿保险资金中有2287.96亿元投资于股票,占比5.2%;1469.88亿元布局于权益型基金,占比3.4%。对比一年之前,公司保险资金股票投资占比为7%,权益型基金占比为2.3%。

  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平安首席投资执行官邓斌表示,随着宏观经济的恢复,进入到上行和扩张区间,股票市场会带来比较好的机会。总体来讲,对于今年的投资业绩有较强信心,最大的不确定来自于国际局势。据其透露,根据国家战略配置资产,数字经济、消费、高端制造等是平安今年在权益市场关注的重点板块。

请注意!打新规则有变 首批主板注册制新股来了 攻略一图看懂

  备受关注的注册制主板“打新”来了!

  3月27日起,首批主板注册制新股将陆续网上申购!其中,中重科技(603135)和登康口腔(001328)打头阵,网上申购日为3月27日。

  业内分析人士提醒投资者,全面注册制下,面对发行定价和交易制度的变化,要充分了解制度变化和风险点,审慎作出投资决策。

  打新策略需更谨慎更理性

  率先网上申购的两只主板注册制新股中,中重科技发行价为17.8元,申购代码为732135,单个账户申购上限为2.7万股,顶格申购需配市值27万元;登康口腔发行价为20.68元,申购代码为001328,单个账户申购上限为1.7万股,顶格申购需配市值17万元。

  全面注册制下,定价、申购和交易等规则的改变,均影响着投资者的打新策略。其中,申购规则最大的变化是申购单位统一为500股。

  此前,沪市主板新股申购单位为1000股,深市主板、科创板和创业板申购单位均为500股,此次将申购单位统一为500股,申购单位所需配的市值也相应统一为5000元。不过,参与主板注册制新股网上申购,仍需满足T-2日前20个交易日的日均持仓市值在1万元以上。

  “全面注册制下,‘打新’成为一项有风险的投资行为,是否要打新、如何打新,投资者都需要费思量。”一位市场人士向记者表示。

  中重科技和登康口腔发行价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29.01倍和36.75倍,均突破了核准制下23倍市盈率上限。

  九方金融研究所高级投资顾问余扬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核准制下,主板新股发行市盈率在23倍以下,普遍低于二级市场同行业公司估值,因此新股上市后具有较大上涨空间,而全面注册制下,23倍市盈率被打破,新股发行价格可能提高,相应地,上市后的上涨空间也将收窄。”

  在这样的背景下,投资者打新需要更谨慎更理性。“无脑打新、闭着眼睛打新的情况可能不太会存在了。”余扬向记者表示,“需要投资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包括对行业的理解、对新股估值的判断等,否则不仅不赚钱反而有可能被套。”

  新股上市后也很难把握卖出机会

  全面注册制下,投资者打新时还需考虑交易规则的变化。

  核准制下,主板新股上市首日设有涨跌幅限制,其中涨幅限制为44%。跌幅限制为36%,次日起,涨跌幅限制为10%,因此新股常现连板现象。而全面注册制下,主板新股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第6个交易日起,涨跌幅限制为10%。

  “对投资者而言,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连板的现象不复存在,投资者很难把握卖出的机会。”余扬说。

  同时,主板注册制新股交易规则方面也采用了2%价格笼子机制且进行了优化,即增设“10个价格最小变动单位”机制安排。

  具体为买入申报价格不得高于买入基准价格的102%和买入基准价格以上10个申报价格最小变动单位的孰高值;卖出申报价格不得低于卖出基准价格的98%和卖出基准价格以下10个申报价格最小变动单位的孰低值。

  举例来看,如果此时最低卖出价格为10元/股,2%的价格笼子对应价格范围为10元*2%=0.2元>0.1元,仍旧适用“2%价格笼子机制”,则买入申报不得高于10元*102%=10.2元/股。如果此时最低卖出价格为3元/股,2%的价格笼子对应价格范围为3元*2%=0.06元<0.1元,不足10个价格最小变动单位,则适用“10个价格最小变动单位”价格范围,则买入申报不得高于3.1元/股。

