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股网-股民首选股票评论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2019年4月4日周四人民日报及四大证券报头版内容精华摘要

2019-4-4 09:23| 发布者: adminpxl| 查看: 12664| 评论: 0

摘要:     【人民日报】  9074亿元 前两月我国软件业业务收入  3日从工信部获悉:今年前两月,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和利润实现较好增长,开局平稳。 从总体运行情况来看,1—2月,我国软件业完成软件业务 ...


外资盯上公募基金公司控股权

    外资,正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新的“鲶鱼”。继MSCI扩大A股纳入因子、北上资金放量搅动A股市场之后,两家新设外资控股券商的获批,以及呼之欲出的外资控股公募基金公司,或将深刻影响资管行业的未来格局。

    记者从多个渠道获悉,沪上某中外合资基金公司有可能实现中外股东的位置互换,外方将成为基金公司的绝对控股股东。而一旦实现绝对控股,该外资在内地将会拥有多个金融牌照。对于内地资管行业来说,今后,适应外资“新打法”将是未来竞争中的新常态。

    不过,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公募基金行业对外资控股并无畏惧。多位受访的基金公司高管均认为,内地公募基金行业的竞争完全市场化,外资控股基金公司后,大概率上也会采取本土化战略,对既有公募基金行业格局不会有大的冲击。不过,考虑到外资的狼性文化和规则文化,从长远来看,还是会影响公募基金行业的走向。

    跟随者的觊觎

    在“49%”这根股权红线未松绑前,外资在内地的公募基金行业长期扮演跟随者的角色。尽管有时候,中外合资基金公司里外方会获得指派总经理的权力,又或者派驻自己的投研人员,但总体而言,在内地的公募基金行业里,外资并不具备有分量的话语权。

    不过,外资对公募基金行业的关注从未停止。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3日,公募基金行业有41家中外合资基金公司,其中,有15家基金公司的股权结构里,外资顶格持有了49%的股权。在过去十余年时间里,这15家外资顶格持有股权比例的中外合资公司中,外方长期指派总经理,或派出投研团队负责人的情况并不鲜见。而在“49%”股权红线松绑后,首批变更成外资控股基金公司者,也将会从中产生。

    上海某基金公司副总经理认为,中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为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广阔前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对外资有着极大的诱惑。而从公募基金行业来看,参股的外方多年来都获得了不菲的收益,这也让他们十分看好内地公募基金市场的前景。该副总经理指出,在获许控股公募基金公司之前,外资已经积极布局私募基金公司,这展现出他们急于进军内地资管行业的心情,而相对于另起炉灶,在既有的基金公司中寻找绝对控股的机会,显然是更好的方法。

    这种寻求绝对控股机会的博弈,或会更多在外方主动参与管理的中外合资基金公司里展开。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同为顶格持股的中外合资基金公司,但有些外方只是将持股视为财务投资,很少插手基金公司的日常运营,这类公司的外方股东即便想实现绝对控股,博弈成功的概率也相对较低。但相比较而言,深度参与基金公司日常管理的外方,实现绝对控股的欲望会更强烈,博弈成功的概率也更高。

    未必“狼来了”

    种种迹象显示,竞争已成红海的公募基金行业,并不畏惧外资的闯入。在许多业内人士的眼里,早在中外合资基金公司出现的时候,外资就曾经尝试获取实际控制权,亲自参与公募基金业的竞争,但最后大多以惨败而告终。这已经表明,外资用海外市场的经验参战中国资管行业,最终会“水土不服”。

    曾担任上海某基金公司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的老张(化名)告诉记者,自己曾任职的那家基金公司,起初也是中外合资基金公司,外方主导投研的意愿非常强烈,尤其是看到旗下某只股基发行赶上大牛市,首募规模达到百亿元时。“外方股东当时震惊了,因为在海外,一个产品的发行轻松就超过十亿美元,还是很罕见的。”老张说,“所以,外方主动指导该产品的投资,希望以一个好的业绩回报投资者。但结果,海外的投资方法在A股却是一败涂地,产品业绩糟糕不说,规模也越做越小。”

    事实上,许多意欲进军中国资管行业的外资,都意识到了“水土不服”的问题。首批设立的某外资私募基金公司总经理就告诉记者,在设立公司的时候,外资就已经明确了“本土化战略”,在高管选配和核心员工招募上,会倾向于既有海外运作经验,也有内地资管行业运作经验的“双料”人才。

