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股网-股民首选股票评论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12月1日四大证券报头版精华摘要:11月制造业PMI为48.0% 专家预计12月将出现边际改善 ...

2022-12-1 09:31| 发布者: adminpxl| 查看: 11472| 评论: 0

摘要: 网售处方药监管新规今起施行 医药零售企业布局抢占市场;铝价万九关口震荡 库存再创历史新低;ESG投资热来袭!各大机构积极进军ESG投资市场;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债“井喷” 发行规模达去年5倍;基金年度总决战打响 谁 ...


ESG投资热来袭!各大机构积极进军ESG投资市场

    在中国“双碳”背景下,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领域越来越成为各大机构争相布局的重点方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秘书长陈春艳近期透露,截至6月末,具有绿色可持续ESG投资方向的公募基金达到了242只,管理规模超过4420亿余元。

    业内人士指出,尽管中国ESG投资市场尚未成熟,但在中国“双碳”目标的加持下,国内ESG科学化投资体系的搭建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

    ESG成投资新热土

    中国在ESG领域的投资前景可期。11月25日,渣打银行发布了《2022可持续投资及个人金融调研》中文版报告。报告对亚洲、非洲及中东地区的10个成长型市场进行了调研,报告显示,到2030年,预计约8.2万亿美元的个人资金将用于可持续投资,为上述10个成长型市场的ESG目标提供支持。其中,中国内地市场预计可调动5.65万亿美元,位居10个市场之首。

    公募机构布局ESG产品的脚步从未停歇。数据显示,从成立数量上看,截至11月30日,今年以来成立的纯ESG主题基金有19只(不同份额分开计算),比去年同期成立的纯ESG主题基金多4只。基金三季报显示,截至三季度末,中航瑞华ESG一年定开债发起、华宝可持续发展混合等多只纯ESG主题基金的规模已经突破10亿元。

    有行业人士认为,今年新能源领域的“投资热”也提升了公募机构围绕ESG布局产品的节奏,同时多位基金经理对新能源领域的持续性看好也给予了ESG投资市场更多信心。如中欧基金成长策略组基金经理刘伟伟就表示,大型储能项目、电动车、海风、光伏等领域的长期发展逻辑都较为出色。

    此外,据知情人士透露,近期有20多家头部公募参与了全国社保基金ESG投资组合的招标。此次招标共涉及两类产品,分别是可持续投资产品、战略新兴产品。其中,可持续投资产品主要投向ESG领域。

    除本土公募机构外,不少外资机构也积极进军中国ESG市场。前不久刚拿到公募基金业务许可证的路博迈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颂认为,长期来看,环境和气候问题将会引起越来越多利益相关方的关注,这些都将是长期资金较为确定的投资方向。作为机构投资者,路博迈基金将积极推动ESG金融产品和投资策略的创新。

    多方共建ESG科学投资体系

    尚未形成统一科学的评价体系一直是ESG投资发展的痛点。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陈文辉曾表示,全球ESG评价机构数量超过600家,由于对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的理解不同,评价标准也千差万别。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全球ESG投资发展的速度受到了一定制约。

    近日,社保基金会出台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实业投资指引》提出,要探索建立既具有社保基金会特色、又与国际接轨的可持续投资管理体系;同时提倡践行可持续投资理念,加大对ESG主题基金和项目投资,将环境、社会、治理等因素纳入实业投资尽职调查及评估体系。

    多家公募机构也在ESG投研方面进行了更多专业化探索。据了解,华夏基金、嘉实基金、南方基金等多家公司都在ESG方面设立了专门的投研团队,为国内ESG投资市场提供更多智力支持。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介绍,华夏基金早在2020年时就建立了公司层面的ESG业务委员会,与投资委员会、风控委员会等平行。此外,据悉,路博迈基金在ESG投资方面设置了中国研究总监,针对中国市场特点制定ESG投资策略。

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债“井喷” 发行规模达去年5倍

    截至11月30日,数据显示,11月以来各类金融机构发行债券总额达8757.6亿元,较上月增长超1257.2亿元。其中,商业银行债、商业银行次级债合计发行26只,发行规模达2767.4亿元,环比增长近20%。此外,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商业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呈“井喷”趋势,发行规模为1972.57亿元,已达去年全年的5倍。

