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股网-股民首选股票评论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2021年3月29日周一人民日报及四大证券报头版内容精华摘要

2021-3-29 09:07| 发布者: adminpxl| 查看: 12615| 评论: 0

摘要:     【人民日报】  我国鼓励对数字人民币开放研究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为助力构建法定数字货币协同创新研究体系,3月26日,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正式对外发布“法定数字货币创新研究开放课题(20 ...


外资私募销售突围 绩优者吸金效应渐显

    日前,某第三方销售平台发出一则私募产品“闭门谢客”的通知。虽然私募暂停申购稀松平常,但这次有所不同,暂停申购的是一家外资机构旗下的私募产品。该第三方平台宣布,接到管理人的通知,自3月23日起,该平台的英仕曼CTA产品暂停申购。

    英仕曼是全球最大的上市对冲基金公司,此次暂停申购的是其在中国境内发行的私募基金。

    知情人士表示,英仕曼希望为海外资金投资这只产品留出一部分额度。该人士补充说,这说明这只产品的规模已经达到一定的量级,以至于英仕曼必须考虑策略容量的问题。

    这不禁令人想起2017年下半年英仕曼在中国境内市场发行首只产品时的情形。尽管在海外享有盛名,但英仕曼境内首只私募产品首发仅募得了几千万元人民币。此后几年,英仕曼鲜少出现在公众视野。就在公众快要忘记这家外资机构时,记者获悉,近期英仕曼境内私募产品在第三方渠道已得到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例如,它在境内发行的CTA产品仅在一家第三方销售平台上的客户签约申购金额就突破了3亿元。

    类似英仕曼,在苦心经营数年后,如今多家外资机构在产品销售领域迎来了曙光,产品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渐长,私募机构管理规模逐步提升。

    控制回撤能力为关键因素

    2017年1月,富达国际旗下富达利泰(上海)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注册成为私募基金管理人,首家外商独资证券私募管理人由此诞生。至今,外资私募在中国已走过了四年多的历程。机构人士表示,尽管目前外资私募尚难以撼动境内头部私募机构的江湖地位。不过,他们在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特点已引起行业普遍关注。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28日,管理规模在10亿元至20亿元的外资私募机构包括,腾胜投资管理(上海)、惠理投资管理(上海)、桥水(中国)投资管理;管理规模在20亿元至50亿元之间的外资私募机构包括瑞银资产管理(上海)、元胜投资管理(上海)、德劭投资管理(上海)。其余外资私募机构的管理规模低于10亿元。

    从艰难起步到规模跻身20亿元到50亿元一档,元胜投资管理(上海)、瑞银资管(上海)、德劭投资管理(上海)等机构实现了较快的规模增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德劭投资管理(上海),这家量化投资机构在境内仅发行了一只产品“德劭锐哲”,产品于2019年9月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至今运行不足两年。

    机构人士表示,经过市场几轮牛熊变幻,部分外资机构经受住了考验,在投资者心中正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其中,强有力的控制回撤能力功不可没。例如,近日市场持续调整,部分百亿私募的产品刷新了自2015年年中以来的最大回撤纪录。然而,在这次调整中,不少外资巨头“扛住了”。

    记者从投资者处获得了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旗下一只私募基金的业绩数据。这只产品采用桥水著名的全天候策略。截至2020年12月底,该产品净值为1.5189元。到了今年2月底,基金净值变为1.5313元。机构人士表示,桥水的这只全天候策略产品在牛市的业绩或许不是最有吸引力的品种,但在市场震荡时,其控制回撤的能力相当不错。

    英仕曼目前在中国市场发行了两只量化产品,记者获取了其中一只产品的业绩,该产品运用量化模型进行大宗商品期货市场交易。由于主要投资标的为商品,这只产品与A股走势相关性不高。这只产品控制回撤的能力不俗,自2017年成立以来,其2018年回报率为10.34%,2019年亏损率2.09%,2020年回报率为53.81%,2021年前两月回报率约为6%。

    记者获取的瑞银资产管理(上海)旗下的一只股票型私募产品的业绩显示,其设立于2017年11月,在2018年亏损率8.56%,2019年回报率30.71%,2020年回报率为29.26%。截至2月底,其在2021年的回报率为1.22%。

    数据显示,上述机构在市场剧烈波动时,均显示了较强的控制回撤能力,这些机构的境内私募管理规模恰好在过去几年实现了显著增长。机构人士认为,两者之间可能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多数机构仍在摸索

