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股网-股民首选股票评论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2019年12月11日周三人民日报及四大证券报头版内容精华摘要

2019-12-11 09:25| 发布者: adminpxl| 查看: 12722| 评论: 0

摘要:     【人民日报】  十一月金融数据回暖  本报北京12月10日电(记者王观、葛孟超)中国人民银行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在经历了10月的回落后,11月金融数据回暖。在人民币贷款方面,1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9万亿 ...


闪崩频现 万亿港股通市场凸显投资新风险

    目前内地资金通过港股通渠道投资港股的规模已十分庞大,累计已净买入超过1万亿港元。但是,一天暴跌90%这样的案例,不仅出现在一些港股老千股身上,近来也频频出现在一些港股通标的上。

    一些港股通标的突然崩跌,令不少人受到与以往经验不一样的惨痛风险教育,资金上更是损失惨重。

    中泰国际(香港)分析师Alvin认为,投资者可从基本面选股,包括从公司业务状况、收入、盈利、现金流增长等去分析,对于缺乏业绩支撑、盈利波动甚至有亏损的公司要提高警觉。如果公司股价长时期脱离基本面上涨,更要特别小心。在港股市场,很多庄家把股票炒高,然后趁机给内资高位接盘的情况屡见不鲜。

    惨跌戏码频频上演

    近期多只港股通标的连续暴跌,让不少内地投资者对港股投资有了新的认识。

    首控集团便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在这只股票身上,数亿港股通资金一天就损失过半。

    首控集团2018年3月2日正式被纳入港股通标的,纳入初期表现平淡,此后遭遇资金爆炒,当年5月和6月,公司股价一度翻倍,但2018年6月1日,股价暴跌38.68%。当时港股通持有的首控集团股票仅93.2万股,不到总股本的1%,此番崩跌对内地港股通资金影响还不大。但近来影响则已明显变大。数据显示,今年11月26日和11月27日,港股通持有的首控集团股票在2亿股左右。11月27日,首控集团股票在开盘后不到半个小时就急跌逾70%。因跌速过快,该公司申请股票临时停牌。粗略估算,约3.6亿元的南下港股通资金,当天损失或超过2亿元。

    首控集团并非孤例,51信用卡也是近期一个典型案例。

    数据显示,今年3月13日,51信用卡首次出现港股通持股,此后持股数量持续增加,目前已超过5000万股。但自有港股通持股后,51信用卡股价反而开始漫长下跌之路,至今短短8个月,累计跌幅已超过70%,10月21日还出现闪崩,一天股价暴跌34.69%。整体估算,自港股通资金介入该股后,亏损金额以千万元计,幅度巨大。

    此外,港股通标的股价下跌造成内地资金损失的案例还有很多,南方能源、卡森国际等都是类似情况。

    港股通资金对港股影响几何

    自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建立以后,港股通资金对港股一直呈现净买入,其对港股市场的影响力总体呈稳步提升之势。

    数据显示,2014年港股通净买入港股的金额为131.48亿港元,2015年上升至1271.77亿港元,2016年和2017年进一步上升至2459.78亿港元和3399.42亿港元。2018年有所下滑,至826.96亿港元。2019年重拾升势,年初至今净买入金额已达2224.29亿港元。

    自开通以来,港股通累计净买入资金已超过1万亿港元。

    随着港股通资金的不断涌入,港股通占港股大市成交的占比不断提升,目前已能稳定地保持在港股总成交的一成以上,部分占比较高的交易日甚至能超过两成。

    对于港股通等内资对香港市场的影响,光大新鸿基财富管理策略师温杰认为,有两点需要留意:一是内地投资者有其他渠道购买港股,特别是早前已存放于香港的资金;二是内资或集中投资于个别股份,令其对相关股份的影响显著增加。

    总体来说,温杰认为,全球机构投资者仍在港股占主导地位,只是随着港股通顺利落地,内资的话语权持续增加。温杰指出,2018年,中国内地取代英国成为外地投资者交易的最主要来源地,占外地投资者交易金额的28%及市场总成交金额的12%;美国超越英国名列第二,占外地投资者交易金额的23%及市场总成交金额的10%;英国投资者的交易从第一位下滑至第三位,占外地投资者交易金额的17%及市场总成交金额的7%;欧洲大陆投资者的交易占外地投资者交易的比重在2018年度降至10%。由此可见,欧美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仍占港股成交大多数。

    对于内资在香港市场的资产配置,温杰认为,不会所有资金均流向股市,债券及保险亦为内资的投资重点。他们的选择亦不止香港,但无论如何,随着内地资金持续流入,香港股市将日渐受到内地投资者影响,包括投资风格及股份选择,未来内资将对部分股票取得较大的定价权。

