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股网-股民首选股票评论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爆款潜质车型集中亮相上海车展 电动智能供应链望受益(概念股) ...

2021-4-20 09:31| 发布者: adminpxl| 查看: 1984| 评论: 0

摘要:   在昨天开幕的2021上海国际车展上,各路电动车纷纷对标特斯拉,自动驾驶刮起“华为”引领的跨界风,成为本届车展的鲜明特点。  本次车展多家自主品牌携优质车型亮相,如比亚迪(002594)发布全新e平台3.0、代号 ...
  在昨天开幕的2021上海国际车展上,各路电动车纷纷对标特斯拉,自动驾驶刮起“华为”引领的跨界风,成为本届车展的鲜明特点。

  本次车展多家自主品牌携优质车型亮相,如比亚迪(002594)发布全新e平台3.0、代号EA1的纯电车和X Dream概念车;吉利汽车展出豪华猎装纯电轿跑极氪001,并同时展出了下一代旗舰SUV星越L;广汽埃安推出独立运营后首款科技潮流风紧凑型SUV AION Y;上汽带来高端智能纯电动汽车智己L7、LS7和R汽车ES33等。新亮相的电动车型中,400km以上续航已成为标配,部分高端电动车已可以达到600km以上续航里程,快充、加速度等电动性能也继续进化。智能化配置上,L2+级别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等智能化配置开始大面积普及,助力品牌力持续向上。

  造车新势力纷纷加码智能化,在新赛道上寻求突破,实现差异化竞争。小鹏汽车携P5亮相车展,新车型搭载2个车规级激光雷达,将功能从高速NGP扩展至城市NGP。蔚来携最新ET7车型亮相,搭载超远距高精度激光雷达及Aquila超感系统,未来有望实现城市、高速、加电站以及停车场等场景的点到点自动驾驶。造车新势力有望在电动车“智能化”的浪潮中,凭借更快的相应、更精确的市场理解,抢占先机,获得更高的份额。

  本次车展除了整车厂发布新车型以外,更有华为、大疆、百度、地平线、黑芝麻(000716)等智能化解决方案供应商带来自动驾驶、智能电动等相关软硬件产品。例如华为发布了鸿蒙OS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计算平台MDC810、4D成像雷达、“华为八爪鱼”自动驾驶开放平台以及智能热管理系统5大新品,吸引了红旗、大众、丰田等海内外车企代表到现场参观。智能化解决方案供应商一方面能通过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技术帮助整车厂优化产品驾乘体验,一方面能渗透到如电驱动、热管理、BMS等电动化部件,通过数字化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助力整车厂造“好车”。

  具备板块潜力的优质电动智能化车型持续投放,行业向上趋势明确,维持2021年是新能源汽车景气大年的判断。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经步入高速成长阶段,当前时点继续建议把握全球电动智能供应链优质标的机会,尤其是特斯拉供应链,包括:

  1)锂电及材料环节:宁德时代(300750)、比亚迪(A+H)、恩捷股份(002812)、亿纬锂能(300014)、德方纳米(300769)、欣旺达(300207)、鹏辉能源(300438)、科达利(002850)、璞泰来(603659)、天赐材料(002709)、新宙邦(300037);

  2)锂电池上游设备和资源:赣锋锂业、杭可科技、先导智能等;

  3)热管理及零部件:三花智控、银轮股份、拓普集团等;

  4)智能汽车产业链:德赛西威(002920)、中科创达(300496)、华阳集团(002906)、耐世特、伯特利(603596)、阿尔特(300825)。在整车板块,我们继续推荐车型周期占优的比亚迪(电动车持续放量+混动技术优势明显),建议关注长城汽车(601633)。

2021-03-16宁德时代(300750)扩产加码 全球化战略提速
扩产加码,巩固龙头优势。继2020年底宁德时代公告自筹290亿扩建三大基地,今年2月公司再公告多个扩产计划,计划投资金额达395亿,我们预计对应新增动力电池产能约107GWh,包括:1)时代上汽扩建动力电池产能,预计投资不超过105亿,扩产规模约30GWh;2)时代一汽扩建动力电池生产线,计划投资不超过50亿;3)宜宾动力电池基地五、六期项目,预计扩产规模约36gwh,投资120亿;4 )肇庆项目一期,预计产能约25GWh,公司计划在当地建设国际领先生产基地,覆盖锂电池全产业链。考虑合资公司产能,我们测算公 司现有产能规划约600GWh,扩产进度将领先于全球其他主流电池厂。
国内与欧洲需求共振,预计2021年出货量增速超70%。我们预计宁德时代2021年出货量将达到90GWh,同比增速超70%。其中特斯拉 将贡献其中14GWh增量,主要受益于特斯拉Model 3磷酸铁锂版本供应和特斯拉上海工厂放量;欧洲市场预计将贡献12Gwh增量,受益于 大众、宝马、PSA等配套车型上市;国内增长将受益于新势力和自主品牌电动智能车和MEB平台车型上量,预计将贡献12Gwh增量。
电动车替代燃油车序幕打开,维持“增持”评级。随着C端优质供给增加,电动车对燃油车的替代序幕已经打开,宁德时代将充分 受益于国内和欧洲需求共振,我们调整公司2020-22年归母净利润至51.1/85.9/105.8亿元,现价对应2021/2022年P/E为84.7/68.7倍, 维持 “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售不及预期、新能源补贴政策不及预期。

