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股网-股民首选股票评论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2018年9月18日(今天)产经要闻(产业聚焦)早知道

2018-9-18 08:3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5429| 评论: 0

摘要: 2018年9月18日(今天)产经要闻(产业聚焦)早知道:养殖业影响较大 橡胶业无大碍,国内钢价总体窄幅下跌 铁矿石市场震荡上扬,对症下药根治光伏“三高一低”症, ...
对症下药根治光伏“三高一低”症


  针对我国光伏行业高补贴、高投资、高负债、低核心技术含量的“三高一低”症,业内人士及专家建议,国家在加快光伏补贴退坡的同时,还应从强化宏观规划和预警管理、组建创新联合体推进核心技术研发、降低行业非技术成本等方面入手,推动行业补短板,从过去拼大、拼快、拼低价的高速增长,转向拼技术、拼质量、拼效益的高质量发展。

  业内建议,首先,需要强规划重预警,用好宏观调控的政府之手。

  记者调研发现,我国光伏行业在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共同推动下扩张过快、发展过热,光伏产业发展的宏观规划执行不到位,产业区域性布局不够理性,风险预警防控滞后。

  调研中许多光伏企业提出,虽然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但在整个能源结构中占比偏低,发展前景依然广阔。江西瑞安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积华说:“当前光伏行业之所以呈现出产能过剩,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电网消纳和储能技术等发展不配套,光伏发电相对来说跑得太快了。”江西旭阳雷迪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范磊等人建议,应进一步围绕能源结构调整完善光伏全产业链的发展规划。

  明确产业区域分工,也是业内一大呼吁。江西省能源局副局长王峰说,国家对光伏电站建设既有补贴政策的导向,也有整体的发展规划,问题在于各地没有严格执行到位,导致各地实际发展远超全国总规划。“很多地方政府都从各自利益出发,不管总体规划,想着先把电站建起来再说,超出核定规模后再去申请指标扩容,法不责众。”江西新余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新能源产业园管委会主任项涛等人建议,要明确光伏行业合理的区域分工,各地域发挥自身优势,不搞恶性竞争,不搞一哄而上。

  范磊建议,制定光伏行业发展规划要明确政策如补贴的规模和时间表,确保这些规划在法治框架下运行。“之前政策执行太宽松,火烧得太旺,最后突然来了一盆冷水。‘急刹车’说明预警机制不完备。”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李俊峰说,全球光伏发电都走过政府补贴之路,补贴逐步退坡也是趋势,但一定要做好产业导向的长远规划,确保政策的前瞻性和稳定性。

  王峰说,2016年时江西各地光伏备案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远超国家给江西的计划容量。江西当时就向投资者发布了风险警示,告诉企业计划外的项目将无法获得补贴,投资存在严重风险,较早地刹车,为江西此次适应国家宏观调控打下了基础。

  其次,业内建议强技术重创新,组建行业创新联合体。

  记者梳理我国光伏行业十年发展历程发现,在没有核心技术支撑下一味追求产能扩张,形成了光伏行业“老大必死”魔咒。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总裁助理郭亦桓说,不少行业老大,都曾风光一时,但相继倒下。

  一些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光伏行业在核心技术方面长期存在“拿来主义”现象,很多核心技术、新技术还有生产设备都源于国外,引进后我们在产能上迅速占据优势。范磊说:“以硅片为例,日本实验室里硅片光电转化率早就做到了25%;美国硅片生产设备创新力度也很大,有的是革命性的,比如直接融化硅料后在模具上迅速冷却切片,省却了国内铸锭、切割等环节。”

  在一些专家看来,我国光伏行业核心技术创新薄弱,创新动力不足、研究力量薄弱、科研投入偏少、投资偏好短期赢利。记者查阅一家行业领军企业近两年的财务报表发现,其2016年、2017年研发费用分别为2.09亿元和2.87亿元,而同期其营业收入分别为229.68亿元、282.44亿元,研发费用占比分别为0.9%和1%,远低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占比要求。

