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股网-股民首选股票评论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2019年9月6日周五人民日报及四大证券报头版内容精华摘要

2019-9-6 09:29| 发布者: adminpxl| 查看: 12048| 评论: 0

摘要:     【人民日报】  “闯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来”  8月22日,中国人寿(601628)集团旗下寿险公司发布半年报,上半年公司营收457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375.99亿元,同比增长128.9%。   ...


列清单“开药方” 中基协优化行业生态

    日前,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简称“协会”)公布下半年工作安排,对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资管业务、私募基金资管业务等提出新要求。业内人士表示,资管新规发布以来,券商资管业务转型如火如荼,而稳固的客户关系是转型业务的坚实基础;与此同时,私募行业“去伪存真”优化行业生态势在必行。

    券商资管:稳固客户关系推进转型发展

    谈及证券期货资管业务方面的工作安排,协会指出,如何回归本源,不负使命,主动调整变革,打造买方核心竞争力,是证券期货资管业务面临的最大挑战。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资管新规发布以来,券商资管业务明确了转型方向,有关工作正在逐步推进。谈及资管新规发布以来券商资管业务的转型,某中型券商资管人士表示,资管新规要求大集合产品在2020年末整顿完毕。2018年开始,众多券商就在思考如何在不影响整体管理规模的前提下,对大集合产品进行转化,券商资管尤其是大型券商资管纷纷申请公募业务管理资格。2018年以来,为配合业务转型,券商资管较以往更重视对机构客户和销售渠道的维护。不同类型和区域的机构受到的监管指导和机构自身的投资政策都有所区别,这要求券商资管在业务转型时要与客户保持密切联络,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和约束条件。此外,券商资管要在投研方面建立起核心竞争力,并能够与客户长期共享投研成果,加深对券商资管的信任。

    谈及转型遇到的困难,上述人士表示,很多大券商囿于“一参一控”的限制,无法申请公募牌照。部分券商拿下银行代销资源难度不小。对于一部分券商来说,短期内建立起真正有战斗力的买方投研体系和投研团队也不容易。

    北方某券商资管人士表示,资管新规发布后,过渡期内,券商资管转型方向是主动管理、加大权益投资管理。不过,主动管理能力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

    私募基金:去伪存真优化生态

    谈及私募投资基金方面的工作安排,协会表示,私募投资基金在推动创新资本形成、服务中小微企业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仍有很多“伪资管”业务甚至非法集资融资业务隐藏其中。

    针对私募行业出现的乱象和问题,日前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胡家夫参加活动时表示,协会将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坚持围绕受托人信义义务,完善行业自律规则和行为标准;二是以持续信用管理和统计监测为核心,探索新型自律监管模式;三是努力优化行业生态,推动有利于创新资本形成的制度环境。

    推动完善行业税收制度

    谈及通过推动税收安排以改善行业发展,协会表示,矢志推动基金税收中性和征缴机制改革,推动有利于创新资本形成的行业税收制度。

    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桦宇坦承,基金行业税收问题复杂,因此行业协会与有关部门的沟通格外重要。“在增值税层面,相比较传统的货物和劳务而言,基金产品课税具有特殊性。基金产品具有产品无形性、交易频率高、部分产品主体确认难的特点,目前根据不同产品特点实行差异化的税收政策。”

    不过,税收安排促进资管行业发展正在逐步显效。例如,正在试点的税收递延型个人养老金制度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税收安排对行业生态的引导作用。协会表示,下一步将全力推动以个人账户为基础的第三支柱个体养老体系建设,引导行业做好专业投资工具开发,完善养老金投资管理制度建设,争取将更多养老资金合理配置到长期权益类产品中去,从根本上改善基金行业资金来源结构。

部分银行提高开发贷门槛 房企融资凛冬渐近

    “LPR新机制落地了,我们也在等总行的指示。我收到的消息是,接下来房地产贷款无论是房企开发贷还是个人按揭贷款,(贷款)价格肯定要提高。”一家国有大行宁波分行相关负责人李阳(化名)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

    中国证券报记者独家获悉,银保监会此前决定在32个城市开展银行房地产业务专项检查工作,目前已进入各银行风险自查阶段。

    实际上,进入下半年,相关监管高层多次“敲打”房地产贷款风险、房地产业过度融资等问题。专家和分析人士预计,接下来房企融资的银行和非银渠道难言放松,尤其是针对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局部过热,调控政策仍将从紧。预计房企融资成本提升将很快显现,房企信用风险分化也将进一步加剧。