2021-04-13比亚迪(002594)3月销量高增长 全面搭载刀片电池强化安全优势
事件描述
1)4月6日,比亚迪发布3月销量快报,3月总销量40817辆,同比增长33.4%。2)4月7日,比亚迪举行“佩刀安天下”新车上市发布会,发布秦PLUS EV、宋PLUS EV等四款纯电车型,并且宣布旗下的全系纯电动车型都将开始全面搭载刀片电池。
事件评论
3月新能源车销量实现高增长,汉月销持续破万。比亚迪3月新能源汽车销量24218辆,同比增长97.6%,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3386辆,同比增长98.8%,环比2021年1月增长17.7%。公司旗舰车型汉7月上市后表现优异,11月以来(除2月春节)销量持续过万,3月销 量达到10323辆,累计销量突破6万。秦PLUS DM-i和宋PLUS DM-i分别于3月8日和3月25日正式上市,推动秦家族和宋家族3月销量分别实现5047和12659辆,亦贡献一定增量。展望后续,随着DM-i在手订单加速交付,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持续快速增长。
DM-i新车订单饱满,搭载刀片电池强化纯电安全优势。1)DM-i超级混动具有超低油耗、静谧平顺、卓越动力三大特点,秦PLUS和 宋PLUS亏电油耗低至3.8L/100公里和4.4L/100公里,补贴后最低售价为10.58万元和14.68万元,订单饱满,有望加速新能源车对燃油车替代。2)刀片电池是比亚迪2020年3月发布的采用磷酸铁锂技术的动力电池,在安全性和长寿命方面优势明显。4月7日,公司宣布旗下全系纯电车型都将开始全面搭载刀片电池,有望强化公司纯电产品安全优势。
展望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迎来高增长,业绩趋势向好。秦PLUS和宋PLUS超级混动车型上市后,有望抢占燃油车市场,贡献较大增量。汉EV上市后销量表现亮眼,2021年起公司还有更多全新纯电车型,新产品周期推动下,公司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迎来高增长。单车盈利方面,随着刀片电池的大量应用,预计2021年有更大降本空间。随着新车放量和降本贡献,公司业绩趋势向好。
比亚迪为新能源汽车龙头,供应链加速开放,看好长期成长性。1)新能源乘用车:汉、DM-i车型引领新一轮产品周期,叠加电池 降本,业绩有望逐步改善。2)动力电池:技术和成本优势领先,外供空间巨大,目前已取得丰田、长安等乘用车客户配套资格。其他 竞争力强的零部件如IGBT、电机电控等也有望逐步外供。预计公司2021-2023年EPS分别为1.64、2.30、3.15元,对应PE为102X、72X、53X。
风险提示
1. 竞争加剧导致新能源汽车销量低于预期;
2. 动力电池降本幅度不及预期。

2021-03-31恩捷股份(002812)扩产能、拓业务 隔膜龙头乘风起
湿法基膜领域的绝对龙头,持续扩产能增优势
2020 年公司湿法隔膜出货量约13 亿平方米,同比增长超60%,出货量和市场份额均为全球第一。同时,借助新能源汽车发展东风 ,公司积极扩充产能,2020 年基膜产能已提升至33 亿平方米,公司布局了上海、无锡、江西、珠海、苏州五大湿法隔膜生产基地,并拟在匈牙利德布勒森市、重庆规划建设生产基地。客户方面,公司配套松下、三星、LG Chem 国外三大锂电池生产巨头,以及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孚能、力神等国内主流锂电池企业,并通过收购苏州捷力、纽米科技,加码消费电池隔膜领域,公司的湿法基膜布局持续完善,我们持续看好公司湿法基膜业务收入增长。
在线涂布产线加快建设,增强涂布膜业务竞争力
公司与日本帝人全面合作,日本帝人将其持有的溶剂型涂布膜的数百件相关专利独家授权给公司,溶剂型涂布膜性能优异、产品优势强,市场前景良好。2020 年公司成功研发在线涂布技术,该技术可以高效低成本的实现双面涂布,有效降低涂布膜的生产成本、提 高涂布膜产品性价比,当前江西基地的第一条在线涂布生产线正在稳定生产和供货,公司计划2021/2022/2023 年完成10/37/56 条的在线涂布产线布局,2022/2023 年相对应的产能为30/46亿平方米。借助溶剂型涂布膜和在线涂布技术的优势,公司涂布膜的出货量和市 占率有望提升,同时涂布膜价值量高,收入有望快速增长。
进军干法隔膜领域,看好储能市场发展
上海恩捷的全资子公司江西明扬拟在江西省高安市投资建设10 亿平方米的锂电池隔膜干法项目,同时上海恩捷和Celgard LLC 的 全资子公司PPOEnergy 开展合作,对江西明扬增资,江西明扬成为合资公司后,将使用Celgard 的技术生产高质量、高性能的干法隔膜,主要应用于储能领域和对能量密度要求不高的动力电池细分领域。高工锂电预计到2025 年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达到68GWh,2020~2025 年CAGR 超过30%,我们看好公司的干法隔膜业务在储能领域的应用。
核心优势凸显,盈利能力领先,技术持续提升
公司盈利能力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成本优势明显,主要在于:1)工艺水平领先,核心生产设备主要进口自日本制钢所,良品率较 高;2)出货量和产能利用率高,规模效应明显;3)费用管控能力优秀。我们认为随着在线涂布产线的增加,公司的盈利能力将保持相对稳定。公司的核心管理层是技术人员出身,重视技术研发,研发投入持续增长,远高于同行业公司,持续的研发投入推动公司产品技术不断提升。
盈利预测与估值分析
根据前述分析及假设,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 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65.66/82.81/104.49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3.29%/26.13%/26.17%;实现归母净利润18.02/23.46/31.03 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61.52%/30.20%/32.27%,对应EPS 为2.03/2.64/3.50 元/股,对应PE 为56/43/33 倍。
公司是湿法基膜领域的龙头,全球出货量和市场份额均位列第一,在巩固基膜优势的同时,公司积极发展涂布膜业务,并布局干法隔膜,隔膜领域布局不断完善,考虑到新能源汽车未来快速发展的趋势不变,公司盈利能力突出,业绩有望持续增长,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波动超预期;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及预期;动力电池厂商扩产不及预期;公司产能扩建不及预期;订单进展不及预期;汇率波动风险。

