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股网-股民首选股票评论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2022年1月14日周五人民日报及四大证券报头版内容精华摘要

2022-1-14 09:10| 发布者: adminpxl| 查看: 1977| 评论: 0

摘要: 2022年1月14日周五人民日报及四大证券报头版内容精华摘要:2022年地方债发行正式启动 20地首季拟发行1.15万亿元;国联水产董事长李忠:牵手盒马推进向预制菜转型;折叠屏手机供不应求 行业中低端芯片依然紧缺;“十 ...


国联水产董事长李忠:牵手盒马推进向预制菜转型

    随着国内疫情的反复,预制菜越来越多获得关注,资本市场也将预制菜视为新风口。

    1月11日,国联水产宣布与盒马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将加大开发推广水产预制菜品。国联水产股价在1月12日至13日连续两个交易日涨停(20%)。

    预制菜行业的发展空间有多大?未来将怎样布局预制菜赛道?为此,国联水产董事长李忠受邀做客证券时报·e公司微访谈,向投资者介绍该公司在预制菜产业的布局思路。

    万亿预制菜大市场

    李忠介绍,预制菜指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近年来,预制菜销量大幅增长,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争相布局预制菜,预制菜投融活跃。

    在李忠看来,对于年轻上班族而言,独立完成一桌丰盛的菜肴难度较大,但又有强烈的吃到家常菜的欲望,这大大推动了预制菜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消费普及,实现快速放量。

    “预制菜直接一热或者稍微加工一下,就可以吃上了,简直跟煮个饺子一样快。”李忠表示,对于年轻群体是一个具有很大吸引力的用餐模式。

    目前,我国预制菜市场存量空间约为3000亿元,如果按照每年20%的复合增长速度估算,未来6-7年我国预制菜市场可以成长为万亿元规模。

    李忠认为,国内预制菜行业正处于高速增长的起点,行业空间大,企业面临的机遇远大于挑战,国联水产将继续大力推进向预制菜的转型,寻求广阔的机会。

    牵手盒马形成协同互补

    1月11日,国联水产在广州与上海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水产预制菜品开发与市场推广、共建乡村振兴产业园区、联合品牌合作及消费动态共享等领域开展合作,合作期限为一年。具体合作上,盒马将结合市场需求在自有渠道积极导入国联现有与未来研发的水产类预制菜品,国联将利用自身的研发、采购、生产与品控优势,积极配合盒马水产类预制菜品的市场推广,并加强在食品研发、食品安全、冷链物流等诸多方面的合作。

    对于此项合作,李忠认为对公司的预制菜业务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此次国联水产与盒马的全面合作,双方将形成非常好的协同互补效应。”

    根据合作框架协议,盒马将会把国联水产的各类预制菜产品导入其自身线上线下渠道,可直接触达C端消费者,带来销量的直接提升。同时,双方可能整合各自优势技术与研发工艺、渠道优势,共同搭建一系列双品牌产品。

    主动加快对接RCEP

    2022年1月1日,事关15个国家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当天,湛江海关为国联水产的一批水产预制菜签发了广东首份农产品RCEP原产地证书,这标志着RCEP第一时间在广东农业领域落地。

    “RCEP各成员国对农林渔业投资做出了较高水平的开放承诺,对于中国水产企业走出去也带来了较大的便利。”李忠表示,RCEP也将助力公司在预制菜转型阶段提升全球采购与全球销售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夯实水产食品龙头地位。

折叠屏手机供不应求 行业中低端芯片依然紧缺

    2021年末至2022年初,随着手机业几大主流玩家纷纷推出折叠屏手机,并将原本近2万元一部的价格全面拉低至万元以内,折叠屏手机开始正式从尝鲜走向大众市场,一时间消费电子领域兴起一股折叠屏手机热。

    记者通过采访、调查等发现,尽管目前折叠屏手机技术、量产能力等较此前有了飞跃式发展,但由于市场需求远高于厂家预期,当前市场折叠屏手机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京东等各电商平台上,近期刚面市的几款折叠屏手机都处于缺货状态。另外,目前折叠屏手机行业软件生态仍未统一,厂家生产一款不同尺寸的折叠屏手机,都需要与软件厂家一对一定制化匹配,所需投入较大。

    而从整个手机行业发展角度来看,行业竞争依然非常激烈,且已全面进入存量竞争时代,但行业壁垒较深,跨界入局者较难成功,未来行业将呈现“高端+性价比”两端发展趋势,此外,手机行业芯片依然紧缺,但当前主要是中低端芯片紧缺和高端芯片第一波产能紧缺,预计2022年底或2023年能有所缓解。

