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股网-股民首选股票评论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2019年10月8日周二人民日报及四大证券报头版内容精华摘要

2019-10-8 09:30| 发布者: adminpxl| 查看: 12377| 评论: 0

摘要:     【人民日报】  国庆假期国内游收入超6000亿元  14亿人口,世界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强大的购买力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可靠保障。今年国庆假期,旅游消费再创新高,七天全国共接待国 ...


业内人士认为 房贷利率“换锚”短期影响不大

    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走访浙江、江苏、山东、江西、北京等多地发现,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换锚”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多位银行一线分行负责人表示,“换锚”技术性难度不大。目前,对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批贷节奏、投放节奏没有带来太大影响。

    “已办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客户,至少在12月31日前,利率按照原先合同约定执行,折扣或上浮都不变。明年1月1日,如银行政策有变化,也肯定会打电话通知到客户。”某位股份制银行网点相关负责人说。

    业内人士分析,从短期看,利率“换锚”对个人房贷影响不大;对商业银行而言,净息差、负债成本、存量贷款定价和负债端稳定性等方面可能受影响。

    房贷利率“换锚”

    中国人民银行此前发布消息称,自10月8日起,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以最近一个月相应期限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定价基准加点形成。

    一家国有大行山东分行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为确保个人房贷利率按照新LPR机制顺利实施,该行主要做了四方面工作:一是组织全省培训,确保客户经理掌握LPR机制实施的相关细节和内容;二是梳理修订合同文本,增加LPR相应条款;三是进行个人房贷业务系统适应性改造,并完成测试;四是对接合作楼盘,与销售经理积极沟通,做好LPR向购房贷款需求客户的传导。

    某大行浙江地区二级分行负责人表示,10月8日为定价基准转换日,该日期之前的存量个人房贷业务仍按原合同约定执行。存量个人房贷的确定标准有两个:一是已发放的贷款;二是在10月8日前与该行已签订借款合同并生效,但未发放的贷款。

    此外,江苏某农商行相关人士还提到,在新LPR机制实施后,个人房贷还可选择固定利率或浮动利率的执行方式。她表示,“我行的具体方式根据客户选择的中介,既可采用固定利率,也可采用LPR。选择固定利率的,贷款利率由LPR加点确定,且在借款期限内,该利率保持不变。”

    避免干扰房地产政策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从短期看,通过LPR为定价基准加点形成房贷利率与原先用贷款基准利率加点形成的利率相比不会有太大变化。

    “但是,从更长时间看,以LPR为基准形成的房贷利率,浮动可能性更大。”兴业研究宏观分析师郭于玮进一步解释,现在居民贷款一般是每年做一次重定价,如果LPR调整频繁,那么半年重定价或按季重定价比例有可能提升。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李万赋指出,一方面,LPR新机制出台是为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未来下行概率较大,重点还是支持实体经济、引导资金向小微企业等倾斜;另一方面,对房贷来说,大方向仍是避免干扰房地产政策执行,即使LPR下行,银行也会通过改变加点基数保证短期内房贷利率基本稳定。

    多举措应对利率并轨

    谈及利率并轨对商业银行的影响,郭于玮指出,首先体现在净息差。并轨后贷款利率可能下行。但与此同时,存款基准利率继续保留,而广义货币(M2)增速处于低位,使商业银行面临一定吸储压力,商业银行息差面临收窄的挑战。商业银行息差收窄可能引起利润增长放缓,进而影响商业银行补充资本,特别是核心一级资本。其次是负债成本。贷款利率往下走,商业银行会相应地在负债端做出一定调整。三是影响存量贷款定价。四是影响负债端稳定性。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预计,银行存贷款净息差将会收窄。新机制下LPR市场化程度高,银行资产端利率敏感性增强,贷款利率与市场利率的接轨会倒逼银行降低负债成本。

    商业银行该如何应对利率并轨?对此,郭于玮分析,一是参与利率互换。二是为企业客户提供利率避险服务。商业银行除自己做利率互换外,还可给客户提供利率避险服务,起到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利率并轨后贷款利率波动可能加大,企业利率避险需求将上升。三是发行浮息债,与固息债相比,浮息债在管理利率风险等方面有其特有优势。

海外股市大幅波动 A股“价值洼地”特征凸显

    “十一”长假期间,海外市场“黑天鹅”不断。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在上周欧美股市连续大跌的两个交易日,港股在中资股及H股强力支撑下表现较为“淡定”,甚至顽强上行。

    在美国经济衰退“疑云”挥之不去、欧洲主要经济体经济数据爆冷不断、欧美贸易紧张局势加剧的背景下,机构人士认为海外市场前景难料。相对于欧美股票市场,机构人士称,A股市场指数点位与相应估值依旧处于偏低水平,在内地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外围市场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A股市场可能成为全球市场“价值洼地”。

    港股表现“淡定”

    “十一”期间,美国股市大跌大涨犹如“过山车”、英股创近一年最大单周跌幅。港股则较为“淡定”,甚至顽强上行。

    据数据,10月2日,欧美股市全线大跌,恒生指数仅小幅下跌0.19%。10月3日,受隔夜美股大跌影响,亚太股市走势低迷,日经225指数收盘跌逾2%,而恒生指数收盘上涨0.26%,走出独立行情。

    港股走势坚挺的原因在于中资股表现强劲。上周,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表现均强于恒生指数。据数据,恒生指数周跌0.52%,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周仅微跌0.01%,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则上涨0.38%。

    恒生行业板块中,地产建筑、电讯、必需性消费、医疗保健、工业、非必需性消费板块逆市上涨。梳理上述板块可发现,上涨个股中多为中资股及H股。

    数据显示,随着在港上市H股上涨,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调头下行,回落至130点下方。分析人士说,AH股溢价指数是资金流动重要参考指标,AH股溢价指数下跌意味着H股价格上升,相对应的A股将更具吸引力;另外,H股的较好表现将给A股带来积极影响。