2021-03-26亿纬锂能(300014)兼程并进行大道 锂电专家再启航
回顾发展历史:公司主业高增源于哪些业务?
亿纬锂能自2009年上市以来,股价与市值表现出持续的成长性,背后自然离不开公司业绩的不断抬升,公司锂电池业务主要增长点包括:1)锂原电池:亿纬锂能在锂原电池领域深耕多年,全球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同时精准把握细分领域爆发的机会,实现收入上一 台阶以及超额收益。未来ETC业务在渗透率提升的同时,存量替换需求也有望启动;智能表计随更替周期有望稳步增长;胎压监测需求 爆发,国产替代也在逐步推进;2)电动工具:电动工具整体已进入存量市场,但呈现两大趋势,一是无绳化,2019年大致估算在50-60%左右的占比;二是锂电化,国内生产的电动工具中锂电渗透率仅20-25%。从供给端看,逐步从三星SDI、松下、村田等老牌圆柱电池企业转向亿纬锂能、天鹏电源等国内企业。3)铁锂电池:公司为南京金龙最重要的电池供应商,也进入东风汽车、吉利商用、宇通客车 等供应链,此外公司积极拓展电动船和铁塔储能等新市场。
寻找优秀基因:亿纬背后蕴含怎样的竞争力?
对于亿纬锂能过去的表现,我们认为可以从锂电池的本质特征寻找原因,亿纬锂能成立于2001年,同样是锂电池行业的元老级企业,公司最先切入的是锂原电池市场,积累了丰富的电化学理解和产业化经验,公司在锂原电池成长为龙头也证明了公司研发、管理体系的优势。进一步看,公司能够成为优秀的锂电池企业,一是得益于优秀的管理团队和组织架构的领先,公司董事长刘金成博士,是国内电池领域资深专家,在电池领域深耕30余年,对于技术攻坚、研发方向能够给予更好的把握。
成长更进一步:未来还有哪些增量值得期待?
动力电池是锂电池行业中空间最大、壁垒最高的赛道,是能够支撑亿纬锂能再上台阶的市场,亿纬锂能通过携手SKI布局三元软包 ,实现海外戴姆勒、现代起亚等客户定点,2020年在新兴造车势力的供应链中取得突破,配套小鹏P7、G3的份额提升至20%左右。三元 方形是亿纬锂能自主研发、量产的技术路线,2020年7月取得华晨宝马定点,同年10月定点德国宝马48V项目。亿纬锂能的优势一是公司非动力锂电业务持续增长,参股公司思摩尔稳定的分红支持,使得公司资金实力具备优势。二是公司历史上在锂原电池、锂离子电池的产业化经验积累,为公司带来的了更加突出的加工能力优势,集中体现在盈利能力可观。TWS耳机2019年由苹果驱动走向爆发,小米、 华为、QCY等国产品牌也在加速切入,TWS耳机采用的豆式电池方案早期为VARTA采用,随后三星SDI、亿纬锂能等也将切入,分享这一市场的成长。此外,两轮车、储能等新兴增量市场,亿纬锂能也实现了客户绑定与品牌、渠道建设,未来也有望成为增量贡献。
风险提示:
1.行业需求低预期;
2.竞争格局恶化。

2021-04-16德方纳米(300769)铁锂材料龙头 与优质客户共成长
国内磷酸铁锂材料龙头,技术积淀深厚。公司成立于2007年,初期专注纳米材料开发及产业化,2014年液相法磷酸铁锂制备工艺成熟并迅速产业化,近年来营收规模持续扩大。公司创始人具备多年科研经历,开发的液相法工艺较主流固相法成本低约0.2万元/吨,并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产能建设,目前已形成3万吨产能,未来规划自有13.5万吨、合建20万吨产能,保障公 司龙头地位。
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磷酸铁锂材料需求增长。磷酸铁锂电池循环寿命高、成本低,但能量密度较低、低温性能不足。近年来,在新能车行业市场化驱动下,磷酸铁锂性价比优势显现,同时CTP、刀片电池等结构创新一定程度弥补磷酸铁锂短板,磷酸铁锂需求 明显回升,在BYD汉、特斯拉Model3、宏光Mini等爆款车型推动下,2021Q1铁锂电池渗透率提升至44%。预计未来受益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推动,至2030年全球及国内磷酸铁锂正极需求将达109和202万吨,年复合增速为26%和31%。
磷酸铁锂经洗牌形成高集中度,龙头企业盈利有望恢复。2016至2020H1,受需求较弱及原材料碳酸锂价格下行影响,磷酸铁锂正极价格持续下滑,相关企业盈利承压,行业洗牌,TOP4企业市占率从51%提升至71%,其中德方纳米2019年市占率29%,为行业第一。2020Q4以来,铁锂景气度加速上行导致产能供不应求,产品价格快速上涨。在此背景下,公司加速扩产并绑定宁德、亿纬等下游大客户,与 下游龙头共成长。
盈利预测及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实现营收9.6、32.7和45.2亿元,同比增长-9.2%、241.4%和38.2%,归母净利-0.2、1.6和3.1亿元,同比增长-122%、832%和93%,对应2021-2022年市盈率为65.5x和34.0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新冠疫情等导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新产能扩建不及预期风险;技术路线变化风险等。

