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股网-股民首选股票评论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医疗设备概念股 中国国际医用仪器设备展览会暨技术交流会在北京召开 ... ...

2014-8-16 19:4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13732| 评论: 0

摘要: 中国高端医疗设备市场久被通用电气、飞利浦和西门子三家跨国企业垄断的产业格局或将改写。医疗设备概念股有望受益
中国高端医疗设备市场久被通用电气、飞利浦和西门子三家跨国企业垄断的产业格局或将改写。8月15日至17日,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医用仪器设备展览会暨技术交流会将在北京召开。
  在这一由卫计委、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等共同主办的重要行业会议上,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联影)将在15日上午,首次展示自主研发、已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注册认证并成功推向市场的首批11款产品。其中,联影96环超清高速PET -C T以分辨率和扫描速度的双重突破填补国际空白,有望成为世界首创。
  上海联影总裁张强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相信这些面向未来的创新产品、有望成就中国乃至世界首创的技术及产品将改变当今高端医疗设备产业格局,让国民健康重掌在国人之手,让百姓就医成本大幅降低。”
  据悉,长期以来,国内高端医疗设备市场一直被“G PS”所垄断。所谓“G PS”,是大型医用设备界对通用电气(G eneralE lectric)、飞利浦(Philips)和西门子(Siem ens)三家跨国企业的简称。这些企业的医疗设备售价不菲,平均为国产设备的二三倍、甚至更高。
  张强说:“由于‘G PS’在高端医疗设备全球市场上处于绝对垄断地位,在定价上也就具备绝对的控制权。同样一台1.5T核磁共振,在美国售价为75万美元,在中国市场却高达1200万元人民币。”
  上海联影董事长俞晔珣透露,国内大型医疗设备企业一直无法与外资品牌抗衡的原因有四个:一是产品线不丰富,一些品种只有一二款产品;二是国内缺乏医疗器械行业的专业人才;三是公司规模小,资金不雄厚导致研发能力不足;四是缺少对国有品牌的政策支持,很难进入国内大三甲医院。
  随着上海联影、东软集团、深圳安科、浙江鑫高益等国产大型医疗设备商的崛起,“G PS”垄断格局正面临巨大压力。
  “你们上海有一家叫‘联影’的企业,给我们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医疗器械安全监管处专员林森勇在最近一次外出调研时与西门子高管相遇,对方第一句话就提到了“联影”。
  “以前北京地区一台PE T -C T,国外竞争对手的报价是1500万元,现在一听说联影产品出来了要参加竞标,直接报价降到了千万元以下。”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如果没有联影的产品出现,几百万元的“价格水分”怎么能被挤掉。www.eweb.net.cn
  5月底,卫计委启动了优秀国产医疗设备遴选工作,第一批设备为数字化X光机、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三种。
  7月底以来,各省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中都提到了支持国产医疗器械的政策信息。江西省提出,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鼓励采购国产高值耗材;四川省提出,鼓励医疗机构采购国产药品和国产高值医用耗材。但上述政策中,仅提及国产高值耗材,并未提到“鼓励采购国产大型医疗设备”。
  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卫计委将在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医用仪器设备展览会上,就如何大力发展国产医疗设备品牌收集专业意见。
  “如果没有具体的优先采购政策和 招 标 政 策 , 所 有 的 一 切 都 是 空谈。”一位医疗器械上市公司老总说,当前一些国产大型设备被逼退至民营医院市场。
  记者了解到,在政策支持下,联影全线产品已进入上海瑞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第五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等一批国内三甲医院,以及台湾明基集团下属的民营医院。
  国内大型医疗设备商反击外资“诋毁”
  8月15日至8月17日,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医用仪器设备展览会暨技术交流会将召开。
  “我们承认,国产产品确实与‘G PS’同样技术参数的产品质量上有差距,但现在外资企业宣称的一些诋毁国产产品论调是不正确的、而且也不符合事实。”国内仅有的几家生产大型医疗诊疗设备企业老总、医疗器械监管人员在“医疗器械质量万里行”活动上,接受记者采访时纷纷作上述表示。
  G PS是大型医用设备界对通用电气、飞利浦、西门子这三家跨国企业的简称,这三家企业的英语首字母恰巧可组合为“G PS”。
  “二至三年就有技术革新”
  广州一家民营医院相关人员告诉记者,G E公司人员在做市场营销时告诉他们,G E设备二至三年就有技术革新,为了提高看片质量,最好要选用最新的设备。大型诊疗设备的生命周期真的只有二至三年的时间吗?