    折叠屏手机供不应求

    华为是折叠屏手机领域的先行者,近几年来多次发布新款折叠屏手机产品,都一货难求,甚至遭到黄牛爆炒。

    近期OPPO、华为、荣耀等手机厂家,以及其他各厂家均已推出或计划推出折叠屏手机,折叠屏手机已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折叠屏手机依然供不应求。不过,此次供不应求主要原因为厂家对市场的预期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同时折叠屏手机屏幕的生产周期较长。

    “公司折叠屏手机发布后,有的好多年不联系的老同学、朋友等都来找我帮忙买手机,现在这款手机供不应求,我们已经叫停了很多地方的预订,因为供货周期很长。”近日,国内某手机企业一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

    至于缺货原因,这位人士向记者表示,主要是公司此前预期与市场需求不匹配,需求远远超过公司备货量,另外折叠屏屏幕的生产周期比较长。

    据了解,折叠屏手机与普通直屏手机最大区别在屏幕和铰链,其中可折叠屏幕采用超薄可折叠的柔性UTG玻璃,目前国内凯盛科技、蓝思科技、长信科技等上市公司具备量产能力。

    近日,荣耀发布首款折叠屏手机MagicV后,荣耀终端CEO赵明接受记者采访时也透露:“发布会结束没多久,我已经收到无数的信息,也是跟我催货的。现在看来,货肯定会比较紧张,因为需求非常火爆,所以我们也在考虑是不是采用预售的方式,即使让大家排队,也告诉大家大概什么时间可以购买到,后面我们会加紧生产。”

    近段时间以来,手机市场共推出了三款新折叠屏手机,分别为OPPOFindN、华为P50Pocket、荣耀MagicV,其中MagicV将于2022年1月18日10:08正式开售。

    1月12日,记者在京东电商平台了解到,目前OPPOFindN、华为P50Pocket均处于缺货状态,客服告诉记者,用户若想购买这两款手机目前可免费参与预约,在指定的下一批公开版抢购时间内准时前来抢购,但抢购成功后具体何时发货要看厂家货量情况。此种情况与此前华为发布折叠屏手机后类似,都需要预约加抢购。

    另外,已于1月10日22:00正式开启预售的荣耀MagicV,在京东荣耀自营旗舰店则属于京东PLUS会员专享商品,显示要抢购需要开通京东PLUS会员。

    从目前已经发布的折叠屏手机销量来看,OPPOFindN首批货为3万台,目前全网已售罄,1月10日,OPPO宣布旗下折叠屏手机OPPOFindN全网预约量破100万,而此前发布的三星ZFlip3开售39天销量达到了70万台。

    软件和服务成竞争点

    折叠屏手机诞生已有几年,只不过目前折叠屏手机开始从前几年的尝鲜走向大众和普及化阶段。

    整体来看,折叠这一形态,已成为当下成熟的手机行业的竞争焦点,过去企业普遍在摄像、充电、芯片等领域竞逐。从折叠屏手机竞争来看,目前各家主要聚焦于折叠屏手机的硬件,比如铰链、折痕、手机轻重、抗摔性等,聚焦于厂家怎样做到屏幕无折痕,如何抗摔减少客户换屏成本。但未来,折叠屏手机领域的竞争将集中于软件和服务。

    “折叠屏手机未来的制高点或关键的竞争点,在软件的体验和服务上。公司这次的折叠屏手机软件是一个一个APP谈的,团队收到很多反馈,也在不断跟进。产品的比例是基于用户体验定制的,做了很多创新。未来,硬件大家还是会趋同,可能会在质感等方面做出差异,但是折叠机未来的竞争点主要是在软件和体验上怎么真正带来不一样的创新。”近日,国内某手机厂家一内部人士向记者坦言。

    该人士介绍,目前企业做一款折叠屏手机,背后的软件生态都需要重新与软件企业洽谈定制,成本和投入非常大,公司做到一半的时候甚至自我怀疑过,目前这一情况需要安卓在软件架构上想办法解决问题,公司也有提相应需求,这需要生态厂商统一定一些东西。

    荣耀也看到了软件对折叠屏手机的重要性,在1月10日晚荣耀折叠屏手机MagicV发布会上,荣耀CEO赵明用了近40分钟介绍荣耀MagicV的软件。赵明说,如果没有一个优秀的软件系统和体系,品牌走向高端市场是不现实的,而且软件体系是能够构筑消费者与众不同体验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荣耀一定要走出自己的路来。