2021-03-22欣旺达(300207)2020年年报点评:3C锂电业务稳步成长 动力电池静待开花结果
事件:2020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69.92 亿元,同比增长 17.64%,归母净利润 8.02 亿元,同比增长 6.79%。
真金不惧火炼,疫情锤炼下韧性分明。2020 年,公司上半年受到疫情的冲击,整体开工率受到一定影响,下半年受制于美元单边 下跌,叠加上股权激励费用和印度子公司损益,以及最大的动力电池部分持续投入,因而整体成长未见佳绩。但是如单看三四季度的话,公司的成长韧性还是有所体现的:第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2.29 亿元,同比/环比增长 23.03%/3.08%,归母净利润 3.30 亿 元,同比增长32.48%,而且这还是在考虑美元兑汇损益的基础上,不过,汇率变动只是短期扰动影响,长期而言,在正确的战略定位及赛道卡位情况下,公司有望持续、稳定、高效地成长。
3C 锂电:“电芯+模组”全产业链布局,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募资扩产奠定成长基础。自收购惠州锂威以来,公司电芯自给率不断成长,2020 年,惠州锂威实现营业收入 24.27 亿元,同比增长 97%,净利润4.09 亿元,同比增长 121.08%,“电芯+模组”业务布局的深化、电芯自供比率的提升,助益公司 3C 类锂电业务的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2020年,手机数码类锂离子电池模组业务毛利率达到 18.25%,同比提升1.19pct.,而盈利能力的提升,正是公司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3C 领域不断斩获新市场份额的利器。
据 IDC 统计,2020 年,由于疫情影响,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5.9%,仅 12.92 亿部,即使如此,公司手机数码类锂离子 电池模组业务仍实现 164.04 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4.81%, 这是行业需求稳步提升以及公司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的成果 :行业层面,由于5G、屏幕高刷新率等新功能的导入,智能手机耗电量不断提升,为了解决续航难题,电池容量不断提升,双电芯和异形结构逐渐渗透,均带动了单机电池价值量的提升,随着疫情过后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恢复甚至超过原有水平,相应的锂电池模组市场空间有望迎来进一步增长,公司该业务收入亦将水涨船高。
2020 年,公司笔记本电脑类锂离子电池模组业务贡献营业收入 41.50亿元,同比增长 43.35%。疫情引发的办公、教育等的线上化,使得全球笔记本出货量迎来爆发式增长,这是公司 2020 年 NB 电池业务高速成长的行业基础,当然,此次新冠疫情,使得笔记本在增强公司面对突发混乱和不确定局势、维持稳定运转能力方面的重要性被充分认知,对往后全球 NB 出货量形成长期正向效应,于此同时,笔记本电脑行业的市场份额正不断往头部品牌厂商集中,公司 NB 客户包含联想和戴尔,这些均是该业务未来继续快速成长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华为、小米等国产智能手机品牌厂商已切入 NB 市场, 未来有望带动国产供应链蚕食国外品牌厂商在国内的市场份 额,而华为、小米本身便是欣旺达手机类锂电模组的长期合作关系,在 NB 领域获得此类客户的订单是较为明确的趋势。
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 3C 智能终端锂电模组市场空间的不断增长、以及公司自身份额的提升,使得公司的产能瓶颈逐渐显露,因此,公司 2020 年通过定增募资 39.37 亿元,用于扩增 3C 消费类锂离子电芯和模组、笔记本电脑类锂离子模组产能,为公司未来 的成长奠定良好的产能基础。
汽车动力电池业务:积极开拓客户,为扭亏积蓄力量。2020 年,公司动力电池业务尚未实现盈亏平衡,但在客户开拓方面屡屡有 所斩获:( 1 ) 拟 与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联合研发下一代日产电动汽车e-POWER 的电池;(2)成为东风乘用车 E70 动力电池总成产品供应商;(3)成为东风柳汽磷酸铁锂菱智 CM5EV 动力电池总成产品供应商……当前已建立合作关系的车企包括雷诺-日产联盟、VOLVO、吉利、易捷特、上通五菱、东风柳汽、东风乘用车、小鹏、云度等。公司在 BEV 和 HEV 两个领域均有产能和技术储备: HEV技术成熟度行业领先、 BEV 三元产品已批量进入欧洲市场、磷酸铁锂产品获得多家知名车企认可,公司已为动力电池业务的进阶成长 积蓄了相当多的订单和能量,2021 年的表现值得期许。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公司 3C 类锂电业务具备长期稳定的成长趋势,动力电池类业务的持续强化与布局则将逐步开花结果,预计公司 2021-2023 年将分别实现净利润 12.51 亿、16.49 亿和 20.99 亿元,当下市值对应 2020-2022 年估值分别为25.69、19.48、15.31 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3C 类电池业务扩产进度不及预期;(2)电芯自供率提升进度不及预期;(3)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及预期,公司 客户拓展、产能扩增等进展不及预期。

2021-01-29鹏辉能源(300438)疫情影响短期业绩 多业务仍向上
疫情影响短期业绩,看好多业务继续向上
受疫情影响,公司动力电池和TWS耳机电池出货低迷,同时毛利率同比下滑,导致公司20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48%。我们认 为动力电池配套热门车型上量在即,后续收入和毛利率有望改善;随着公司开拓新客户,疫情影响减弱,公司TWS耳机电池后续有望恢 复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EPS分别为0.55/0.85/1.12元,给予21年PE40倍,对应目标价34元,维持“买入”评级。
疫情影响短期业绩,股权激励绑定核心高管利益
受疫情影响,20前三季度公司动力电池和TWS耳机电池出货低迷,同时毛利率同比下滑,导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41亿元,同比-47.89%。2020年12月,公司实行2019年管理架构调整后的首次股权激励,激励对象包含董事、高管171余人。我们认为此次股权激励将 深度绑定核心高管,有利于推动高管与公司共成长。
动力电池热门车型上量在即,后续收入和毛利率有望改善
根据合格证数据,20年公司动力电池装机量合计0.44GWh,同比-31%,主要系配套的宏光MINI20年12月才开始批量出货,对公司20 年的出货量贡献有限。一方面,公司继续募资扩建产能,另一方面,根据公司2020年12月7日公告,公司已经为120公里续航版本批量供货。我们预计公司动力电池出货量将持续提升,同时产能利用率提升将带来毛利率改善。
消费电池覆盖多应用场景,TWS耳机电池后续有望恢复增长
公司消费类电池下游应用场景较多。19Q3公司ETC电池和TWS耳机电池需求带来收入高增长。20Q1电子烟电池需求旺盛。20全年TWS 耳机电池受疫情影响,出货量相对低迷,但是我们认为随着公司开拓新客户,疫情影响减弱,公司TWS耳机电池后续有望恢复增长。
轻型动力20年收入超预期,储能电池客户基础较好
20前三季度公司轻型动力电池收入同比+30%,我们认为未来增长主要看两轮电动车换电需求以及电动工具大客户TTI的上量。公司 储能业务专注在通信基站、光伏储能等。公司已与中国铁塔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并进入中兴通讯供应链。
继续看好多业务向好,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下调公司动力电池、TWS耳机电池20年的收入和毛利率假设,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2亿/3.56亿/4.69亿(此前预测值分别为3.61亿/4.71亿/5.76亿)。参考可比公司Wind一致预期下21年平均PE40倍(前值为20年平均PE21倍),给予公司21年合理PE40倍,对应目标价34元(前值为25.60-28.16元),看好公司多业务向好,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TWS耳机电池出货量不达预期;动力电池出货量不及预期,且竞争加剧导致盈利能力不及预期;储能电池收入增速不及 预期。