    机构看好A股节后表现

    “十一”假期已过,在海外市场前景难料的背景下,不少机构人士对A股节后表现持乐观态度。

    分析人士认为,对A股市场来说,自8月以来,指数多次跳空低开及单日下跌后,几乎总能快速回补或者收复失地,韧性凸显,尤其是在海外市场波动较大的背景下,这种表现更为难得。一方面,应看到A股经过前期调整后,估值相对具有优势,得到各路投资者认可;另一方面,也应注意到目前市场仍存不确定性。在A股连续上行之际,投资者需要继续关注市场反弹有效性,密切关注以美股为代表的海外市场动向。

    但如果对比过去十年以来A股表现以及历史高位等指标,A股仍有非常大的上涨空间。在全球风险资产集体向好的背景下,A股“价值洼地”优势将凸显。随着A股被纳入更多的国际指数,预计将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内外联动进一步提振行情。

    广发证券策略分析师戴康、陈伟斌指出,我国金融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入背景下,以外资为代表的长线投资者持续流入A股,预计长线投资者话语权提升后将优先选择我国优势企业。

    华创证券研报认为,在美国降息周期大概率确立条件下,将进一步推动全球央行宽松潮,A股有望迎来盈利端、资金面和风险偏好预期三重改善,中级反弹行情可期。

    投资策略方面,国泰君安分析师李少君策略团队表示,建议把握绝对收益品种,布局新β行业,关注核心资产中的银行、券商,以及具有反转潜力的传媒、汽车行业。银行走势与企业盈利相关,将受益于盈利底确认;券商行业受益于A股长期向好;传媒行业走势与移动互联网市场相关,将受益于政策放松与5G周期启动;汽车行业将受益于汽车销量回升。

9月调研近400家公司 机构看好科技和消费股

    虽然节前A股市场出现一波下跌,几乎回吐了9月初以来的涨幅,不过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整个9月机构调研热情较高,共有近400家上市公司迎来机构调研,其中中小创公司受到较高关注。

    展望第四季度,机构人士相对乐观,科技、消费等板块受到较多关注。

    调研热情高

    9月各类机构调研上市公司的热情有所升温。数据显示,9月被调研的上市公司数量创三季度新高,当月共有380家上市公司被机构调研,环比增长26.25%,同比增长3.83%。

    按调研对象来看,中小创个股受到较高关注。9月被调研总次数排名第一的个股为金风科技,合计被调研14次。光环新网被调研10次,大族激光、纳思达、宏达电子被调研9次。重型电气设备、互联网、电子等是机构聚焦的板块。

    从调研机构来看,券商依然是调研主力军。数据显示,9月中信证券调研次数居首,共调研62次,涉及55家公司,其中主板企业9家,中小板企业24家,创业板企业22家;其最关注的三只股票为晶盛机电、华宇软件和顺络电子。海通证券调研次数排名第二,共调研53次,涉及50只股票;国泰君安紧随其后,共调研50次,涉及46只股票。

    数据显示,公募基金方面,9月博时、华夏、中欧基金调研总次数均为21次,嘉实基金调研20次;险资方面,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调研总次数为8次,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国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调研次数均为6次。

    看好四季度行情

    展望四季度A股市场,机构总体偏乐观。中国银行研究院预计,A股有望迎来稳健上涨。主要利好因素:一是货币政策稳健。全面和定向降准将向市场释放流动性,且监管部门严控资金流向房地产市场,有助于资金流向股市。二是增量资金仍将持续入场。MSCI、富时罗素和标普道琼斯股指对A股的增加占比或全新纳入,将给市场带来大量(主动或被动配置)增量资金;随着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陆续设立,更多理财资金将进入股市;社保基金、养老基金、险资等长线资金也在加速入市。三是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红利进一步释放。但仍需关注全球经济增长动能放缓、美股回调引发全球市场共振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招商银行研究院认为,中长期来看,改革政策的多措并举、逆周期调节政策的持续推进将对冲经济下行压力,企业盈利在四季度有望企稳回升,股市投资者结构变得更多元化。在多方面因素影响下,股市的积极表现可期。

    一位保险资管人士也对四季度股市持相对乐观的预期。他认为,A股盈利一个完整的周期约持续3.5年至4年,且上行时长与下行时长的比例大致为1:2。目前来看,2015年四季度至2017年一季度A股净利润增速持续上行,2017年一季度见顶震荡下行,若按照此前下行8至10个季度预测,A股盈利在2019年二三季度见底概率大。

    相聚资本研究部副总经理余晓畅认为,考虑流动性及经济状况,A股市场将呈现震荡格局。一方面,盈利端在四季度可能面临向下的压力,但经济不会出现失速风险。另一方面,四季度依然处于偏宽松的周期,但当前保持货币政策的定力以及加强政策的疏通传导更为明确。

    科技和消费板块受青睐

    具体板块方面,上述保险资管人士表示,看好消费、科技相关板块。目前A股整体估值仍处于历史较低区域,且未来会有更多外资配置A股,因此长期看多股市,超配权益,消费(汽车、家电)、科技(计算机、医药)有望迎来相关利好政策。

    泰旸资产认为,长期看好受益于中国经济转型的创新型公司(医药、科技)及受益于中国庞大消费市场的优质消费品龙头。清和泉资本投资总监吴俊峰表示,行业配置方面,长期关注科技、消费、医疗等。

    太平洋证券也认为,历史经验显示四季度库存周期和盈利大概率双双触底,叠加11月后期仍有北上配置资金重新入场,市场将重新回暖,建议增配成长、金融、贵金属,并关注逆周期的基建板块。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