    11月发行规模较上月增超千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11月30日,11月以来,各类金融机构发行债券数量达152只,发行总额达8757.6亿元,较上月增长超1257.2亿元,环比涨幅16.8%。具体来看,政策银行债规模仍占据大头,11月以来已累计发行债券5380.2亿元,较上月增长21.3%,发行只数达90只。此外,商业银行债、商业银行次级债合计发行26只,发行规模达2767.4亿元,环比增长18.3%。

    分类型来看,在商业银行次级债中,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分别累计发行1507.7亿元、40亿元。国有银行扛起次级债发行的大旗,在11月已发行的11只次级债中,包括工行、交行、建行在内的国有银行发行债券规模达1500.4亿元,占比高达97%。

    业内人士分析,商业银行发债,一方面可以夯实资本实力,提高抗风险能力,保持资本充足,满足监管要求;另一方面,在当前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信贷投放支持的政策导向下,有助于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从期限结构来看,商业银行债和商业银行次级债发行期限普遍集中在3年、5+5年和5+N年。具体而言,11月以来发行的商业银行债期限均为3年,而商业银行次级债发行期限均在5年(含)以上。

    从募集资金用途来看,用于助力小微企业发展的小微企业贷款专项债,以及用于绿色领域发展的绿色金融债的发行数量较去年同期均有大幅上涨。

    数据统计,今年11月以来,商业银行发行的小微债和绿色债共计9只,占商业银行发债数量的35%,规模合计420亿元,其中,绿色金融债有6只,规模共计300亿元。

    绿色债、小微债持续扩容

    截至目前,商业银行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已达去年全年的5倍。数据显示,截至11月30日,今年以来,商业银行共发行40只绿色金融债,发行总规模为1972.57亿元。相比去年,无论是债券规模还是数量都有大幅提升。2021年全年,商业银行共发行绿色金融债券18只,发行规模合计为384.55亿元。

    平安银行11月8日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3年期20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这是该行发行的首只绿色金融债券,发行利率2.45%。平安银行表示,此次债券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支持绿色金融项目投放,项目类型涵盖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及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重点绿色产业项目。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认为,当前绿色金融债“井喷”的原因,一方面是近年来,我国对绿色低碳发展愈发重视,对金融机构提出越来越多的支持服务实体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在这一方向指引下,银行机构资金端需要支持资产端加大绿色信贷发放,支持绿色行业发展,银行机构需要为此去寻找更多资金来源;另一方面来看,今年以来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流动性整体比较充裕,整个金融市场利率下行,债券发行成本较低且发债期限相对较长,通过发放绿色金融债筹集中长期资金在成本上具有优势。

    小微债方面,截至11月30日,今年以来商业银行发行小微企业贷款专项债共计2739.1亿元,共计发行38只。今年最大一笔小微企业债券来自光大银行,今年2月,该行成功发行400亿元小微专项金融债,发行期限3年,发行利率2.73%,认购倍数2.66倍。光大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小微债的成功发行,加强了该行中长期流动性资源储备,进一步打开了支持实体经济、服务小微企业的业务空间。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属于定向融资工具,专款专用,全部用于支持小微企业融资。银行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能够从资金源头上锁定小微企业贷款投放,继续引导资金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基金年度总决战打响 谁能笑到最后?

    11月最后一个交易日结束,2022年基金业绩年终大战正式打响。

    在主动权益型基金中,2022年度冠军似乎已无悬念。但年度“二十强”仍充满未知,今年来业绩排名靠前的基金11月份无一例外均取得了正收益。

    从历史数据来看,夺得“冠军”之称无论对于基金公司还是基金经理来说,均能实现“名利双收”。过去三年,年度冠军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均猛增,有的也因此得到晋升机会。