2021-04-16科达利(002850)股权激励方案落地 长期成长空间广阔
投资要点
股权激励方案落地,覆盖范围广,利于公司长期发展。公司计划授予600万份股票期权,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时总股本2.58%,其中首次授予538.5 万份,占比89.75%,首次授予392 人,占总员工人数的13%,覆盖范围广。期权在授予日起12 个月后的未来36 个月 内分比例行权,行权价为64.18 元(4 月14 日收盘价的98%)。公司设立公司、个人层面考核,要求:21 年营收不低于35 亿元、21-22 年累计营收不低于75 亿元,21-23 年累计营收不低于120 亿元,此次股权激励为上市以来首次,业绩目标较低易实现,以激励为员 工为主,目标在于绑定核心管理层及技术人员,保障长期稳定发展。
2020Q4 业绩拐点已现,21 年开启高增长。2020Q4 公司满产下盈利水平大幅提升,毛利率36%,环比增长11pct;扣除减值损失0.75 亿后净利率仍达0.8 亿,净利率10.5%,环比增长1pct,盈利拐点已现。公司2021Q1 满产,我们预计收入8 亿左右,环比微增,同比+150%以上,2021Q1 受原材料涨价影响,净利率11%超预期,后续有望持续改善。Q2 公司产能释放,收入有望达到10 亿,环比增长25%,毛利率环比提升,全年预计营收超40 亿元,同比翻番。
客户结构逐步多元化,锁定国内外大客户,叠加22 年海外客户增长,长期成长空间足够大。公司作为全球结构件龙头,是宁德时 代的主供,份额近60%。在绑定宁德时代的同时,20 年公司客户结构进一步优化,对头部客户依赖度显著降低,其他大客户开拓顺利,公司与中航锂电、亿纬锂能、欣旺达、比亚迪、LG、松下、特斯拉、三星等知名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公司产能规划庞大,锁定高端客户提前建产能,有新进入者但龙头地位稳固。20 年底公司产值超过40 亿,海外规划德国、瑞典、匈牙利基地,共20 亿产值+,预计22 年陆续释放,国内新增宜宾基地、惠州三期等,合计规划产值将达到140 亿+,是竞争对手10 倍 以上,公司在研发能力、生产管理、产能布局、成本管控等方面全面领先,尽管有新进入者,但公司定位高端客户和高端产品,优势明显,龙头地位稳固。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市场担心竞争格局和去年短暂的调整导致公司估值偏低,我们认为基本面21 年反转,产能和海外客户 布局开始见成效,未来成长空间较为确定。我们基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1-23 年净利润4.4/6.3/8.8 亿,同比增长148%/41%/40%,对应PE 为34x/24x/17x,给予21 年50xPE,对应目标价96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销量低于预期,政策低于预期

2021-04-15璞泰来(603659)2021年一季报点评:一体化促进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看好未来发展
多因素促成盈利能力提升。2020 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达到37.77%,比2020年全年31.58%提升6.19 pct,比2020 年第四季度30.64%提升7.13 pct。我们认为,背后原因有两点:1)一体化程度提升,多环节自供比例提升带动盈利能力上升。公司于2020 年完成对石墨化子公司山东兴丰少数股权的收购,山东兴丰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低成本石墨化产能降低了公司负极材料业务成本,此外,我们预计,公司更多前端工序产能和碳化产能的释放对于降本亦有帮助。2)原材料成本下降促进盈利能力提升。公司2020 年年报表明,公司高价针状焦原料库存逐渐消耗,Wind 统计数据也表明,国内针状焦价格虽然环比上涨, 但同比仍有一定降幅, 而一季度国内人造石 墨310mAh/g-360mAh/g 系列产品的售价同比环比均较为稳定,部分产品价格出现了上行。
“材料+设备”提供综合解决方案,一体化塑造成本优势,看好未来发展空间。一方面,公司采取设备与材料协同发展的模式,出 售锂电生产解决方案而非单一的产品,提升服务质量和客户粘性,在锂电材料领域具备独特性;另一方面,公司在各产业链条上积极布局一体化,在负极材料和隔膜产品几乎形成了全产业链布局,有助于形成成本优势,有望获得更多电池企业认可。
客户方面,新客户Northvolt 与SKI 或将带来中长期增量需求。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16亿元、16.48 亿元和19.69 亿元,对应当前股本EPS 分 别为2.65、3.32 和3.97 元。对应2021.4.13 收盘价38.63、30.85 和25.83 倍P/E。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和客户需求或不及预期、产能投产进度或不及预期、成本下降幅度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下跌超出预期。

2021-04-13天赐材料(002709)2020年年报点评:龙头地位稳固 轻装上阵2021业绩可期
维持增持评级。资产减值影响2020年业绩,随着6F价格的上涨,公司一体化业务布局将带来显著业绩弹性,上调2021-2023年EPS至2.50(+0.11)/3.06(+0.39)/3.76元,维持目标价131元,维持增持评级。
业绩略低于预期。2020年公司营收为41.19亿元,同比增长50%,归母净利润为5.33亿元,同比增长316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5.28亿元,同比增长4432%;业绩略低于预期。
资产减值影响2020年业绩,行业龙头地位稳固2021业绩可期。公司2020年计提包括应收账款信用减值、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以及商誉减值内共计2.26亿元,剔除资产减值因素影响后公司2020年业绩符合预期。2020年公司电解液出货达到7.3万吨,稳居行业 第一,预计2021年出货量将达到13万吨,同时考虑拖累业务均在2020进行充分计提,轻装上阵后公司2021年业绩可期。
六氟磷酸锂处于价格上涨周期,公司一体化布局优势明显。2020年9月以来6F价格从不到7万元/吨上涨至目前20万元/吨,我们预计当前价格仍将持续上涨,全年价格维持高位运行;同时6F价格到电解液价格传导机制顺畅,电解液价格同比显著提升。公司目前拥有1.2万吨6F产能,同时下半年新增2万吨产能也将逐步投产,基本满足公司电解液生产需求;随着6F价格的持续上涨,公司一体化布局优势将愈加凸显,整体业绩享有较大弹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公司添加剂产能供应不足