    “鲶鱼效应”不可忽视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外资意识到“本土化战略”的重要性,并因此可能减缓不同投资文化在内地资管行业的剧烈碰撞。但从中长期来看,伴随着外资在A股市场、固定收益市场等多个领域中分量的加重,其在资管行业所起到的“鲶鱼效应”依然不容忽视。

    海外金融行业中的“狼性文化”是内地公募基金行业未来将要直面的压力。尽管在投研中频频遭遇水土不服,但从管理模式和竞争手段而言,拥有较长时间运营经验、历经多次全球金融风暴洗礼的部分外资,显然比发展时间尚短的内地公募基金业更具优势。而且相对而言,外资的产品和业务创新能力更强,对于多年依赖制度红利、惯于同质化竞争的内地公募基金业来说,创新方面的竞争压力会比较大。

    一位基金经理则对记者表示,除了在公司运营上会对公募基金行业产生长期影响外,如果外资控股公募基金公司数量增加,结合目前A股市场上外资占比的不断提升,外资的投资理念将会与内地现有的投资逻辑不断碰撞与磨合,逐渐成为影响内地资本市场的重要因素。

中泰信托踩雷城投平台项目 涉及本金2.27亿

    近日,中泰信托“中泰·贵州凯里项目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下称“凯里信托计划”)出现逾期。中泰信托踩雷,涉及资金2.27亿元。

    中泰信托相关人士对证券时报·信托百佬汇记者回应称:“针对目前剩余未还款项,当地政府和融资方正加紧筹措,预计将在近期内得到妥善解决。”

    中泰信托将现场持续跟进

    据了解,凯里信托计划总规模为4.5亿元,分10期成立。

    信托资金用于向贵州凯里开元城市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凯里开元城投”)发放贷款,凯里开元城投将所获贷款资金全部用于凯里市棚户区改造工程白午安置房项目建设。黔东南州凯宏资产运营有限责任公司为本项目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目前剩余第9期与第10期本金未归还,利息于2019年3月29日归还并分配,本金合计为22720万元。其中,第9期本金规模20640万元,于2019年3月7日到期,包含2名机构投资者和2名自然人投资者;第10期本金规模2080万元,于2019年3月14日到期,包含13名自然人投资者。

    据记者了解,由于宏观环境的整体下行,贵州凯里当地出现了短期流动性困难。不过,中泰信托相关人士表示:“随着债券发行市场的重新回暖,这种困境有望得到缓解。”

    “针对目前剩余未还款项,当地政府和融资方正加紧筹措,预计将在近期内得到妥善解决。”中泰信托相关人士表示,“受托人将在现场持续跟进,以确保信托资金的顺利兑付,并及时向投资者披露最新进展。”

    基建信托迎来小阳春

    进入2019年,资本市场的火热带暖了证券投资信托的发展,与此同时,突飞猛涨的基础产业建设类信托亦不容忽视。

    沉寂了近两年的基建信托业务迎来了小阳春。

    2019年一季度,基建类信托明显回暖。用益信托数据显示,2019年1月基建类集合信托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分别为523个和508.84亿元,同比增长130个和77.73%;2019年3月基建类集合信托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分别为372个和591.03亿元,同比增长118个和104.89%。

    从基建类集合信托发行量与发行规模的上升趋势,不难看出信托公司的展业热情。而信托公司的源动力来自“量大价高”。据了解,3月最后一周,基建类信托的募资规模69.86亿元,环比增长26.30%,仅次于房地产信托的募资规模;在收益率方面,基建类信托收益率问鼎,成为四大信托产品投资领域中收益率第一,平均收益率为8.66%。

    记者注意到,目前在售的基建类集合信托计划中,有一款预期收益率高达10.14%。这意味着,借款人的融资成本至少在12%以上。此外,9%以上的在售基建类集合信托产品并不在少数。

    2019年,平台类、房地产类项目的风险需要特别关注。

    “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依然强调了要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还在于堵旁门,开正门,加大债券发行,而限制其他融资。”信托业资深观察人士袁吉伟表示,“目前来看,很多地方平台资金链非常紧张,而且融资成本也很高,这也是非常危险的信号。虽然政府平台有政府背书,但是不排除有流动性风险的问题。”