    Alvin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目前港股通净流入持股市值占港股主板市值约3.2%,从体量上暂时仍然算少,但是如果微观看个别股票,内资将对部分港股取得定价权。另一方面,目前港股通成交金额占每日大市成交约13%~16%,对增加港股的成交额贡献明显,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港股的流动性,增加股市价格发现的功能。

    他指出,内资对港股的影响力慢慢扩大,在TMT、消费、内银股更见其活跃的足迹。

    耀才证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许绎彬则认为,港股成交中,外资成交多以用作对冲或发行衍生产品为主,所以对市场没有太大的指标性;相反,自港股通开通后,投资者一直视“北水”为主要带动大市的泉源,所以影响是相当深远的。

    如何避免

    踩雷港股通标的

    在一些内地投资者看来,一些港股之所以会纳入港股通标的,一般是经过精挑细选的。这个过程已为内地投资者屏蔽了很多风险。这种看法是否恰当呢?

    对于闪崩的港股通标的,香港资深金融专家温天纳指出,其特点一般是股权集中度较高。这些股票仅仅只是因为满足了纳入港股通的条件而已,但并不代表股票本身都是优质的,港股通个股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内资在买入的时候要尽可能地从公司财务状况、基本面、管理层架构、公司管理水平、股权集中度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避免踩雷。

    对于目前的港股通标的,温杰指出,以目前沪港通为例,内地投资者可透过上交所会员买卖港交所上市个别股票(即港股通股票),包括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HSLI)及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HSMI)所有成份股,以及不在上述指数成份股内但有相关A股在上交所上市的所有H股。至于深港通,则加上市值不少于50亿港元的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HSSI)的成份股,以及港交所上市公司中同时有A股在深交所上市的所有H股。简单而言,50亿港元市值是重点,计划是纳入合资格股份供投资者选择,而分析个别企业基本因素的责任应在投资者身上。若交易所设置太多主观性因素,或影响两地互联的进程。

    许绎彬表示,这些闪崩的港股通标的所对应的公司基本以内地经营业务为主,内地投资者对公司的架构及经营模式亦较为熟悉,故此相信内资损失会较外资更为严重。

    温杰则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相关股份下跌有不同原因,例如大股东被斩仓,或受沽空机构追击,而部分股份在大幅下挫后曾显著反弹,因而对投资者的影响会有显著差异。

    至于是否内资损失较大,温杰认为,要视他们于个别股份的占比。比如对于大股东被斩仓的港股通标的,其股权或相对集中,普数投资者占比不多,所受的影响相对较小。一般而言,内地散户投资者数量众多,市场炒风较盛,快进快出、追涨杀跌等特征较为明显。温杰认为,随着内地资金持续流入,香港股市将日渐受内地投资者影响,包括投资风格等,的确会令部分股份的波动性增加。

    温天纳表示,内地投资者在买入一些题材股、概念股,或者知名度较低的港股通标的时,就应对这些个股的闪崩有心理准备。在香港市场,对于一般中小型上市公司,香港机构投资者是不会碰的,因为这不符合他们的投资逻辑。香港市场仍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他们不喜欢快进快出,也不喜欢概念炒作。但是随着互联互通的开通,内资的投资风格也影响到了香港的一些中小型股的价格波动,且波动幅度加大,一旦闪崩个股增多,就会让内资失去对香港市场的信心,那么香港中小型板块成交量就会更差,陷入恶性循环。

    温天纳进一步指出,实际上内资对港股中小型板块的影响非常深,如果内资不参与中小型股票的买卖,这些个股基本都是全天无成交的,香港散户投资者并不多,而且经过高度的市场洗礼,他们对于老千股的态度更是避之如瘟疫。

    不过,Alvin就相信,内资踩雷只是个别事件。他从港股通的交易数据角度,指出港股通前20大持股主要是内银股、医药、TMT、汽车及消费等大型股。他认为,南下资金主要的操盘目标还是有业绩支撑、有增长等基本面良好的企业。

产能突破百万台 小牛电动拟加码海外市场

    “我们对明年充满期待,(新国标)政策红利预计会在未来两到三年内持续释放,行业竞争会更有序。”12月10日,小牛电动(NIU)CFO张鹏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10日当天,小牛电动宣布,智慧出行全球研发与制造基地投产运营,该基地一期项目设计产能为每年70万台两轮电动车,若加上老工厂38万台的产能,小牛电动年产能就此超过百万台。