  科研院校对光伏行业的支撑也不足。江西瑞安新能源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孙杰说,目前行业的主要技术研发都靠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对行业的技术支撑很少,而企业的研发又大多集中在产线的优化、工艺的改善上,缺乏核心关键技术研发。

  调研中许多光伏企业都提出,作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光伏行业应更多关注核心和前沿技术研发,建议国家通过政策引导支持龙头企业、科研院校等建立创新联合体,增强核心技术研发储备。

  再次,业内人士还建议,降低行业非技术成本,加快光伏平价上网步伐。

  随着补贴退坡进程提速,光伏行业对降低用电、用地、融资等非技术成本的呼声越来越高。

  “十年前,硅片价格贵在硅料上,每公斤硅料市场价格两三千元,现在只有七八十元,但其它成本在上升。”范磊算了一笔硅片成本账:一片硅片中硅料成本占45.6%,用电等非硅成本占38.6%,营业、管理、财务三项费用和折旧费用占15.8%。

  让光伏企业头疼的是不断上涨的土地租金、融资成本等。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勃华介绍,光伏发电的非技术成本包括土地成本、财务成本、并网成本等。目前光伏电站用地税费没有统一标准,部分地方可能多收费、乱收费。国内光伏电站建设贷款利率普遍比国外高4至5个百分点,这些已占到光伏总投资成本的20%以上。而总负债20多亿元的旭阳雷迪每月利息就要1200万元。

  上海超日(九江)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江富平说,促进光伏发电就近利用迫切需要解决“隔墙售电”“过网费”问题,国家去年就提出要开展试点,但至今仍没有真正落地。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原副主任吴达成表示,在补贴退坡的同时,应大力降低光伏企业非技术成本,为行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光伏平价上网。

“三高一低”:光伏富贵病缠身

  今年5月31日,三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531 新政”)。这一大幅度减少补贴的政策出台后,在业内引发震荡,一批从上轮欧美“双反”危机中走出的企业再陷困境。《经济参考报》记者调研发现,“531新政”只是导火索,光伏行业此次震荡的更深层次原因,是行业十几年来累积起的高补贴、高投资、高负债和低核心技术含量的“三高一低”症。如不对症下药,或影响我国光伏行业长远健康发展和能源结构转型。

  高补贴引发虚胖

  补贴,是光伏行业十几年发展历程绕不开的话题。业内人士称,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补贴政策对迅速壮大光伏行业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但补贴“时度效”把控不佳也带来了问题。

  江西瑞晶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08年的电池片和组件生产企业,经历了光伏行业十年起伏。公司副总经理陈积华说,我国光伏行业最初是借欧美国家光伏高补贴政策大环境发展起来的,后来又依赖国内光伏上网电价补贴政策的支撑,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等产业链上中下游产能都超过全球的一半,成为全球光伏制造和应用大国。

  “双反”导致我国光伏行业陷入第一轮危机,大批企业亏损停产、破产倒闭。为了挽救这一具有产能优势的新兴产业,2013年起我国大规模启动国内应用市场,实施光伏电价补贴,如分布式光伏电站度电补贴0.42元/度。近一两年来随着光伏发电成本下降,补贴标准持续降低,到“531新政”前分布式光伏电站度电补贴下调至0.37元/度。

  在补贴政策下,光伏电站投资收益可期。上海超日(九江)太阳能有限公司总经理江富平算了笔账:一座1兆瓦的光伏电站投资约350万元,按年发电100万度、标杆电价0.75元/度计算,全额上网年收益为75万元;如一半自用一半上网,年收益88.7万元。“也即五六年就能收回成本,算上财务成本也不超过八年,而光伏电站的寿命是25年。”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袁伟说,按照“531新政”前的成本,投资光伏电站年收益率至少为8%至10%。

  光伏电站的高补贴高收益传导到了上游。工信部的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光伏企业盈利水平明显提升,上游硅料、硅片、原辅材以及下游逆变器、电站等环节毛利率最高分别达到45.8%、37.34%、21.8%、33.54%和50%。