2021-04-08新宙邦(300037)2020年年报点评:电解液需求持续向好 业绩实现高速增长
20 年归母净利润升59.29%至5.18 亿元。公司发布2020 年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29.61 亿元,同比增长27.37%;实现归母净利 润5.18 亿元,同比增长59.29%;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4.81 亿元,同比增长57.29%;基本每股收益1.29 元,拟每10 股派发现金红利4 元(含税)。公司同时公布,21 年一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43-1.63 亿元,同比增长45-65%。
电解液需求持续向好,业绩实现高速增长。2020 年公司电池化学品实现营收16.59 亿元,同比增长43.44%,毛利率25.76%,同比 增长0.29 个百分点;电池化学品销量3.82 万吨,均价为4.34 万元/吨。公司在重点研发项目锂电电解液、新型添加剂开发及产业化等取得阶段性进展,目前电池化学品设计产能7.3 万吨,在建产能17.58 万吨,分别为惠州宙邦三期项目和波兰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等。随着电解液产能释放和全球需求向好,我们认为公司电池化学品盈利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深耕有机氟化学品应用领域。2020 年公司有机氟化学品实现营收5.62 亿元,同比增长13.40%,毛利率66.82%,同比增长8.78 个 百分点;有机氟化学品销量2386 吨,均价为23.5 万元/吨;有机氟化学品设计产能4085 吨,在建产能2.59 万吨,分别为海德福高性能氟材料项目和海斯福高端氟精细化学品项目(二期)等。公司近几年深耕有机氟化学品市场领域以及产品应用领域,开展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完善六氟环氧丙烷下游产业链,进一步拓宽了以环保型含氟表面活性剂产品为代表的市场,客户群体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坚持多元化发展战略,半导体化学品项目陆续产业化。2020 年公司半导体化学品实现营收1.57 亿元,同比增长37.11%。公司通过多年的产品研发与工艺工程开发,已先后成功产业化用于半导体晶圆制造用高纯化学品氨水和双氧水,产品品质达到了G5-G6 等级水平;同时公司在蚀刻液和清洗液等开发也取得了较好进展,并已开始在部分客户认证中。通过不断的创新与行业经验的积累,公司在半导体行业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21-23 年公司EPS 分别为1.62 元、2.11元、2.71 元。结合公司未来业绩增速和多元化扩张战略,给予一定的估值溢价,给予2021 年52-54 倍PE,对应目标价值区间84.24-87.48 元(对应PB6.31-6.56 倍,参考PB-ROE,我们认为 估值处于合理水平),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安全与环保风险。

2021-04-19德赛西威(002920)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点评:业绩逆市增长 智能网联龙头发展提速
2020 年公司业绩逆市增长,2021Q1 净利润大超预期,新业务规模化加速
根据全球数据分析公司LMCAutomotive 发布的数据,2020 年全球汽车销量同比下降14.3%;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0 年中国乘用车共销售2017.8 万辆,同比下降6.0%;在中国乃至全球车市下滑的大环境下,公司业绩逆市增长,新业务规模化加速,市场开拓顺利,经营效率持续提升,公司作为国内行业领军者,依托丰厚的技术、经验及资源积累,前瞻布局新技术,业务板块完整覆盖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网联服务三大领域,已实现新产品的规模化量产及持续迭代升级。
三大业务稳步推进,公司竞争力快速提升
智能座舱:公司的多屏智能座舱产品持续获得一汽红旗、广汽乘用车、长安汽车等核心客户的新项目订单,融合座舱产品及座舱域控制器正步入规模化销售快速提升的新阶段;公司长期以来的核心产品信息娱乐系统和新兴业务显示模组及系统、液晶仪表均获得良好发展,其中显示模组及系统、液晶仪表均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00%,充足的订单储备将推进其持续快速发展。智能驾驶:公司智能驾驶业务的销售额继续保持100%以上的增长速度,全自动泊车系统、360 度高清环视系统和驾驶员监测系统等产品已批量供货给国内众多主流车企,销售规模快速上涨,并成功突破上汽通用、长城汽车、上汽乘用车、蔚来汽车等白点客户。网联服务:公司已推出了整车级OTA、网络安全、蓝 鲸OS3.0 终端软件等网联服务产品,并已经陆续实现商品化。车载网联服务业务作为公司三大产品线之一,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是公司长远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投资建议:看好国内智能网联龙头厂商发展,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公司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拥有完善的产品结构,技术和经验积淀深厚,综合竞争优势显著。我们预计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为7.21、9.10 和11.10亿元,对应PE 为66.7、52.8 和43.3 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乘用车市场增长不及预期,新项目新产品落地不及预期等

2021-04-19中科创达(300496)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0%-70% 延续高增长态势
公司晚间披露2021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约75%;归母净利润1.07-1.14亿元,同比增长60%-70%;扣非后 净利润0.93-1.00亿元,同比增长88%-102%,延续高增长态势。其中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140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约300万元。
2020年,公司智能汽车业务与智能物联网业务齐发力。根据公司2020年年报,公司智能操作系统技术优势的持续扩大、市场份额的持续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业务产品化能力不断强化,智能物联网业务中智能计算模组出货量大幅增加,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均显著提高。我们认为智能网联汽车业务随着公司市占率的提升,客户对于公司的粘性在提升,助力智能汽车业务高速发展。
2021一季度财务的高速增长印证了公司的客户增长和订单储备情况优异。智能汽车领域,根据经济观察网消息,3月30日小米手机 春季发布会上小米创始人雷军宣布造车;根据每日经济新闻援引晚点消息,4月7日,滴滴开始启动造车项目。小米、滴滴先后宣布造车,我们认为,汽车行业智能化变革依然在以极快的速度和颠覆性的深度展开,庞大的市场空间扑面而来。IoT领域,国内市场仍在起步 阶段,同样空间巨大。
公司先发优势明显。我们认为公司在智能汽车业务赛道与主机厂深度合作,全球化的布局以及积累的经验使得公司先发优势明显,很好的抓住了时代的机遇。预计公司21年在智能汽车业务和智能物联网业务高速增长的驱动下业绩可以延续较高增速水平,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智能网联汽车业务先发优势明显,第三方独立软件平台价值将逐步加大,5G与汽车智能化变革带给公司时代发展机遇。我们预测,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9.26/52.38/67.9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1/10.06/13.4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63/2.38/3.17元。参考可比公司,结合目前行业阶段和公司增速及壁垒,给予2021年动态PE100-110倍(对应给予2021年PS为17.57-19.33倍),6个月合理价值区间为163.00-179.30元,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推进不及预期,行业政策风险。