    尽管自在境内设立私募以来,元胜等机构管理规模增长显著,但多数在华展业的外资私募产品销售依然面临挑战。

    事实上,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的30多家外资私募管理人中,规模超过10亿元的不足10家。不仅如此,还有数家外资机构管理规模低于1亿元。这背后有多重原因。

    一家内资私募基金执行总裁透露,与内资同行相比,部分外资私募机构的业绩尚未显示出足够的优越性。此外,外资机构在境内的人员相对较少,与内资机构相比,对渠道的支持明显不足。因此,部分渠道在代销外资私募产品时有所顾虑。

    一家第三方销售平台的客户经理也印证了上述说法。她举例说,她所在的平台代销了某外资机构产品。签约时,外资机构与平台的产品中心负责人沟通,在产品上架销售前,由产品中心对客户经理进行培训,介绍产品投资策略。但产品上架之后,“管理人的支持是不太够的”。华南某公募基金对接大行的渠道负责人介绍,据他了解,部分渠道在与外资第一次合作时的产品销量一般。因此,等到外资机构筹备新产品时,银行渠道代销的兴趣就不高了。

    针对外资私募发展缓慢的现状,私募排排网未来星基金经理胡泊表示,首要原因是发行渠道有限。过去四年,外资私募在中国市场还处于策略打磨、培育市场以及业绩证明的阶段。可以看到,目前外资私募在跟银行、券商等渠道合作过程中没有大力宣传,业绩不对外展示,同时也没有大面积地向高净值个人客户群体推广。胡泊表示,外资私募在客户培育上也面临困难。境内投资者与外资私募在投资理念、预期回报等方面还存在一定落差,需要时间来磨合,而外资也需要拿出更长时间的业绩来证明自己。

    人才是销售突围关键

    机构人士认为,外资私募产品销售要想突围,首先要有“拿得出手”的业绩,其次要获得渠道资源,并做出有效的营销方案。上述两方面都需要了解中国市场的人才。

    部分外资私募机构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记者关注到,近期外资私募机构正在快马加鞭搜寻中国市场人才,并开出了优厚的薪酬条件。一位猎头介绍,此前一家内资机构高管加盟某知名外资私募机构,对方开出了百万美元的年薪,此类人才的紧俏程度可见一斑。另据求职网站Glassdoor信息,世界头号资管巨头贝莱德上海公司近期有很多职位开始招聘,提供的薪酬非常有吸引力。例如,副总裁(VP,非高管)级别平均年薪为13.3万美元,折合86万元人民币。据了解,顶级量化机构TwoSigma,全球顶级的资管机构富达国际等都在挖人,职位包括合规、交易、渠道等。

    上海必胜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总监陈志源认为,最合适的候选人往往来自内资公募基金、监管机构或者内资私募基金管理层。陈志源介绍,对于首席投资官、基金经理来说,外资私募机构往往要求他们在2019年、2020年拥有优异的业绩记录。值得注意的是,外资私募机构也希望他们会做直播,“接地气”。他进一步补充,销售主管需拥有与本地银行、券商、主权投资机构合作的经验,并可同时销售在岸和离岸产品。另外,外资机构青睐的人选必须有中国市场的直接经验。“因为没有时间来培训他们。最多两年,中国市场就必须要出业绩了。”

丰富企业风险管理体系 工业品期权夯实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共有62个场内商品期货品种,其中有18个品种推出了商品期权。虽然起步晚,但部分期权品种得益于标的期货市场成熟发展和产业企业的深度参与,上市以后迅速被产业、市场各方广泛接受,市场参与度和运用程度快速增长。

    随着工业企业对个性化风险管理工具的需求不断提升,有色金属、铁矿石、化工期权等一经上市便受到产业和广大投资者的关注。

    期权,这个曾被誉为衍生品“皇冠上的明珠”,在完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夯实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已崭露头角。

    铁矿石期权:

    构建国内最完整衍生工具体系

    2019年12月铁矿石期权上市,使得国际三大衍生工具——期货、期权、互换在铁矿石品种上齐备,铁矿石也成为国内首个衍生工具齐备、打通境内外衍生市场的品种。

    “随着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铁矿石价格强势上涨,产业主体避险需求增强,铁矿石期权交易规模提升。”中信期货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铁矿石期权与期货互为补充,有助于丰富交易主体的风险管理手段,降低市场整体运行风险,优化投资者参与结构,也有助于市场为铁矿石产业的中下游企业开发出量身定制的风险管理产品。

    以钢厂库存保值为例,采用铁矿石期权组合交易策略可以减少资金占用,还可以对库存进行更有效的保值,采用买入看跌期权、卖出看涨期权和卖出看涨期权、买入看跌期权组合等。记者了解到,面对2020年价格频繁波动的铁矿石市场,本钢集团北营钢铁有限公司(简称“北营钢铁”)通过中信期货开展了期权组合策略操作。