    产能突破百万台

    资料显示,小牛电动成立于2014年,是国内最大的锂电两轮电动车企业,该公司于2018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今年前三季度,小牛电动实现营业收入15.4亿元,同比增长58.99%;实现净利润1.29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为何选择在这个时间点扩张产能?张鹏表示,得益于公司海外收入的提升,周边文化产品、配件等获得市场认可,规模效应显现,公司已经实现扭亏为盈,利润、毛利率等指标逐步上升,新工厂得到了利润的支持。

    据悉,小牛电动曾于2018年9月在常州举行智慧出行全球研发与制造基地的奠基仪式,这意味着,小牛电动这一基地从奠基仪式至近期投产,中间耗时仅一年余。

    张鹏指出,小牛电动老工厂产能为38万台,加上此次投产的70万台新产能,公司产能就此扩张至108万台。随着公司产能规模的扩大,规模效应提升,采购成本将进一步下降;另外,随着两轮电动车新国标政策的实施,政策红利预计会在未来两到三年内持续释放,再加上公司海外业务的扩张以及海外收入占比的提升,公司有扩张及储备产能的需要。

    资料显示,电动自行车新国标于今年4月15日实施,新国标对车的重量、体量、速度提出规范要求,对电动车企业的设计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新国标出来之后,按照新国标的标准,我们的市场份额在往上走。”小牛电动CEO李彦预计,新国标的实施力度将会加强,小牛电动围绕新国标推出的新产品,表现将越来越好。

    小牛电动工作人员表示,基地一期用地75亩,建成总建筑面积约45000平米钢结构厂房,集研发、生产、仓储及物流于一体;基地建有BMS智能电池管理系统、大数据分析系统等自主可控的核心科技研发实验室,以及对原材料和整车进行全面、标准化检测的质量实验室;基地新增电动车全自动、半自动组装线总4条,全自动测试组线4条,设计产能达每年70万台。

    加码海外业务

    小牛电动扩张产能的原因之一在于海外业务。在海外业务方面,据小牛电动CEO李彦介绍,目前海外业务占公司总收入的17%,未来公司将继续加码海外业务,中短期内将海外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22%~25%。

    据悉,小牛电动前述智慧出行全球研发与制造基地投产后,物流发货效能将达到每天5000台以上,能够完全满足目前小牛电动全球市场的供货需求。李彦透露,2020年1月,小牛电动将赴美参加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届时将推出小牛电动全新品类。

    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小牛电动全球累计销售超过96万台智能两轮电动车,其中,小牛电动在国内有1020个品牌体验店及专卖店,覆盖182个城市;在海外,小牛电动进入35个国家,并为全球14个国家、16个共享电动车运营商,提供基于SaaS的两轮电动车智能共享业务解决方案。

    李彦表示,在欧洲、美国,电动车共享的商业模式已经存在,且比较成熟,公司主要是和共享电动车运营商合作,提供产品和服务。在东南亚地区,小牛电动的业务以零售模式为主。从共享和零售模式给小牛电动海外业务带来的贡献来看,目前共享模式下的电动车销售台数占海外总销量的两成左右。

平安高管回应热点问题 未来分红有望稳定增长

    “多分点儿红吧!”在昨日下午召开的中国平安临时股东大会上,一位股东建议增加分红频率和分红比例。在座的股东们纷纷附议。

    对这个问题,中国平安总精算师姚波回应,分红是根据公司营运利润的增长情况而确定的,目前来看还有稳定增长空间。

    本来,此次临时股东大会议题,是审议中国平安联席CEO谢永林、陈心颖为公司执行董事。根据审议结果,谢永林、陈心颖当任中国平安执行董事,任期至第十一届董事会任期届满时止。

    临时股东大会由马明哲主持。现场出席A股股东代表84名,H股股东代表14名,代表股份数超过69亿股,以昨日收盘价计,代表市值超过5700亿。

    未来分红有望稳定增长

    目前平安分红是半年分一次,相对国内其他金融机构,频率已经算高。但是,分红频率并不重要,股东们关心的是分多少的问题。

    当被问及分红问题时,姚波表示,分红是根据公司业务发展、资本规划来确定的。平安目前分红策略是以营运利润作为一个依据,每年根据营运利润的比例来确定,目前是在28%~30%区间进行分红,未来随着公司营运利润持续增长,股东的分红也会持续增长。

    另外,他还提到,平安的ROE(净资产回报率)在过去两年都超过20%,所以,一部分的钱还给股东作为现金,一部分钱留在公司为股东提供高资本的回报,是基于综合考量的结果。

    提到股票回购时,他表示,今年股东大会批准50亿~100亿的回购方案,目前实施了约50亿的回购,未来还会根据市场情况、价格表现做出相应的判断和动作。

    业绩增长有空间

    深圳一位投资机构在多次举手后终于抢到话筒,他直接向谢永林发问,“您到平安银行以后,平安银行的股价翻了一倍。市场对您到平安集团任职有所期待,不知道未来中国平安能否涨一倍?”