  “没有一家公司敢公开说,自己的产品二至三年能有一次较大的技术革新和进步。尤其是医疗器械企业行业没有、也不可能出现如此高频率的产品更新速度。”东软集团医疗系统有限公司总裁江根苗指出,核磁共振、C T的常规生命周期为八年左右,如果维护使用得当,其生命周期可以延长至15年。“一个型号的大型医疗诊疗设备从研发、生产、上市最快也需要经历八年左右的时间。如果二至三年就被新品代替了,那只能说明该产品研发设计时出现了问题。”
  浙江鑫高益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大建也反对这一论调,他指出不断更新的背后是经济利益在作祟。
  “超导会取代永磁”
  国产很多厂家生产的核磁共振以永磁为主,只有少数企业生产超导核磁共振。有业内人士称:“永磁代表了落后,以后早晚会被超导取代。”
  超导核磁共振产生磁场的方式不同,利用高温超导材料制成的线圈产生高场强稳定磁场。永磁核磁共振一般采用铁磁材料充磁之后形成磁场。目前,G E、飞利浦等公司都采取的是超导技术做核磁共振设备,国内多数企业采用永磁生产核磁共振器械。
  “尽管我们也在研发超导产品,但这是跨国公司鼓吹的论调。永磁型磁共振早在十多年前就是我国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大型医疗设备,也是目前唯一在中国国内医疗卫生机构配置的大型医疗设备中还能占有一席之地的狭缝区域。”深圳安科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朱黎明透露,在国内永磁核磁共振销售很好的时候,西门子等跨国公司看到了商机,可他们没有研发成功此类产品。因此,为了占有中国市场,西门子选择并购了深圳的一家生产永磁核磁共振的企业。
  高大建认为,永磁不会被超导所取代,他们各自有各自的市场。“超导采取圆筒式设计,让有些患者产生恐惧感,也不适用于肥胖患者;而永磁采取开放式外形设计,避免了超导的这些缺点。因此在国外对这部分患者都使用永磁核磁共振设备。”
  记者了解到,G PS超导产品在国内的售价约为1200万元左右,每年的维护费用约为100万元;永磁核磁共振售价200万元到400万元,每年几乎不需要维护费。
  “图像成像不清晰”
  很多医院都不愿接受国产大型诊疗设备,他们和外资企业推销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的论调:国产设备质量不好,图像成像不清晰。
  国内知名企业负责人都称“我们承认,国产产品确实与‘G PS’同样技术参数的产品质量上有差距,但现在社会上盛传的一些诋毁国产产品论调是不正确的、而且也不符合事实。”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食药监督局相关人员也证实了这一观点。
  “我们用这种形式来对比国产品牌与进口品牌。很长时间没使用国产设备,用过之后才知道成像效果、质量等方面比我们想象中的好。”沈阳军区总医院放射科副主任朱洪峰说,“常规诊断和检查用东软设备完全能满足临床需求,只是鉴别体内肿瘤等病变才需用G E的设备。”
  国内外医疗器械巨头争夺500亿美元市场
  [ “基层市场非常大,对于跨国企业来说,本土企业的价格竞争优势和当地市场资源优势,是他们将不得不面临的一个最大挑战。”前述资深人士向记者分析 ]
  一场激烈的竞争正在中国近500亿美元市值的医疗器械领域广泛而且持续展开,而十年前,这里还几乎是跨国公司的垄断“专场”。
  当传统重点城市的大医院渠道增长开始放缓,中国新医改持续释放的市场空间,开始激发跨国医疗器械巨头不断向下的动力,而本土医疗器械企业在守土有责的同时,也凭借收购国际先进医疗企业等方式向上突破,“两强”角力之下,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的竞逐预计将会更加激烈。
跨国巨头城市包围农村
  跨国大公司们从来不掩饰他们对于中国市场的“野心”,即便是面对自己曾经不屑一顾的基层市场。
  或许,一组数字更能说明问题。
  在中国,约80%的CT市场、90%的超声波仪器、85%的检验仪器、90%的磁共振设备、90%的心电图机、80%的中高档监视仪、90%的高档生理记录仪以及60%的睡眠图仪市场均被跨国品牌所占据;而保守估计,西门子、GE和飞利浦三大外资公司分食了中国高端医疗器械超过七成的市场份额。
  而中国自2009年开始的新一轮医改最直接地刺激了医疗器械市场的快速增长,卫生部规财司数据显示,我国2000余所县医院装备配置平均缺口30%,其中包括全国2000多所县医院、5000多所中心乡镇卫生院和240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3万~5万所村卫生室的医疗设备建设,市场想象空间巨大。
  而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代表的基层市场,正是中国政府最新一轮持续投入超过1100亿元的新医改重点倾斜的方向。
  中金预计,2009~2015年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20%~30%之间;医药市场研究公司Frost&;Sullivan也认为,到2015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总额将达到537亿美元,市场的扩容将同时给本土医疗器械企业和跨国医疗器械巨头创造空前的机会。
  “几乎是在2009年新医改启动的同时,我们就调整了在中国的整体市场计划,中国基层市场成为与我们大城市大医院市场并列的一项工作重点。”GE医疗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段小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