    在赵明看来,折叠产品是荣耀冲击高端市场的战略组成部分,做一款折叠屏手机,相当于要做一个系列的旗舰机的难度,但折叠屏手机代表了荣耀在一些基础和体系化能力上的突破,对荣耀进入下一个全新的领域有更大的帮助,相当于从0到1的问题解决了,从1到2到3的问题就会变得轻松很多。

    赵明认为,2022年会是折叠屏手机规模化元年,也是整个市场快速放大的一年。

    “大家为什么关注折叠屏手机?我认为折叠屏是科技实力的体现,有更多的科技感、体验感,是一个比较漂亮的一张科技力的答卷,很多高端消费者对这样的产品也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刚需。”realme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全球营销总裁徐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来自面板供应链研调机构DSCC的调研报告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折叠屏手机的出货量达260万台,环比增长215%,同比增长480%,预计到2022年,折叠屏手机市场的出货量将达到1750万台。2019年折叠屏手机的出货量仅50余万台,2020年全年仅300万台。但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2.92亿台,折叠屏手机占比还非常小。

    行业将向两端发展

    各企业角逐折叠屏手机的背后,本质上是手机企业的高端市场之争,也是手机企业间的存量竞争游戏。

    “全中国的人大都在用手机,追求流量的增长已经涨不上去了,这个时候全部变成存量。2017年最高峰,中国手机市场为4.7亿台,到目前为止,最新的市场存量只剩3亿台左右,整个竞争环境不一样了。我们进入了存量竞争的时代,这个时代,不是厂商最大,而是用户最大。”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对记者表示,手机属于低频购买和高频使用的品类,这一特点决定了未来手机市场将向高端化和性价比化两端发展。

    李杰认为,高端用户在体验了高端产品后,下次考虑购买手机产品时就更多地会愿意为了延续这一体验购买高端手机而淡化价格对其购买意愿的影响,高端机用户不受经济因素影响,只要产品足够优秀,他们依旧会买单。低端市场的目标人群,并不是一味地追求价格低,而不考虑手机性能等,他们更多地也在追求性价比,这类顾客也具有产品分辨能力,也希望手机能够用得久一点。

    李杰透露,目前市场2000元价位手机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六成以上了,而且这个趋势还会往上升,真正的市场容量变化,都体现在低端市场的萎缩。另外,用户换机的平均周期超过24个月,并且这个周期有逐渐增长的趋势。

    GfK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智能手机零售量达到历史峰值,市场接近饱和,随后智能手机零售量持续下滑。2020年是全球智能手机零售量持续下滑的第四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为12.67亿台,同比下滑7.9%。

    中国市场方面,国际研究机构IDC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中国市场手机整体出货量约3.26亿台,同比下降11.2%。华为、vivo、OPPO、小米、苹果排名前五,除了苹果同比录得增长之外,其他四家厂商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

    “目前中国手机市场出货量确实在逐渐下滑,预测2022年整个中国手机出货量会降到2.9亿、2.8亿台左右,现在的手机行业玩家实力都很强,中国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徐起向记者表示。

    另一方面,尽管手机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市场规模也在持续萎缩,但2021年仍然有一些跨界者进入或重回手机领域,比如格力电器、吉利集团、酷派等。

    徐起表示,首先手机市场是一个非常优质的市场,因为手机市场掌握整个生态(IOT等)的未来,是一个非常强的流量入口,所以尽管难,也会吸引一些玩家入场。其次,手机市场的壁垒还是很高的,企业要从头开始建立一个手机品牌难于上青天,从上游供应链、到市场、渠道、品牌建设等都具有较强的壁垒,所以行业的新玩家会很少。

    不过,徐起认为,从全球市场来看,手机市场依然存在很大发展空间,比如欧洲、印度等,所以realme三年前创立时也首先选择了先从国外立足,然后再在中国市场慢慢耕耘。据记者了解,一加手机、realme、传音控股等手机企业在海外市场发展都较好。

    2021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国内手机业一度全行业缺芯,进而影响手机出货量,目前行业芯片供应情况如何?