  业内人士看来,此举增加了价格操纵的难度,以后盘中直线拉涨停和直线砸跌停的情况会大幅减少,同时又进一步扩展了低价股的报价空间。

  据悉,主板注册制新股,上市次日至第5个交易日,将在简称前加“C”标识。此外,主板注册制新股上市首日的简称前加标识“N”,与此前保持不变。

  还有8只主板注册制新股将网上申购

  紧随中重科技和登康口腔,3月28日,中电港(001287)、常青科技(603125)、中信金属(601061)、海森药业(001367)4只主板新股网上申购;3月29日,柏诚股份(601133)、江盐集团(601065)、南矿集团(001360)、陕西能源(001286)4只主板新股将网上申购。

  3月26日晚,截至记者发稿时,中信金属和常青科技两只主板注册制新股的发行价已出炉。其中,中信金属发行价为6.58元,对应的发行市盈率为20.21倍。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中信金属发行市盈率未超过23倍,但已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同期静态市盈率平均水平和公司所属行业最近一个月平均静态市盈率。

  常青科技发行价为25.98元,对应的发行市盈率为34.83倍,高于所处行业最近一个月平均静态市盈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静态市盈率平均水平。

  此外,华纬科技和恒尚股份两家主板注册制企业IPO提交注册事项也已获得证监会同意,预计很快也将启动发行。翔腾新材、长青科技、三联锻造和万丰股份四家主板注册制企业IPO事项已向证监会提交注册。

  余扬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发行与上市安排估算,4月中上旬有望迎来首批主板注册制新股上市。

贵州茅台、五粮液董事长齐发声:推动 “申遗”、走出国门

  白酒作为中国传统工业的典型代表,凝聚着中华5000年的农耕文明智慧,也是集物质与精神一体的活态文化遗产。目前,中国已有50多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但没有一项是工业遗产。

  近几年来,白酒申遗成为一大热点,龙头酒企纷纷表示将推动中国白酒申报世界遗产。贵州茅台(600519)董事长丁雄军3月26日在中国酒业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五次(扩大)会议暨中国酒业协会成立三十周年庆典上提出,不断推动中国酒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特别要抱团发力,共同推动中国白酒酿制技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推动中国白酒“申遗”

  有了“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申遗成功经验后,白酒酿造技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也在加速推进。

  今年两会期间,五粮液(000858)董事长曾从钦提交了《关于支持中国白酒酿造技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

  曾从钦表示,中国白酒酿造技艺是我国独具民族特色、独具地域优势、独具文化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白酒申遗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积极响应、主动作为、创新实践,有利于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有利于推动中国白酒加快国际化进程,有利于推动白酒酿造技艺系统性保护,建议加快推进中国白酒酿造技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3月26日,在中国酒业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五次(扩大)会议暨中国酒业协会成立三十周年庆典上,贵州茅台董事长丁雄军也提到要抱团发力,共同推动中国白酒“申遗”。

  丁雄军认为,中国白酒行业关键要做好“三个转型发展”。

  一是现代化转型发展。中国白酒企业既是传统企业,也是现代企业,要科学统筹好传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变与不变的“三个关系”,以美的产品、美的服务,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现代化发展成果更好地促进共同富裕,助力国家现代化建设。

  二是文化转型发展。要坚持文化赋能,不断推动中国酒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特别要抱团发力,共同推动中国白酒酿制技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项工程我们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三是国际化转型发展。要以更“开放”的态度“走出国门”,在标准化、市场化、法治化等各方面与国际接轨,构建国际化的标准体系、产品体系和表达体系,让中国白酒更好地香飘世界,更美地展示中国传统企业现代化发展的新形象。

  白酒酿造技艺“申遗”一事,早在数年前就有酒企提出,但时至今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没有将“中国白酒酿造技艺”收录其中。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贵州茅台、泸州老窖(000568)、山西汾酒(600809)等作为第一批收录企业,早在2006年就已经入选。

  为了加快推进中国白酒“申遗”,2012年,中国白酒老作坊被国家文物局纳入首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18年6月,中国白酒老作坊申遗联盟成立,多家酒企联合发布倡议书助推中国白酒申遗落地。

  2021年6月,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联合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举办中国白酒联合申遗筹备会。