    作为本钢集团控股子公司的北营钢铁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线材生产基地。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铁矿石价格先抑后扬。在钢材销售不畅的情况下,北营钢铁的铁矿石库存跌价压力增大。公司结合当地企业复工复产、港口库存、加工利润及下游需求等因素,判断铁矿石供应或将逐步恢复,终端需求短期内难以形成强支撑,趋于震荡或下跌。为此,企业决定采用熊市价差策略为铁矿石库存进行保值。

    具体来看,本钢北营定位于对铁矿石现货库存进行套期保值,自2020年4月9日起陆续开展熊市看跌价差组合交易。具体策略是:卖出2009期权合约540元-560元/吨的看跌期权,权利金成交均价30.13元/吨;同时买入2009期权合约570元-590元/吨的看跌期权,权利金成交均价41.49元/吨。当时,期货2009合约价位约在600元-700元/吨区间。

    “若期权到期不行权,企业认为项目期内铁矿石价格下跌,以此构建的熊市价差组合将会有所收益,用以抵补铁矿石现货库存下跌的损失。若期权到期行权,在期权合约到期日之前,如果期货价格跌至540元-560元/吨区间甚至以下,在被执行的情况下,企业将形成540元-560元/吨的期货多单以及570元-590元/吨的期货空单,每吨获利30元,用以抵补损失。若期货价格在590元/吨以上,企业将获得30.13元/吨的权利金收入,同时形成570元-590元/吨的期货空单,锁定现货库存的货物价值。”北营钢铁相关负责人说。

    5月13日,北营钢铁对卖出看跌期权进行平仓操作。此次交易中,公司在期权部分合计亏损116.06万元,现货端合计盈利302.9万元,期现合并计算后实现整体盈利186.83万元。“虽然期权平仓的结果并没有产生收益,但是由于公司高炉检修停产,之前对应的铁矿石采购完成,平仓卖出看多头寸,达到套期保值预期。”该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该公司从2014年起逐步参与期货市场交易,通过对期货现货价格和基差走势的研判,进行周期性套期保值,并实现动态库存管理。为进一步增加收益和对现货头寸实现保护,公司从2015年开始增设期权研究团队,并在2020年年初完成场内期权开户,截至2020年年底累计持仓已超过1000手,累计交易量逾1000手。

    化工期权:

    助力化工行业转型升级

    聚丙烯、聚氯乙烯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三大合成树脂产品,一直是我国期货现货市场融合发展、产业深度参与期货避险的“模范”品种。实体产业对衍生工具的充分认识、参与并形成成熟的套保模式,则为期权工具发挥应有功能和价值提供了宝贵的产业土壤。

    总部位于宁波的大型化工贸易商中基石化有限公司正是期权“产业大军”的一员。在该公司研究总监王林看来,上述三大化工期权品种上市以来运行状况良好,为企业提供了全新的风险规避工具。由于化工期权合约的设计科学合理,再加上市场各方广泛参与,使得化工期权品种都有较好的成交规模,为企业参与套期保值提供了流动性基础。

    “三大期权品种上市以来,我们已逐渐将部分原本在期货上进行套期保值的头寸转移到期权上,这样做收益更高。”王林说。

    他举例说,2020年年底,化工期现货价格波动频繁,当年11月-12月,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期货主力合约L2015价格波动幅度达9%。2020年12月25日,公司在L2105合约价格为7870元/吨时,以单价365.5元/吨卖出行权价为7900元/吨的L2105看涨期权,对已有的期货套保空单进行置换,以保证在市场行情出现上涨时,期权的亏损会低于期货空单的亏损,从而优化原有套保头寸。

    2021年1月22日,该笔期权交易在L2105期货价格为7730元/吨时以230元/吨的权利金单价平仓离场,并在盘面7750元/吨时换回了期货空单,平仓时期权盈利135.5元/吨,而当初的期货空单将盈利120元/吨。相比之下,本次置换后每吨盈利多出15.5元。总的来说,利用期权卖权对多/空单进行置换,主要是利用期权的时间价值对期货头寸进行优化,在特定行情下这类操作可以扩大企业盈利。