  高投资导致疯长

  《经济参考报》记者调研发现,在高补贴政策刺激下,大量社会资本纷纷涌入光伏行业,盲目投资不仅使行业急剧扩张,也埋下了产能过剩的隐患。

  江西新余是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新余市工信委新能源产业科科长刘小新仍记得2006年至2010年左右光伏高歌猛进的情况:“原料、市场两头在外,但利润实在太大,只要生产出产品就是钱。”

  “双反”伤疤还没好,这两年业界内外又在补贴政策刺激下“大跃进”式地扩张。“疯了!不管大厂小厂基本都满负荷生产,一些人租赁厂房设备生产也赚得盆满钵满。”陈积华说,大量投资主要在量的扩张上,而非质的提升。受“双反”影响,江西旭阳雷迪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度濒临破产,但从2014年开始又投入5亿多元持续扩产,硅片产能从2000万片扩大到7000万片。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统计显示,2017年国内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分别为24.2万吨、87GW、68GW、76gW,较上年增幅分别达到24.7%、41.5%、41.2%、39.7%,还有不少在建产能。2012年我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为7GW,“十三五”末规划装机容量为105GW,但仅2017年国内光伏装机容量就达53GW,同比增长53.6%,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30GW。

  高负债催生风险

  与高投资扩张相伴而来的,是光伏行业的高负债率。

  在国外和国内市场拉动下,我国光伏行业创造了一个个财富神话。无锡尚德原董事长施正荣用5年时间从一个怀揣几十万美元的海归博士变身中国首富;赛维LDK原董事长彭小峰用2年时间从一个没有名气的企业家登上胡润百富榜;晶科能源从一个乡镇招商企业成长为资产280多亿元的全球最大光伏组件制造商。

  神话的背后却是全行业的高负债率。记者调研了解到,昔日的光伏巨头赛维终于在今年完成了重组。在上一轮行业震荡中,这家企业因投资过度、市场变化陷入困境,旗下三家公司综合负债总额高达432.29亿元,负债率分别为234.91%、411.21%和652.58%,其中银行实际债权185.84亿元。在破产重整中,这三家公司一家以1.3亿元、两家以17.95亿元转让,并按此对价清偿所有债务。

  记者梳理多家光伏企业财报发现,许多企业的负债动辄上百亿甚至数百亿元,资产负债率超过70%甚至100%。一些业内人士担心,“531新政”后光伏企业的债务问题将凸显,或将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一个隐患。

  一位光伏企业负责人说:“为什么企业敢扩张?因为钱大多不是自己的,是银行和股市的。”曾在银行工作的陈积华告诉记者,瑞晶规模不大,总资产10亿多元,但债务也有10亿多元,从2016年起因欠息被银行定为不良信用企业。

  大而不强待破局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原副主任吴达成指出,光伏行业在十几年时间里高速发展,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但“大而不强”的顽疾和创新薄弱的隐忧没有根本性改变。

  “光伏行业尤其是产业链中下游技术门槛很低,大家用的都是通用技术,设备高度集成,差别只在管理和工艺提升上。”江西瑞安新能源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孙杰博士说,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光伏行业本应是高端技术密集型行业,但我国光伏行业更像是资金密集型行业,有钱就能干。瑞安公司投资者以前做房地产生意,入行前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光伏。

  据了解,我国光伏产品以晶体硅电池为主,且主要集中在常规电池环节,产品结构相对单一,在很多方面与国外相比仍存差距,在高端电池工艺及装备、材料方面也仍不足,包括最新的黑硅、钝化发射区背面电池、N型技术等所需的关键设备仍依赖进口。江西省能源局副局长王峰说:“挣钱太容易,谁还重视技术水平的提升?”

  孙杰等业内人士担心,短期内看不到行业重大技术变革,一旦海外出现颠覆性技术,我国光伏行业多年积累的产能优势就会丧失,有可能重新陷入受制于人的境地。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