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股网-股民首选股票评论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2019年8月22日周四人民日报及四大证券报头版内容精华摘要

2019-8-22 09:35| 发布者: adminpxl| 查看: 12330| 评论: 0

摘要:     【人民日报】  中国国企是平等竞争市场主体(钟声)  中国国有企业是独立的市场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平等地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可是,美国一些人却死守“ ...


比亚迪上半年业绩增逾2倍 坦言三季度压力较大

    比亚迪21日晚间发布2019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621.84亿元,同比增长14.84%;实现净利润14.55亿元,同比增长约203.61%。同时,公司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上限为17.55亿元,对应的同比增幅为14.93%,表现得相当谨慎。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上半年全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213.2万辆和1232.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3.7%和12.4%。不过,其中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增长,产销量分别达到61.4万辆和61.7万辆,同比增长48.5%和49.6%,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

    具体到比亚迪,报告期内,公司汽车及相关产品营收339.82亿元,同比增长16.27%,毛利率为23.22%,同比上升5.89%。其中,新能源汽车同样实现较快增长。据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的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约254.48亿元,同比增长38.77%,占集团收入比例进一步提升至40.92%。另一个直观的数据则是,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从2018年的20%上升至期内的24%。

    据披露,今年下半年,比亚迪还将陆续推出e2、e3、全新秦EV等车型,预期新车型将进一步带动销量增长,继续稳固行业领先地位。

    就在7月底,公司披露已与丰田汽车达成合作,共同开发轿车和低底盘SUV的纯电动车型,车型使用丰田品牌,计划于2025年前投放中国市场。在比亚迪看来,前述合作迈出了公司开发战略的关键一步,对公司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能源汽车业务之外,比亚迪手机部件及组装等业务上半年实现营收233.23亿元,同比增长14.35%,毛利率同比减少3.81%至8.59%;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实现营收44.53亿元,同比减少1.61%。

    对下一个季度的业务情况,比亚迪表现得相当谨慎。据公司测算,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在15.55亿元至17.55亿元之间,同比增幅为1.83%至14.93%。公司表示,2019年第三季度,在汽车行业市场需求下滑及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退坡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预计公司新能源汽车销售将有所放缓,业务整体盈利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此外,在传统燃油汽车业务方面,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依然,第三季度公司将通过车型的升级换代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公司将继续深化与全球领导品牌厂商的战略合作,但“市场需求下滑及激烈的市场竞争仍给业务盈利能力增长带来较大压力”。光伏业务方面,随着订单的陆续交付,公司预计第三季度收入将有所恢复,但仍有一定亏损。

完善私募基金监管体系的关键步骤

    8月以来,厦门、宁夏、湖南、福建等四地证监局对22家私募机构采取了行政监管措施,责令改正或开具警示函。据报,私募主要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涉及产品备案、投资者风险评级、募集资金未按协议约定投入使用、向投资者承诺收益等。

    私募基金这些年来迎来爆发式增长。截至6月底,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4304家,已备案私募基金77722只,管理基金规模13.28万亿元。私募基金面对的投资者,通常都有相当资产规模或收入水平,具备一定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有人据此提出,私募投资者无需纳入投资者保护。可事实是,现实中甚至出现个别私募管理人跑路的情形。就此而言,私募投资者也是弱势群体,怎么能不纳入投资者保护范畴呢?

    笔者认为,为顺应私募基金的发展态势,需要加紧完善相应的监管体系,尤其是强化对管理人合规运作的引导。

    现在,《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暂行条例》(下称《条例》)已被列入国务院2019年立法工作计划。看两年前公布的《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从私募基金管理人、托管人的职责,资金募集、投资运作、信息提供、行业自律、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确立了监管规则。

    《条例》倘能尽快出台,结束私募领域行政法规立法空白现状,将十分有利于与刑事法律监管的衔接,切实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推动私募基金健康发展。

    完善私募投资基金的监管体系的另一个关键步骤,是将“潜伏”私募基金纳入监管。有研究者估计,已备案的私募与实际的私募机构总数相比,或只是冰山一角。那些没有在中基协做登记和备案的私募机构,理该成为监管重点。对未备案的私募基金,现行《基金法》规定了“处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等处罚措施,这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加强对私募市场的实时监控,凡不备案的,不得从事私募管理业务。

    此外,《私募投资基金监管暂行办法》规定“除基金合同另有约定外,私募基金应当由基金托管人托管”,也即并未强制对私募基金的托管,这显然是个薄弱点。应强制私募基金托管,托管人对私募基金管理人有监督约束作用,可以督促基金管理人合法合规运用管理基金资产,若有违法违规,托管人能及时发现并向监管部门报告。

    再有,私募基金若有违法违规行为,应重点针对管理人加强处罚。私募管理人利用私募基金搞利益输送等违法违规,无疑应处罚管理人;但私募管理人利用私募基金操纵市场、内幕交易,投资者也是受益者,而一旦认定违法、罚没款项巨大,那该处罚谁,目前法律法规对此还不很明确。在监管实践中,证监会对私募基金操纵市场,主要针对私募管理人处罚,这个方向是完全正确的,应在法律法规中予以明确。

郎酒踏上IPO征程 还有哪些知名酒企“按杯待动”?

    在五粮液、泸州老窖、水井坊、舍得酒业早年登陆A股市场之后,作为川酒“六朵金花”之一的郎酒如今也踏上IPO征程。“我们上市,就是希望做一个透明的郎酒、开放的郎酒,一个对消费者负责任的郎酒,总而言之就是酿好酒。”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

    随着郎酒接受上市辅导剑指IPO,国内知名酒企中还有哪些仍徘徊在资本市场的门外?