    除合成树脂期权外,2020年3月底大商所同步上市液化石油气期货、期权同样为市场关注。贸易商重庆寰孚商贸公司在液化石油气期权上市后不久就做了期权套保。“对企业来讲,相比于此前只有单一的期货或期权品种上市,产业一下子有两个衍生品避险工具,会有更多企业愿意主动参与进来。”该公司相关负责人称,大商所推出液化石油气期货、期权对行业的影响很大,企业愿意用期货价格来确定现货价格,这将使现有定价公开透明。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受国际原油能化板块震荡、供需调整等因素影响,化工企业在采购、销售、库存管理等方面的风险管理需求越发个性化,风险管理手段需要更加灵活。液化石油气、合成树脂期权上市后,为产业提供更加灵活、便利的风险规避工具,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的功能叠加增长,可以在多数情况下弥补企业决策困难,使得企业风险管理手段更加灵活,同时还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参与过工业期权交易的某企业代表表示,期权具有鲜明特点,可以与期货工具较好的贴合和互补。一方面,通过买入期权进行风险管理,只需要支付对应的期权权利金而不需要缴纳保证金。另一方面,由于合约设计的数量更多,期权能构建的策略更加丰富,通过期权和期权组合交易策略能提供更多样、更精细化的风险管理方式。与场外期权相比,场内期权流动性更好,在进行短期价格风险管理时,能通过场内期权快速入场和离场,便于企业进行精细化的价格风险管理。

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问题联合排查启动在即

    为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决策部署,防止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防止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通知》。

    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一些经营用途贷款被违规挪用于房地产领域,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实体经济的信贷资源。《通知》严肃治理此类违规行为,将释放更多信贷资源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通知》表示,各银保监局、地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联合开展一次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问题专项排查,于2021年5月31日前完成排查工作,并加大对违规问题督促整改和处罚力度。

    在加强借款人资质审核方面,《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切实加强经营用途贷款“三查”,落实好各项授信审批要求,不得向无实际经营的空壳企业发放经营用途贷款。对企业成立时间或受让企业股权时间短于1年,以及持有被抵押房产时间低于1年的借款人,要进一步加强借款主体资质审核,对工商注册、企业经营、纳税情况等各类信息进行交叉验证,不得以企业证明材料代替实质性审核。

    在加强信贷需求审核方面,《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对经营用途贷款需求进行穿透式、实质性审核,要根据借款人实际经营需求合理确定授信总额,与企业年度经营收入、资金流水等实际经营情况相匹配。密切关注借款人第一还款来源,不得因抵押充足而放松对真实贷款需求的审查。

    要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对贷款金额较大的,要通过多种形式全方面了解企业情况,进一步加强审核。对通过互联网渠道发放的经营用途贷款,应满足互联网贷款管理相关规定。

    不得向资金流水与经营情况明显不匹配的企业发放经营性贷款。

    《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进一步严格贷中贷后管理,落实资金受托支付要求,防范企业通过关联方规避受托支付要求。加强贷后资金流向监测和预警,不得以已开展受托支付为由弱化贷后资金管控。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书面向借款人提示违规将信贷资金用于购房的法律风险和相关影响,在和借款人签订贷款协议时应同时签订资金用途承诺函,明确一旦发现贷款被挪用于房地产领域的将立刻收回贷款,压降授信额度,并追究相应法律责任。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通过网站公示、营业网点张贴公告等方式加强宣传教育。

    《通知》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做好经营用途贷款期限管理,根据借款人实际需求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对期限超过3年的经营用途贷款,要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建立专门统计台账,逐笔登记并定期进行核查,确保贷款期限与借款人生产经营周期、资金收支规律相匹配,真正用于企业经营。

    对使用房产抵押的贷款,《通知》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强抵押物估值管理,合理把握贷款抵押成数。重点审查房产交易完成后短期内申请经营用途贷款的融资需求合理性,对抵押人持有被抵押房产时间低于1年的,审慎确定贷款抵押成数。抵押人持有被抵押房产时间低于3年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定期核查贷款使用情况并保存核查记录。

    《通知》对中介机构管理提出新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制定各类中介机构准入标准,建立合作机构“白名单”。对存在协助借款人套取经营用途贷款行为的中介机构,一律不得进行合作,并将相关机构名单报送地方有关管理部门,对存在违法行为的及时移交司法机关。要加强对合作类业务的监测统计,对与单家中介机构合作业务快速增长的情况要重点加强分析核查。

    房地产中介机构不得为购房人提供或与其他机构合作提供房抵经营贷等金融产品的咨询和服务,不得诱导购房人违规使用经营用途资金;在提供新房、二手房买卖经纪服务时,应要求购房人书面承诺,购房资金不存在挪用银行信贷资金等问题。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建立房地产中介机构和人员违规行为“黑名单”,加大处罚问责力度并定期披露。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