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股网-股民首选股票评论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2021年1月15日产经要闻(产业新闻,产业聚焦)

2021-1-15 15:1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14801| 评论: 0

摘要: 广西基本实现“镇镇建成污水处理设施”目标;贵阳将打造三个千亿级大数据产业集群;做好碳达峰碳中和 黑龙江省产业能源结构转型加速;智能制造新突破 哈电电机首次实现发电设备大型关键部件机器人焊接;广西国资国企 ...
我国首条卫星智能生产线试运行 可年产小卫星240颗以上


  可年产小卫星240颗以上

  1月14日,从鄂企航天科工二院空间工程公司获悉,该公司于近日完成我国首条批产卫星智能生产线的研制、生产及安装工作,生产线已转入现场试运行阶段。

  “我们用429天,完成了我国首条批产卫星智能生产线设计到试运行,可实现年产240颗以上小卫星的设计产能目标。”空间工程公司总经理邹广宝对记者说。

  首条卫星智能生产线,位于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卫星产业园的航天器智能制造中心,通过采用智能制造先进技术,可实现生产过程精准感知、关键工序质量实时控制、制造全过程数据采集与控制等功能。

  “卫星从原材料出库到整星检验合格入库,需经历舱板级部装、卫星总装、整星电性能测试、通信载荷测试等十余道工序,如果关键工艺环节全部由机器来替代,生产效率可以提高40%以上。”机械总体设计岗设计师刘峰说,从单件小批量手工生产到高度自动化生产,生产线实现了卫星生产从制造到“智造”的蜕变。

  卫星生产线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实现“私人定制”。不同型号、不同规格卫星的构型、尺寸、重量均存在较大差异。研发人员借助精密运动机构,给设备装上了“双脚”和“双手”,工位尺寸动态可调,可实现不同尺寸、重量的零件高精度装配。邹广宝介绍,设备可根据条码确定卫星类型和工艺要求,自主调用控制程序,数据分析及执行结果也会实时反馈至生产线管控终端,卫星生产过程实现由人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转变,让卫星的批量定制化生产成为现实。

  据了解,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卫星产业园规划用地426亩,分两期建设。一期规划土地200亩,建设项目包括多功能产业生态中心、航天器智能制造中心、空间大数据应用中心、微小航天器云协同研发中心等;二期规划土地226亩,建设项目包括新型航天器研制中心、试验中心、热控研究中心、新材料研究中心等。卫星产业园建成后,将满足卫星互联网等空间产品的研发、生产以及微小航天器协同研发、设计,并为航天器测运控、大数据处理和后期运营等提供厂房及配套保障条件。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