  “加快中国白酒申遗,可以从技艺到记忆,内部到外部,国家到世界,多维度推动中国白酒文化在世界范围广泛传播。中国白酒申遗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认可,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将有助于白酒品牌向国际市场拓展,增强产品竞争力气,有利于打造国际化品牌形象,更加凸显中国白酒文化底蕴和代表性,提高国际消费者对中国白酒的认同感,从而有助于企业扩大海外市场份额,促进中国白酒产业在生产和管理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改革与创新,也有利于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促进白酒酿造技艺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以更好地推动白酒国际化发展。”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表示,在显著提高中国白酒文化的国际地位与认可度的同时,构建适应国际贸易的白酒标准体系,规范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完整、安全的标准化体系,形成国际认可的中国白酒国际标准,是中国白酒获得合理的分类、身份和定义,获得法律意义上的产品地位,在国际上与同类产品展开公平竞争。

  曾从钦也在今年两会期间提出,通过白酒申遗向世界展示中国白酒传承千年的传统酿造技艺,可以让世界更好地了解白酒历史底蕴、工艺特点以及卓越品质,更好地爱上中国白酒,加快中国白酒国际化进程,提升中国白酒文化影响力。

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发改委、财政部负责人重磅发声…

  据央视新闻报道,3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财政部部长刘昆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上发表讲话。

  郑栅洁指出,新时代的十年,中国经济经受住了重重的风险挑战,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的变革。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走势稳中有进,整体向好。

  刘昆指出,国内经济运行也存在一些卡点、堵点,但经济韧性大、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市场规模巨大,产业体系完备,人力资源丰富,中国经济发展基础厚实,前景广阔,未来可期。

  “可以这么说,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郑栅洁强调,中国经济的巨大潜力和平稳健康发展将推动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走稳走实,也将为国内外的投资者提供极其广阔的合作空间和非常宝贵的发展机遇。

  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

  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郑栅洁介绍,新时代的十年,中国经济总量迈上了新台阶,经济结构实现新优化,经济动能取得了新优势,经济活力得到了新释放。从当前形势看,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增长动力不断增强。

  从供给看,稳健提升,农业保持平稳,工业增长加快,服务业强势复苏,住宿和餐饮同比增长11.6%,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9.3%。

  从需求看,稳步复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3.5%,前期受抑制的服务消费需求复苏较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5.5%。在内需加快恢复的同时,出口克服了重重困难,增长了0.9%。

  从信心看,稳定增强,2月份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创近年来的新高,市场预期明显改善。

  “可以这么说,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郑栅洁强调,中国经济的巨大潜力和平稳健康发展将推动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走稳走实,也将为国内外的投资者提供极其广阔的合作空间和非常宝贵的发展机遇。

  今年在创新完善宏观调控、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方面发力

  郑栅洁表示,今年,我国将在创新完善宏观调控、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方面发力,推动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在创新完善宏观调控方面,我国将持续扩大国内需求,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等政策的协同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扩大有效的投资,有力有序地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建设及其他的经济社会重大项目建设。鼓励和支持社会投资健康地发展。我国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服务能力。

  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方面,扎实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的营商环境,实施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合理缩减外资准入的负面清单,高标准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此外,郑栅洁还表示,今年还将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培育农村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在统筹发展和安全方面,要确保粮食、能源等重要资源的安全,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防范化解金融、房地产等领域的风险,构建防范化解风险的长效机制。

  继续把支持科技创新摆在优先位置

  加大投入力度

  据刘昆在会上介绍,十年来,我国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放水养鱼”培育市场主体,中国市场主体数量从2012年的5500万户增加到2023年初的1.7亿户,是高质量发展的活力源泉。

  刘昆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完善财税政策措施,突出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特困行业的支持,让市场主体多减一些负担,增添更大发展动力。

  刘昆还表示,将充分发挥财政政策调节作用,加强交通、能源、水利、农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带动全社会投资。此外,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财政政策将支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谈到如何支持科技创新,刘昆强调,中国的创新、中国的研发投入还在一个高速增长的通道上,我们将继续把支持科技创新摆在优先位置,加大投入力度,提升管理效能,更好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增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落实完善财税支持政策,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刘昆还指出,今年进一步增加了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加快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的力度,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倾斜。同时,还将重点保障民生支出。

  刘昆还表示,将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为群众谋好事、办实事,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