2021-04-16华阳集团(002906)国产智能座舱最全布局者迎风启航
推荐逻辑:1、中汽协预测2021年国内乘用车销量将同比增长7.5%,公司作为国内智能座舱领域布局最为全面的领航者,适配长城 、长安、吉利等国产大客户,汽车电子业务有望放量增长。2、创新产品HUD近年来发展迅速,预计2020-2023年复合增长率可达54.7%。公司凭借高性价比占据优势,将持续提升市场份额。3、公司自研"煜眼"摄像头技术,实现精准物像测距和识别定位,助力自动泊车。 同时公司携手华为追求硬件生态与车联生态的软解耦,AAOP平台融合华为HiCar,进一步提升公司竞争力。
公司为智能座舱领域最为全面的布局者,借势国产车崛起快速成长。2018-2020年期间我国乘用车销量连续3年同比下滑,而今年在经济顺周期的影响下,乘用车销量有望增长7.5%。此外,国产大客户如长城汽车等加速崛起,2020年行业增速-5.9%,而长城逆势增长4.8%,同时公司产品适配哈弗H6和哈弗大狗等爆款车型,随之充分受益。公司深耕座舱电子,是国内在该领域内布局最全者。2020上半 年公司车机市占率达5.07%,无线充电产品通过北京现代、长安、东风、福特、PSA等部分车型实现全球供应,市占率位列全国第一。
HUD市场前景广阔,先发优势形成正向反馈。2020年国内HUD的渗透率约为4.0%,随着成本的下降HUD的搭载率将持续提升。2016-2020年国内HUD市场规模CAGR达49.3%,远高于全球市场的24.5%,预计2020-2023年复合增长率可达54.7%。公司在光学领域具备技术积淀 ,凭借先发优势和高性价比迅速占据市场,而量产带来的规模效应进一步摊薄成本,形成了正向的反馈。目前公司的W-HUD产品已在东 风日产启辰星及长城的热销车型哈弗H6,哈弗大狗、H2初恋上实现量产落地。
"煜眼"摄像头助力APA,AAOP携手华为实现域融合。公司自研了"煜眼"摄像头,该技术能够实现更精确的物像测距和识别定位,完 善现有的AVM和APA功能,未来量产可期。而公司的AAOP平台实现了硬件生态与车联生态的软硬解耦,助力开发者降低开发时长和成本,同时适配了华为的Hicar,形成独有优势,未来还将与华为持续合作提升产品竞争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0.38元、0.59元、0.85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将保持76%的复合增长率。 我们给予公司2021年60倍估值,对应目标价35.4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汽车行业销量不及预期,导致现有产品需求疲软风险;新产品开发受阻,推广不及预期风险等。

2021-04-16伯特利(603596)2020年年报点评:持续稳健增长、线控稳步推进
Q4营收环比提升明显,无减值拖累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创2017年以来最高位。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2020年营业收入为30亿元,同比-3.6%;归母净利润为4.6亿元,同比+14.9%;其中Q4单季营业收入为10亿元,同比-1.8%,归母净利润为1.6亿元,同比+68.5%,创2017年以来单季度利润最高值,我们判断主要受资产及信用减值损失金额与2019年同期相比显著减少所致。
轻量化新订单平均单价提升带动公司2020年净利润逆市增长,EPB及轻量化获得新定点支撑中长期成长,One-box线控制动国内首家进入批产阶段。分主营业务来看,2020年盘式制动器、轻量化零部件及电控制动产品分别贡献12.2/8.5/7.7亿元收入,同比-9%/+15%/-12%。2020年内公司新增EPB项目43项,并获得国际主机厂全球平台(前后转向节)、欧洲主机厂全球平台(铸铝控制臂)两大轻量化项目,我们测算峰值年份将贡献至少200万件轻量化零部件增量,两大核心业务支撑公司未来2-3年核心增长。另外,线控制动系统年产30万套产线已完成调试,2021年将有三个以上车型批产,国内首个量产、领先优势非常明显。
2020年毛利率提升主要受高毛利的轻量化零部件占比提升所致,盈利能力明显提升。公司2020年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6.43%、16.19%,分别同比+0.51pct、+1.74pct,其中剔除新收入准则影响、毛利率相比2019年同期+1.83pct;其中Q4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4.92%、15.06%,净利率同比提升4.55pct。
收购威海伯特利49%少数股权,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威海伯特利作为公司高毛利轻量化业务的重要载体,2018-2020年净利润分别为1.3/1.1/0.6亿元,我们测算得49%少数股权收购至少贡献3000万以上归母净利润增量,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水平。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受益于电控化渗透红利、轻量化零部件受益汽车轻量化趋势,将贡献核心业绩增量,中长期看公司线控制动产品深度参与无人驾驶的进程,国内的电控制动龙头地位日益加强。我们预计2021-2023年EPS分别为1.42元、1.79元、2.15元,参考同行业公司估值水平,给予2021年28-32倍PE,对应合理价值区间为39.76-45.44元,对应PB水平为5.05-5.77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行业景气度下行;电子驻车产品行业渗透速度不及预期;募投项目产能投放进度不达预期;新业务技术研发及客户开拓不达预期。