    基金业绩年终大战打响

    受A股市场调整的影响,截至11月29日,今年以来,主动权益型基金中,收益率超过30%的仅有5只基金。

    记者统计了成立于2022年之前的5600余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不同份额未合并),包括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平衡混合型基金以及灵活配置型基金四类。数据显示,截至11月29日,今年以来净值上涨的共有210余只,收益率超过10%的基金为39只。

    万家基金旗下的3只基金今年以来连续多月业绩保持领先态势。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万家新利和万家精选A,分别以61.58%、55.71%和46.78%的收益率“霸榜”前三名,且这三只基金均由黄海“掌舵”。

    具体来看,相较第四名金元顺安元启,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今年以来的业绩领先其近25个百分点,万家精选A领先其10个百分点。若不出现意外,黄海或将成为今年年度主动权益基金的“三冠王”。

    今年以来主动权益型基金业绩情况一览(不同份额合并)

    除了三只“万家军”,前二十“卡位赛”竞争异常激烈。

    截至11月29日,景顺长城中国回报11月以来以21.63%的业绩遥遥领先,继续向上发起冲刺。从往年的排名来看,众多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对年终排名都会全力以赴。

    龙旗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投资官朱晓康对记者表示,公募基金每年年底的业绩排名市场关注度较高,排名前列可以提升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的曝光度,打造明星基金效应,对来年基金的规模扩增颇有助力。此外,排名前列的基金重仓行业和个股也会被投资者关注到,业绩较好的基金关注的板块和个股或会影响个人投资者的调仓和布局。

    冠军的诱惑

    “拿下冠军对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好处多多,基金经理会有高额奖金,也能助力职务的晋升。”某公募人士对记者表示。

    记者梳理最近五个年度冠军基金经理规模数据发现,五位冠军基金经理在获得冠军头衔后,管理规模均实现增长,其中四位更是实现了大幅增长。

    近五年主动权益型冠军基金经理规模变化一览

    2021年度主动权益冠军基金经理崔宸龙,在2020年末的管理规模仅有6.74亿元。2021年,A股上演“有锂走遍天下”的行情,新能源板块高歌猛进,作为该赛道的基金经理,崔宸龙所管理的基金年内多月业绩保持领先态势,也吸引了更多资金的涌入。2021年末,崔宸龙管理规模达409.62亿元,是2020年末的61倍。

    农银汇理基金原基金经理赵诣,2019年末管理规模为6.8亿元,同样凭借押注新能源赛道,2020年度成为“四冠王”,2020年末管理规模增长至225.5亿元。在新能源行情的持续催化下,2021年末其管理规模再度攀升至421.54亿元。农银汇理基金也经此一役在广大投资者中出了圈。

    除了管理规模的增长,冠军基金经理多也实现了职位晋升。2022年6月,前海开源基金宣布增加崔宸龙为普通合伙人。

    警惕“冠军魔咒”

    A股市场距离年终收官仅剩最后一个月,不少基金纷纷在行情持续筑底复苏的节奏下跃跃欲试,力争让年终“成绩单”锦上添花。

    百嘉基金董事、副总经理王群航对记者表示,目前市场偏向乐观,近期与一些基金经理交流,不少公募基金倾向于加仓或保持较高的仓位。其中,价值股经过近两年的调整,有反弹修复的需求,是公募基金近期考虑的重点之一。另外,当前市场的共识是博弈经济复苏和政策利好的板块,因此地产和医药医疗等也是关注的重点之一。还有与政策相关的信创等板块,公募基金也在积极布局。

    “每年末基金排名虽然竞争激烈,但基金经理仍需坚守自身的投研框架,以投资者利益为根本。如果单纯的为了排名,或剑走偏锋,或偏于保守,可能从长期来看,仍将泯然众人矣。”资深基金评价人员、杭州闻基之道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闻群对记者表示。

    记者梳理发现,不少第一年业绩排名靠前的基金,第二年会“落入凡间”,业绩很难再突出,这似乎成为基金行业里的“冠军魔咒”。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要以长期视角考虑基金的业绩。拉长时间来看,主动权益型基金整体业绩表现依旧亮眼。数据显示,截至11月29日,271只(不同份额未合并)基金近三年净值增长率超100%。
12345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