    监管狠“敲打”银行严自查

    银行房地产贷款业务一直都是监管部门紧盯的重点。日前,银保监会办公厅通报了《关于对部分地方中小银行机构现场检查情况的通报》,再次“点名”银行为“四证”不齐房地产项目提供融资、向资本金不足的房地产项目发放贷款等违规现象。

    接近监管人士对记者透露,针对现场检查出的违规现象,监管部门很快将披露处罚结果,处罚料从严、从重。实际上,今年7月,银保监会阿拉善监管分局就公布了两张罚单:因向“四证”不全企业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中国银行两员工被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

    不少银行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属于比较罕见的顶格处罚,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监管部门整治房地产贷款领域乱象,防止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的决心。

    准备接待总行检查组的李阳向记者透露:“除了房地产信贷业务情况、风险情况等,总行这次要求自查的重点是理财资金、同业资金投向房地产领域情况,另外是否存在变相为房企土地购置费提供融资的情况等。一旦被查出问题,不仅是罚钱的问题,对于分行的一些新业务准入都可能带来影响。”

    缩名单提利率

    房地产贷款一直是银行信贷的大头,但新的经济形势下调控政策从严,商业银行也不得不调整信贷结构、优中选优。这从前不久披露的2019年银行中报就可见一斑:部分国有大行房地产行业贷款增速出现回落。工行和农行上半年房地产行业贷款增速较2018年同期下滑了两个百分点。

    对于接下来的房地产贷款,尤其是房企开发贷款,“大户”建行的态度也很明确。建行副行长纪志宏表示,建行一直严格落实“房住不炒”的调控政策导向,审慎推进房地产开发贷业务。上半年建行房地产开发贷增速同比下降,下一步,建行会继续按照调控政策导向,推动贷款结构调整,秉持差别化、审慎、择优原则,进一步严控房地产开发贷准入标准,确保房地产开发贷合规发展,同时加强资金用途方面的监管。

    而记者采访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银行负责人时也得到类似回应,称房企开发贷长期受名单制管控,预计接下来名单范围可能进一步缩小,或者上收地方分行开发贷业务的部分权限。

    除了缩小名单外,不少银行业内人士预计,在调控从严、LPR新机制落地等因素作用下,房企开发贷的定价也将快速提升。李阳称,此前该行对于地方房企或者扩张势头较猛的房企,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上浮50%以上,后续仍有上调可能。

    房企信用风险料再分化

    除了银行渠道外,多位银行人士坦言,目前通过表外、委贷等为房企融资要求,一是底层资产必须穿透,二是信托公司必须主动管理。

    在监管高压之下,房企融资下半年的银行渠道、非银渠道、债券融资等可谓全面收紧,未来也难言乐观。

    穆迪在其最新发表的报告中表示,对境外发债和信托贷款融资的更严格监管,将对中国房地产开发商的流动性造成压力,并扩大开发商之间的信用状况差异。穆迪助理副总裁杨昱颖预计:“流动性疲弱、信托贷款敞口大或经营规模小的开发商将承压,而信用实力和流动性更强的开发商可能会从实力较弱的同业手中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直言,房企融资的凛冬已至。如果后续非标融资进一步收紧,房地产行业可能会出现“二八”分化。大型房企的融资也会出现收紧的情况,要更多选择其他高成本的融资渠道。

    对房企而言,后续要规避两类风险:一是货币资金与债务(尤其是短期债务)之比较低的风险,如果自有资金规模小,对外部融资过于依赖,信用风险相对来讲会比较大。二是土地存量储备不足,同时又积极拿地的风险,房地产销售是下行的趋势,后续回款能力可能没有那么强,外部融资又偏紧,房企的经营可能会比较困难。

    李奇霖表示,在应对策略上,房企首先应注意控制扩张速度,提前储备现金流“过冬”。在监管全方位封堵房地产债务融资渠道的情况下,行业分化加大在所难免,未来可寻找互有优势且能互相借力的同业与金融机构合作共同开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融资收紧带来的负面影响。