    谢永林表示,股价是业绩说了算,他的特点是确定一个目标,把事情做好。他介绍,这次集团的架构有所变化,但是他仍然负责团金会,“马总经常谈个人客户的‘1+N’,其实团金会里客户的‘1+N’面临挑战更大,需求更旺盛,空间也更大。”

    他透露,集团团金会有更重要的使命,就是要为险资找到合适的资产。“团金会将为保险在资产端发力起到重要作用。而做好资产端,对于拉动负债端也意义重大。团金和个金是一体两用,不是完全割裂的。如果平安不能掌控好企业,对企业资产的风险做有效识别,做不到有效的定价,那么平安的负债不能和资产有效匹配,个金业务也会在原地打转。

    谢永林表示,在中国金融行业竞争当中,中国平安有两个优势支持团金会的发展。第一是综合金融,对企业的服务,可以从直接融资到间接融资,再到保险,从C端打到B端,从B端打到C端,综合金融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1+N大包围的服务模式,实现多个专业公司对客户需求的全面服务,依靠银行对公的客户基础、产品以及渠道,是团金战略发展和成功的关键资源和条件。第二,集团的科技优势除了在个人端应用之外,在企业端仍有极大需求。

    谢永林认为,目前中国平安的团金会还有巨大的改进空间。而正因为空间很大,起步很低,所以未来的发展空间会很大。

    小胜靠人才

    大胜靠平台

    最近,中国平安联席CEO李源祥卸任,汽车之家董事长陆敏将接任保险业务板块。在回应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近期人事变动对公司经营会不会有影响的时候,中国平安首席人力资源执行官蔡方方表示,平安的经营管理靠的是品牌和团队,其实在每一个业务板块,包括在保险板块当中,每一家公司都有自己独立的经营团队,不会因为上层领导更换就会产生重大影响。

    她介绍,近年来,中国平安逐步建立自身稳固的平台,整个集团形成三个特色:总部大脑强、系统平台强、科技力量强。“这是平安非常重要的战略优势,有效降低了业务波动,避免个人变动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

    所谓“小胜靠人才,大胜靠平台”,蔡方方表示,中国平安太大了,而且是整个国内保险行业、金融行业、科技行业的黄埔军校。大量公司推崇从平安引进人才,所以平安更加强调的是通过平台维持整个经营的稳定,不是靠个别人维持经营的稳定。整个系统平台和血液非常新鲜,这样的机制和平台是拿不走的优势,也是公司发展的基石。

    设寿险改革小组:

    打法上做结构性调整

    不久前,平安寿险改革领导小组成立,马明哲亲自挂帅组长。在目前寿险竞争压力比较大,明年外资巨头将大量进入中国的背景下,平安建立寿险改革领导小组,其用意和目标是什么?

    马明哲回应称,平安寿险发展30多年来,随着市场环境外部变化,过去的打法要做一些结构性调整,用以保持未来十年、二十年能再上一个台阶。

    他说,中国平安的目标是一个客户,多个产品,一站式的服务(“1+N”)。让客户买了寿险,拥有银行账户、信用卡、汽车保险。在产品方面结合得更好一些,让客户不用买保险跑保险公司,办银行业务要再到银行。

    马明哲表示,1+N平安推了很多年,但还需要进一步深入。让一个账户多个产品一站式的服务,包括系统平台升级,寿险转型升级。因为寿险的个人客户比较多,1+N的产品体系要升级,所以有了这次寿险改革。

    据姚波介绍,平安寿险目前发展到100多万的销售队伍,在这样的背景下,怎么让销售队伍更好地持续发展,提升他们的能力,平安寿险将会做一些调整。

    在组织架构方面,平安寿险在过去一元二元事业群基础上,分成东南西北中五个片区,把一些主要的职能集中在寿险的总部和大脑,将实施更精细化的管理,在未来打造的数据化经营中,达到先知、先决、先行。

    上述几个方面的改革,预计需要一年左右可以看到效果。姚波表示,集团希望通过这个工程实现“四化”:经营管理智慧化、流程运营数据化、渠道建设精细化、客户服务个性化。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