  数据显示,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器械公司,GE医疗同时也是现阶段在中国高端医疗市场中份额最大的外资企业,在中国高端市场占有率达到50%~60%。一直以来,一线城市的大型医院是GE锁定的目标市场。
  2009年5月,GE全球启动“健康创想”战略,宣布将在未来6年内投资30亿美元,用于开发100种能够增加医疗覆盖率、提高质量并降低成本的新产品—中国区计划中包括了将专门面向中国基层市场推出全新的农村基础医疗产品,并实现每6个月推出一款新品的目标。
  “过去我们集中在CT、核磁共振等大型设备上,现在开始我们会更关注如何集成功能,推出经济实用型的医疗器械产品,供应基层市场。”段小缨向记者表示。
  一场外资医械巨头城市包围农村的战役迅速展开。
  和GE同时,西门子中国内部代号为“Smart”的战略计划信息也显示,目标为推出简单易用、维护方便、价格适当、可靠耐用和及时上市的产品,目前这些产品已经开始在基层细分市场探索。
  西门子中国区高层曾表示,希望Smart创新产品不局限于医疗设备,并同时拥有更多的二三线城市客户,最终占中国区总销售收入的20%。
  而GE和西门子在全球的老对手荷兰飞利浦已经在沈阳与国内医疗器械龙头东软医疗建立了合资企业,生产中低端X光机、核磁共振、超声仪,满足中低端市场需求,专攻其擅长的超声等领域。
  “一方面是中国市场持续放量,大量的机会使这些巨头们主动调整方向;另一方面,传统的重点城市大医院市场增长放缓,可基层市场超出30%的增长也迫使他们必须对现有战略做出调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一位知名专家向记者表示。
  中国公司“防守反击”
  但中国本土的医疗器械企业并不甘心自己的势力范围被外来者鲸吞蚕食。
  “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医院预算有限。因此,对医疗设备这类昂贵的产品而言,价格是非常敏感的因素。而且,中国公司在边远市场的销售经验也更丰富。”麦肯锡中国近期的分析报告指出。
  该报告认为,国产产品价格低,利润率却很高。骨科材料企业如康辉和威高的利润率估计可达40%~50%;微创和乐普的利润率估计可达35%~55%;这些低成本的竞争者手握充实资金,且不遗余力地投入到扩大规模和研发之中,将在向上的进攻中与“向下”的跨国公司在中端市场最先相遇并展开充分竞争。
  事实上,中国的医疗器械市场中外资巨头与本土龙头企业相互向对方势力领域渗透的格局已经形成。
  2009年4月,国内开放式磁共振和CT代表企业沈阳东软研制出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PET获得美国FDA的准入,随后得到了6台美国订单。接着,东软的NeuViz16多层螺旋CT获得FDA注册,成为第二个进入全球高端医疗的产品—在此之前,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的原创能力被广泛质疑,并成为行业发展的最大软肋。
  而本土公司技术升级以向上一层市场突围的趋势近年来越来越明显—2011年,深圳迈瑞将18%的年营收投在了研发领域,其明确表示希望成为高端医疗设备制造商,并开始向跨国企业占领的中高端市场进军;鱼跃医疗也在2010年成立了专门的实验室,由粗放式增长走上专业化道路。
  2月7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出台了《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按照早期介入、专人负责、科学审批的原则,在标准不降低、程序不减少的前提下,对创新医疗器械予以优先办理,并由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和卫计委联手拟定“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整个专项扶持资金为15亿元。
  与此同时,越来越频繁的并购也开始释放本土企业国际化和快速发展的信号。
  2013年,迈瑞并购美国超声巨头ZONARE、复星医药收购以色列企业Alma进入医疗美容器械市场、微创医疗收购美国Wright医疗骨科业务。
  在此之前,纳通医疗集团收购芬兰医用可吸收材料和产品研发生产企业Inion;华润医疗收购美国乳腺MRI设备公司Aurora,东软集团收购主要为患者提供远程医疗诊断、保健、护理等解决方案的以色列Aerotel公司,乐普医疗收购销售心血管介入和外科医疗器械的荷兰Comed公司,锦江电子收购生产治疗房颤高端介入耗材的美国Cardima公司;而迈瑞在收购ZONARE公司之前,已经完成了美国Datascope生命信息监护业务和澳大利亚分销商Ulco医疗有限公司两项海外并购。
  “基层市场非常大,对于跨国企业来说,本土企业的价格竞争优势和当地市场资源优势,是他们将不得不面临的一个最大挑战。”前述资深人士向记者分析。
  直到今天,低成本还是赢得大部分中国市场的不二法宝,显然中国制造企业具有显著优势。例如,进口的冠状动脉支架(即心脏支架)价格为3200美元,而国产只要2500美元甚至更低。
  他认为,近年来,跨国企业主动和经销商合作,推出更多的整套营销解决方案,以及放下身段,针对中低端市场开发更多“经济适用”的机器和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基础医疗解决方案等,都是为应对在基层市场不具备的优势所做的改变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