深交所:践行“敬畏专业” 引领监管服务

    近期,深交所举办了2018年年报专题报告会,交流年报审查工作,展示专题研究成果。据悉,深交所今年的年报专题研究共设19个专项课题。相关研究主要围绕防范金融风险、服务实体经济和深化改革创新三方面展开。

    深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年报披露后,深交所坚持以信息披露为中心,全面开展2018年年报事后审查工作,并组织开展一系列年报专题研究。下一步,深交所将按照中国证监会关于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工作要求,敬畏专业,鼓励监管人员通过理论学习、实务研究、实地走访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升监管专业能力,引领监管、引领服务、引领创新,努力打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相匹配的资本市场生态体系,促进深市多层次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深化改革创新

    深交所一直致力于深化改革创新,持续关注、研究并推动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改革。在今年的专题研究中,特别设置了深市上市公司重组情况及监管建议、深市上市公司增持及回购情况分析两项专题。

    研究显示,2018年深市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估值进一步回归理性,重组长期停牌问题得到缓解,市场合规意识整体提升。但同时,集中计提大额商誉减值、业绩承诺不履行等问题也对公司规范发展和经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深交所围绕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和“全链条监管”两条主线,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既鼓励并购重组促发展,同时严守监管底线不放松。

    同时,深交所对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展专项研究。今年,深交所对股权激励及员工持股计划、上市公司对外参股投资等问题开展研究,从实践出发深入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为上级决策提供支持。

    深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深交所一方面将及时把研究情况上报相关部门,另一方面将推动研究成果尽快落地,充分发挥研究的实效性。

    强化一线监管

    在强化一线监管方面,深交所对深市2018年年报审核情况、年报会计审计监管问题、深市自律监管措施及纪律处分实施情况、商誉减值情况与监管应对、违规占用资金和对外担保情况等5个专题进行了研究。

    针对年报审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线索,深交所坚决打击,对已查实的近90单各类违规情形及时启动处分程序,同时向证监会、地方证监局等报送近百条案件线索及会计审计监管问题。

    在年报会计审计监管方面,有关负责人指出,2018年上市公司年报被出具非标意见的数量同比增长逾50%,且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意见的合理性存疑,以保留意见代替无法表达意见以规避责任。对此,深交所有关负责人指出,后续将重点关注中介机构履职尽责情况,加强培训指导,督促中介机构勤勉尽责。

    此外,深交所也关注到,部分并购重组案例中,标的公司在业绩承诺期内业绩精准达标,但业绩承诺期一过业绩便大幅下滑的情况,不排除通过调节利润规避业绩补偿的可能性。

    “面对监管新形势,深交所在2018年年报审核过程中以风险排查为坚实支撑、以分类监管为基本方法、以监管合力为重要基础、以科技监管为有效手段,着力再造监管流程,审核效率和效果得以进一步提升。”深交所有关负责人介绍道。

    服务实体经济

    此外,深交所对深市民营企业纾困方式及效果、国企改革情况等专题进行研究,透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实效。

    在民营企业纾困实效方面,截至6月30日,深市共有191家上市公司通过多种方式被纾困,涉及金额965.65亿元。从具体情况看,被纾困民企整体质押风险与短期资金困境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其中获得国资大比例入股公司融资状况改善明显,公司治理、业务渠道等方面得到优化。

    同时,深交所依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开展股票质押风险处置工作。首先,充分利用股票质押风险监测平台整合场内外股票质押数据,监测高比例质押公司动态变化情况,并加强风险跟踪的频度与力度。其次,加强与证监会及各地派出机构、地方政府等的沟通协作,向36个地方证监局发送质押台账,实现信息共享。另外,严惩违规,对因质押风险衍生的大股东违规侵占上市公司利益、信息披露违规行为重拳出击。

    2019年以来,已有62家公司第一大股东质押比例由超过80%下降至80%以下。“接下来,深交所还将在中国证监会领导下,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继续推动上市公司妥善化解股票质押风险。”深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国企改革成效方面,2018年以来,国资改革最突出的亮点即是国资在民企纾困方面频频出手,实现国资、民企协同发展;同时,深市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并购重组、再融资、激励体制改革等方面涌现出诸多典型案例。

    另外,深交所今年的年报专题研究中共有4篇行业年报分析报告,观察经济转型升级期相关行业的结构化调整进展,为后续进一步做好行业信息披露监管积累了经验。据悉,目前深交所已全面启动行业信息披露指引体系的优化和升级,提升规则体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