    郎酒股份进入上市辅导

    四川证监局最新披露信息显示,四川郎酒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郎酒股份”)已于8月16日辅导备案,公司注册地址为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法定代表人汪俊林,保荐机构是广发证券。

    按照相关流程,此番辅导备案意味着郎酒股份正式进入上市辅导期。

    “根据IPO相关要求,我们请了证券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各项上市准备,我们将严格按照证监会要求,扎扎实实把企业经营好。”郎酒集团总裁、郎酒股份副董事长刘毅说。

    郎酒股份是以生产经营中国名酒“郎”牌系列酒和投资控股为主营业务的大型现代化企业,其IPO事宜一直广受外界关注,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上市运作迟迟未有进展。直至2016年,郎酒集团做出重大调整,将与酒有关的产业全部整合到郎酒股份,目的即是为上市做准备。彼时,郎酒股份计划在2019年实现上市。

    泸州市政府也高度重视郎酒股份的上市事宜。在2018年6月出台的《泸州市千亿白酒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泸州市政府提出将依托“两大国家级名酒”独特资源,全力打造泸州老窖、郎酒、川酒等三大龙头,并明确将“郎酒股份公司成功上市,主营业务突破200亿元”列为行动目标之一。

    根据该行动计划,郎酒股份2018年至2020年的营业收入目标分别为100亿元、140亿元和200亿元。据业内人士分析,若上述目标顺利达成,郎酒股份如愿登陆资本市场,将直接迈入上市酒企“第二梯队”阵营。

    不缺资金希望提升品质

    就在郎酒股份冲刺IPO的同时,郎酒品质研究院也于今年8月20日成立,这被看作是郎酒未来进一步提升品质的重要抓手,也是实施郎酒品质战略的重要载体。

    “郎酒上市和成立品质研究院,实际上是为了做同一件事情——做好品质。我们上市就是需要社会来监督我们,是不是在认认真真地做事情。”汪俊林表示,郎酒不存在资金问题,郎酒要的是企业科学地发展,也愿意接受社会的监督。“特别是做酒、做食品,如果没有责任心,不对食品安全负责、不对消费者负责,企业是做不好的。”

    郎酒酿造历史悠久,自西汉的“枸酱”以来已有千年,现代工厂则是在清末的“絮志酒厂”酿酒作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如今,在品牌驱动发展的战略统领下,郎酒旗下的青花郎、红花郎、郎牌特曲、小郎酒四大战略产品的不同定位,有着各自不同的目标大市场。

    在汪俊林看来,一个企业想要在市场立于不败之地,还是要回归到踏踏实实做好品质,做好服务,这是根本,短期的营销不代表长期的繁荣。他进一步表示,白酒行业竞争在加剧,且竞争一定会聚焦在前五家,并且可以通过竞争实现技术的提高,通过竞争来提升品质。如果企业真正做到品质一流、服务一流,就一定会做大做强。

    “酱香品类发展至今,以茅台为代表的好产品,都在踏踏实实静下心来做品质。生产酱香白酒的郎酒人,要和茅台一起踏踏实实做好品质。郎酒品质下一步怎么走,我还在不断思考。当下,郎酒正在做的就是酿好每一瓶好酒。”汪俊林意味深长地说,“如果郎酒和其他酒厂都能把品质打造成茅台那样,消费者选择余地大了,价格就低了,所以我们任重道远。”

    多家知名酒企已在IPO路上

    经过2013年至2015年的产业调整,白酒行业过热现象得到抑制,行业集中度在不断提升,而从2016年至今,随着白酒进出口量增长,白酒企业利润增加,白酒行业逐渐回暖。

    有行业人士认为,未来白酒行业竞争将越来越激烈,白酒行业将向高端化、品牌化演变,借助资本市场精细化布局产品线也成为行业共识。

    事实上,目前还未上市的白酒企业并不在少数,诸如劲酒、白云边、剑南春等明星企业仍旧在探寻自己的上市之路。

    记者梳理目前还未登陆资本市场的白酒明星企业,作为“四大名酒”之一的西凤酒,不得不提。不仅是因西凤品牌在中国白酒品类中的地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筹划上市近10年的西凤酒,去年底突然申请撤回申报材料。

    公开资料显示,1999年改制后,西凤酒在2009年和2010年通过两次增资扩股,实现了股权多元化。2010年,西凤酒首提上市计划,并在2016年和2018年先后两次预披露招股书。但随着去年底审核状态变更为终止审查,西凤酒再次与IPO擦肩而过。

    据最新资料显示,随着行业转暖,西凤酒近几年的经营情况较为乐观。2015年至2017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8.03亿元、28.67亿元和31.7亿元;净利润分别达到2.63亿元、3.5亿元和4.48亿元。

    相比西凤酒的终止申请,贵州茅台镇第二家酱香酒企——国台酒业则是铆足了干劲准备冲刺IPO。作为一匹黑马,上市辅导备案材料披露,国台酒业在2018年3月和4月连续两次增资后,同年11月开始进行股改,并于今年4月完成。2018年,国台酒业营收达到11.44亿元,净利润超过2亿元。

    从对竞争优势的描述来看,国台酒业此次似乎势在必得。公司表示,正宗大曲酱香型白酒的核心竞争因素之一是基酒储备量,而基酒储备则是公司的一大优势。据官网披露,今年上半年,国台酒业以销售增长66%的业绩实现了上市决胜年的又一次提速。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