    “行业目前的情况是中低端芯片很缺,中高端不太缺,但是高端芯片第一波的产能永远是紧缺的,因为第一波的产品和热度很高,大家主要的出货和用户的需求量比较高。整个芯片的投资周期要两年,即使当时(2021年年初)反应过来要投资,最快的时间也是到2022年底或者2023年才能有一些缓解。”李杰告诉记者。

多家券商资管领罚单 监管强调合规经营

    券商资管频领罚单。近日,浙江证监局一口气发布了11条关于对浙江浙商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浙商资管”)及其相关责任人的处罚措施,浙江证监局责令浙商资管改正,并暂停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产品备案6个月,分管固收业务的高管及相关产品投资主办人等10人被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

    一家券商资管人士表示,目前各家券商都在根据近期的资管罚单违规条目进行自查,各地证监局和对辖区内开展私募资管业务的进行核查,监管从严趋势明显。

    浙商资管业务

    被暂停6个月

    浙江证监局1月11日披露,经查,浙商资管存在五方面行为:一是对具有相同特征的同一投资品种采用的估值技术不一致;二是对产品持有的违约资产估值不合理,也未按规定向投资者披露相关信息,且其中部分集合产品持续开放申购、赎回;三是投资交易管理存在缺失。交易员及投资经理在交易时间通过个人手机接听电话,权益交易室摄像监控未覆盖全面。个别权益交易员在公共办公区域进行股票交易、拥有查看固定收益交易执行权限;四是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不健全。公司内部制度允许向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低于产品风险等级的投资者销售私募资产管理计划;五是合规人员配备不足。未设置专职合规人员负责债券交易合规管理,未向异地债券交易部门派驻合规人员。

    浙江证监局决定对浙商资管采取责令改正;暂停私募资产管理产品备案6个月(按规定为接续存量到期产品持有的未到期资产而新设产品除外,但不得新增投资;不限制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备案);责令处分有关人员。

    浙商证券在公告中称,《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所涉产品为部分私募固收类资产管理产品,相关产品经浙商资管前期自查整改均已整改清理完毕。暂停私募资产管理产品备案事项对浙商证券合并收入和利润的影响极小,不影响浙商证券正常经营活动,本公司的经营情况正常。

    浙江证监局还对相关人员作出了行政监管举措,浙商资管时任分管相关固定收益投资业务的高管,时任固定收益事业总部、私募固定收益投资部负责人,相关产品时任投资主办人(投资经理)等9人对公司相关违规行为负有相应责任。浙江证监局决定对9人分别采取监管谈话措施。

    由于浙商资管还存在合规人员配备不足,未设置专职合规人员负责债券交易合规管理,未向异地债券交易部门派驻合规人员的情况,因此,作为浙商资管时任合规总监的方斌,对浙商资管上述违规行为负有责任。浙江证监局决定对方斌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

    券商资管屡接罚单

    在向财富管理转型的大背景下,新风口来临。券商积极成立资管子公司,强化主动管理业务。去年以来,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东兴证券、华创证券、国金证券等6家券商拟设立资管子公司,发力资产管理业务,加速布局公募市场。然而,在向财富管理转型的大背景下,不少券商在充分把握资产管理业务发展机遇、加速优化资产管理业务结构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券商资管产品运作不规范、估值方法使用不当、信用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合规风控存薄弱环节等问题较为突出。

    除了浙商资管,中金、申万宏源等多家券商也因资管产品估值问题收到监管罚单。北京证监局公布的罚单指出,中金公司存在使用成本法对私募资管计划中部分资产进行估值,对具有相同特征的同一投资品种采用的估值技术不一致的情况。公司因此被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上海证监局公布的罚单指出,申万宏源证券存在对不同私募资产管理计划持有的同类资产采用不同估值方法的情形,且个别私募资产管理计划未严格遵守公允估值原则,估值方法不合理。此外,公司个别私募资产管理计划在相关债券已发生实质违约的情况下未及时调整估值,估值程序存在缺陷,申万宏源证券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一家券商资管人士表示,券商的资产管理业务确实存在一些风险点,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内控制度和流程规范,保障业务规范开展成为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各家券商都在根据近期的资管罚单违规条目进行自查,各地证监局和对辖区内开展私募资管业务的进行核查,监管从严趋势明显。”上述人士表示,罚单的警示作用很强,为了提升业务质量,避免招惹罚单,各家券商重点排查产品估值、留档等是否规范,相应地强化了合规管理工作,提高了从业人员的合规意识。

    前海开源基金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在资管行业格局重构的时代,各类资管机构在统一监管标准下重新竞争。券商资管想要在竞争中拔得头筹,应当依靠券商牌照充分发挥“全业务链”优势,利用证券公司各个业务板块,链接资管业务资金端、产品端及资产端,以证券公司全牌照优势的“不变”应对行业格局的“万变”。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