2021-04-13阿尔特(300825)2020年年报点评:整车设计业务获取大订单顺利 零部件业务跨越式增长开启收入端:Q4 收入提速,环比Q3+128.4%。全年来看公司收入同比-7.3%,其中燃油汽车整车研发设计业务收入1.87 亿元,同比-20.7%,占公司总营收比重22.8%(较2019 年-3.9pct);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设计业务营收6.17 亿元,同比-1.4%,占公司总营收比重为75.1%(较2019 年+4.5pct)。20Q4 公司收入提速,同比环比大幅增长,预计是第一大客户本田以及某新势力大客户新合同收入开始确 认。
毛利率:全年毛利率微增,Q4 环比回落预计受业务结构变化影响。2020年公司毛利率33.67%,同比+0.54pct,主要是因为毛利率 较高的新能源整车研发设计业务收入占比及毛利率双提升,2020 年新能源整车研发设计业务收入占比75.1%,同比+4.5pct,毛利率34.92%,同比+1.33pct。分季度来看,Q4 毛利率32.41%,同比+4.75pct,环比-5.65pct,环比回落预计是受高端零部件业务放量所致,控股子公司柳州菱特V6 发动机2020 年7月开始量产,量产初期预计毛利率较低。
利润端:Q4 期间费用率同比-7.17pct,营业利润同比+106.1%,投资收益影响归母净利润。公司Q4 收入规模创近三年单季度新高 ,因此大幅摊薄了期间费用率,20Q4 公司期间费用率12.01%,同比-7.17pct。Q4 毛利率上升、期间费用率下降,公司营业利润同比+106.1%,但是归母净利润增速仅24%主要是受投资收益的影响,20Q4 投资收益为-2792 万元(19 年同期为-213 万元),主要是联营/合营企业亏损所致。
2021 年至今整车设计业务新获订单总额18.56 亿元,零部件业务从培育进入收获期在手订单全生命周期收入规模在35-65 亿元。 公司2020 年存量整车设计研发业务订单总额4.28 亿元,2021 年以来新获得的设计研发订单总额18.56 亿元(包括客户N 5.6 亿元合 同、南宁产投汽车3.37 亿元合同、某国际品牌汽车制造公司签署的4.21 亿元合同等),在手订单充裕增长动力强劲。2021 年是公司 零部件业务开启放量元年,①2020 下半年开始量产的柳州菱特V6 发动机今年产销爬坡将渐入佳境;②上汽通用五菱DHT 变速箱项目预计2021 年下半年开始量产,预计5 年70 万台产销;③宝能汽车EDU+双电机控制器总成订单预计2022 年开始量产,周期产量20-30 万 台,零部件业务从培育期进入收获期将实现跨越式发展。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独立第三方汽车设计及工程服务龙头,具备电动车平台开发能力,整车业务受益汽车电动化、智能化,传统车企新能源转型需要外包部分工程开发服务,新势力入局其整车设计以及工程服务和平台化开发技术服务大幅增加,零部件配套业务成长开启在手订单充裕,预计2021-2023 年公司实现营收13.8 亿元、22.6 亿元、28.1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8.1%、63.8%、24.3%,归母净利润依次为2.5 亿元、4.0 亿元、4.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25.1%、60.9%、19.7%,对应PE 分别为26.2 倍、16.3 倍、13.6 倍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整车设计研发业务拿单不及预期、整车设计研发业务订单转化节奏不及预期、零部件业务产能爬坡不及预期、零部件业务客户产销量及毛利率不及预期

2021-04-14长城汽车(601633)2021年3月销量点评:一季度创历史新高 新车周期效应有望延续
事件描述
长城汽车披露2021年3月产销快报。
事件评论
销量表现稳健,创一季度历史新高。1)3月公司销量11.1万辆,同比增长84.4%,环比增长24.4%,与2019年3月相比增长7.4%。从2021Q1来看,销量达到33.9万辆,同比增长125.4%,与2019Q1相比增长19.6%,表现仍然稳健,并且创下往年Q1历史新高。2)分车型来 看,坦克300月销重升至5000辆以上、欧拉黑猫销量突破8500辆、长城炮回到1.2万辆以上水平,车型爬坡明显,其中坦克300于3月起为满足超额订单需求而新增产能,后续销量继续爬坡可期;其他重磅车型如哈弗H6、大狗等3月销量分别约3.5、0.6万辆,环比较为平稳 ,前者或受到H6国潮版上市后对老车型的替换影响,后者或因芯片问题有所承压,后续来看二者短期负面影响有望逐步消除。3)展望 未来,更多新车如摩卡、玛奇朵、赤兔等有望于4月车展上市或亮相,今年强势新车周期延续,销量有望继续向上。
优质新车周期对公司量价提升效应有望延续,预计2021Q1盈利能力继续改善。公司新车周期推动带来的量利提升已于2020Q3开始体现,剔除汇兑、年终奖等因素后毛利率、单车利润逐季向好,2021Q1高单价高毛利新车的继续热销有望推动公司盈利能力继续改善,预计净利润达到20-25亿元。
智能化助力整车厂开启全产业链盈利空间,公司积极智能化转型有望显著受益。传统整车厂在产业链中盈利环节单一,销量与业绩周期性波动较大,市场往往给予较低估值。智能化趋势下,传统制造环节重要性逐渐降低,整车厂有望参与全产业链价值分配,极大丰富盈利模式。另外,智能化推动软件时代到来,软件盈利有望成为利润增长新动力。公司发布智能驾驶“331战略”,同时与高通、华 为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智能化浪潮下有望保持领先水平,未来有望成为全产业链龙头。
投资建议:短中期看,公司全新平台下的产品大周期有望支撑销量与业绩向上,长期看,公司四大拓展战略打开销量长期增长空间,智能化转型开启全产业链盈利空间。预计公司2021-2023年EPS 分别为1.01、1.33、1.51元,对应A股PE 32.0X、24.5X、21.5X,对应港股PE 20.0X、15.2X、13.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 行业受芯片影响程度加剧;
2. 行业恶性价格战削弱企业盈利。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