新日恒力出售博雅干细胞 上交所发函关注五大问题

    在确认对子公司博雅干细胞科技有限公司失去控制15个月后,新日恒力(600165)试图甩掉这一包袱的动作终于见到了曙光。日前,新日恒力公告,为彻底解决博雅干细胞股权所涉及的相关问题,公司与上海中能签订了股权收购协议的补充协议,对实施收购的前提条件予以变更。不过,此举随即引来上交所的发函问询。

    新日恒力是在2015年完成对博雅干细胞80%股权收购的,但2015、2016年连续两年,博雅干细胞均未完成承诺业绩。2017年末,新日恒力曾与控股股东上海中能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上海中能)签署附条件的股权收购协议,在前提条件达成后,上海中能将接盘博雅干细胞80%股权。

    根据新日恒力2015年披露的重组报告书,新日恒力购买博雅干细胞80%股权的交易价格为15.6亿元,其中新日恒力已支付9.39亿元。上交所要求新日恒力补充披露上海中能收购博雅干细胞80%股权的交易价格和定价依据,以及上海中能是否具备相应的履约能力。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上海中能是新日恒力控股股东,其控制的核心企业还包括华德力集团、国信租赁、山东新力热电等。截至2018年末,上海中能未经审计的总资产、净资产分别为82.2亿元、31.7亿元,当年上海中能实现营业收入41.2亿元,净利润592.5万元。

    上交所还要求新日恒力补充披露当补充协议生效后,针对公司持有的博雅干细胞80%的股权,拟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及相应依据。

    实际上,从2017年末开始,新日恒力已不再将博雅干细胞纳入合并报表范畴。新日恒力在2017年报中表示,鉴于公司对博雅干细胞已经失去控制,2017年末不再将博雅干细胞及其下属8家三级子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受此影响,新日恒力在2017年末将博雅干细胞股权账面价值划分为持有待售资产,也正因此,当年末,新日恒力持有的待售资产增加至9.69亿元,增幅100%。

    上交所还指出,新日恒力的公告显示,公司与上海中能就博雅干细胞80%股权的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上交所要求结合新日恒力和博雅干细胞的财务数据,补充披露此次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的测算过程及依据。

    重大资产重组的标准涉及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三项指标,只要其中一项指标符合即可认定为重大资产重组。

    新日恒力最近一次披露博雅干细胞的财务数据是在2017年半年报中,截至当年6月末,博雅干细胞的总资产、净资产分别为2.86亿元、1.89亿元,期内营业收入为6686.5万元;同期,新日恒力的总资产、净资产分别为34亿元、7.84亿元,营业收入为5.64亿元。

    不过,上述数据仅能作为参考,在此之后,博雅干细胞的财务数据较少披露,最终是否认定为重大资产重组还有待观察。

    补充协议签署后,可以减少新日恒力将博雅干细胞股权转让给上海中能的障碍,新日恒力也将甩掉这一包袱。但即便转让完成,新日恒力(或上海中能)与许晓椿之间的业绩补偿争议也仍然处在悬而未决的状态。

    补充协议显示,新日恒力与上海中能约定,在标的股权交割日后标的股权完成工商变更前,由新日恒力继续以自己名义代向许晓椿及相关责任主体追偿其应当履行的义务,由新日恒力以该案件当事人身份继续参与该案件的审理与执行程序。

    对此,上交所认为,新日恒力与许晓椿之间关于前期收购博雅干细胞股权相关事项的诉讼仍在进行中,新日恒力需补充披露签订补充协议并将所有与博雅干细胞相关的权利义务转让给控股股东的行为,是否会导致诉讼中主体不适格的问题。

    根据补充协议,自该协议生效之日起,博雅干细胞80%股权相关的全部权利、义务、责任均由上海中能享有和承担,新日恒力不再享有与这一股权有关的任何权利,也不承担与这一股权有关的任何义务和责任,但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上交所要求新日恒力补充披露公司在未收到全部转让款项的情况下放弃所有权利,是否存在公司利益无法得到对等保障的问题。

    另外,根据补充协议,权利、义务转移与付款进度上确实存在时间差,权利、义务的转移是在协议生效日起,而除6亿元首笔转让款以外,剩余收购价款可在博雅干细胞80%股权具备依法进行工商变更条件后予以支付。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