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股网-股民首选股票评论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2020年11月20日周五人民日报及四大证券报头版内容精华摘要

2020-11-20 09:15| 发布者: adminpxl| 查看: 12864| 评论: 0

摘要:     【人民日报】  团结合作战危机 全球治理开新局  世界经济是一片大海,汇聚了大江大河。大海并不总是宁静的,时常会有波涛、逆流,甚至飓风、海啸。如何驾驭好这片海洋,在乘风破浪中千帆竞渡,从而实现 ...


国际铜期货上市 “双合约”模式运行

    11月19日上午9时,国际铜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简称“上期能源”)正式挂牌交易。截至当日收盘,国际铜期货总成交量为0.83万手(单边,下同),成交金额为19.68亿元,总持仓量为0.21万手;主力合约BC2103成交量为0.76万手,成交金额为17.82亿元,收盘价为47090元/吨,较挂牌基准价下跌1.24%。

    上期所理事长姜岩表示,推出面向全球投资者的国际铜期货,是我国期货市场制度型开放的又一积极探索。它与上期所的铜期货以“双合约”模式通过“双平台”同时运行,共同服务“双循环”,将更好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于增创我国铜行业的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更全面高效地满足企业风险管理需求具有积极意义。

    服务“双循环”

    国际铜期货的总体设计思路是在保留上期所铜期货不变的基础上,以特定品种模式在上期能源上市国际铜期货,即“双合约”模式。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葛红林表示,国际铜期货的上市,标志着上期所铜期货与国际铜期货形成了“双合约”服务“双循环”的格局,意义重大,作用深远。将提供更加公开、连续、透明的价格信号和更有效的风险管控工具,助力国内外企业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标志着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羽年表示:“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铜产业面临严峻考验。国际铜合约此时推出恰逢其时,为国内外投资者参与国际铜定价开辟了新通道,为我国铜行业提供了更加丰富完善的市场风险管理工具,在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上将发挥重要作用。”

    上期所总经理王凤海介绍,上期所已逐步成长为全球重要的要素配置和风险管理市场,成交规模连续四年在全球场内商品衍生品市场排名首位。目前上期所六个有色金属期货品种均已在上期标准仓单交易平台挂牌交易,并已相继推出铜、铝和锌期权,“一主两翼”多层次有色衍生品市场框架体系已然成形。

    坚持扩大对外开放

    铜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高,是全球宏观经济的重要指标,素有“铜博士”的美誉。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铜生产、消费和进口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众多,风险管理需求强烈。国际铜期货是继原油、20号胶、低硫燃料油之后在上期能源上市的第四个国际化期货品种。

    中粮期货有限公司首席金属分析师卫来指出,上期能源国际铜期货上市后,不仅为我国进口铜交易提供了更多的标的品种和套利机会,也使得实体企业的进口交易更加方便、准确。同时,也会进一步丰富市场参与者结构,完善期货市场服务实体和价格发现的功能。

    展望未来,王凤海表示,下一步上期所将把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一是做精做深现有品种,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完善期货合约及配套规则,优化交割资源和仓库布局,全方位提升市场运行质量。二是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科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稳步推进其他有色金属期货的国际化。三是增加高质量产品供给,积极开展氧化铝期货上市的准备工作,有序推进新能源车用动力电池相关金属期货、有色金属指数期货等储备品种的研发工作,服务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明确信用卡资金用途 银行密集“划出红线”

    最近一段时间,多家银行信用卡中心发出提醒,严禁信用卡资金用于炒股、理财、买房等用途。除了重申资金用途、划定红线外,多家银行还调整信用卡相关权益。

    监管部门日前通报,部分银行信用卡业务偏离本源,要求各大银行加强营销及授信管理,强化风险源头管控。分析人士指出,部分银行信用卡风险指标上升,信用卡业务正在告别“跑马圈地”模式,更加精耕细作,更重视风险控制。

    严管资金用途

    11月16日,浦发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信用卡资金用途的公告》,称个人信用卡及信用卡资金仅限持卡人日常真实消费使用。信用卡资金不能用于生产经营、固定资产投资、股权投资、套现、偿还债务等非消费领域,包括购房、证券投资、理财、其他权益性投资及其他禁止性领域等。

    11月2日,邮储银行发文强调,信用卡透支资金应当用于消费领域,不得套现,不可用于生产经营、投资等非消费领域(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除外)。

    记者注意到,近几个月来,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接连发文重申信用卡资金用途。8月,光大银行公告称,个人信用卡仅限持卡人本人日常消费使用,信用卡资金不能用于生产经营、固定资产投资、股权投资、套现等非消费领域,包括购房、投资、理财、股票、其他权益性投资及其他禁止性领域等。7月,中信银行公告称,个人信用卡透支应当用于消费领域,不得用于生产经营、投资等非消费领域,包括购房、证券投资、理财、其他权益性投资及其他禁止性领域等。

    此外,不少银行均表示,若持卡人信用卡交易出现监管禁止行为或银行认定的风险特征交易时,可能导致交易失败,同时银行有权采取调整授信额度、锁定账户等风险管理措施。

    多方位风控

    监管部门也一直在严查银行信贷资金是否违规进入股市、楼市。除了资金用途,监管部门还从多个风险源头对银行信用卡业务作出要求。

    据了解,银保监会日前向各大银行通报了信用卡业务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要求各大银行加强营销及授信管理,强化风险源头管控,包括对异常用卡客户从严授信;从严管控涉嫌套现、逾期、多头借贷、网贷共债、代还款等行为客户的授信;加强临时额度管理等。

    银保监会要求,合理设定授信额度,规范资金用途,重点加强大额透支和现金分期等业务的资金流向管控,及时收集有效资金使用凭证,严防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及其他非消费领域。

    根据通报情况,部分银行对分期业务交易真实性审核不严,未及时核实交易凭证,资金用途监测存在缺陷。分期产品资金涉嫌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家装分期业务为与住房销售捆绑的装修业务提供资金,车位分期业务为购买产权车位或长期使用权车位提供资金等。

    今年6月,银保监会下发《关于开展银行业保险业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工作的通知》,特别指出信用卡业务乱象,预借现金业务额度设置过高,不符合审慎管理要求,资金用途管控不力,违规流向非消费领域位列其中。

    告别“跑马圈地”

    在信用卡业务上,多家银行近期除了频频发公告规范持卡人资金用途,还纷纷规范调整信用卡相关业务,其中多数涉及权益、积分规则调整。

    11月以来,股份制银行掀起权益和积分调整潮流。

    兴业银行称,自明年1月1日起,旗下多张信用卡积分优惠兑换航空里程的年度优惠,兑换限额统一调整至20万信用卡积分。

    中信银行称,对旗下4张高端航旅信用卡权益进行调整,包括原无限次机场、高铁贵宾厅调整为6次机场+4次高铁贵宾厅/年;取消“36+1”全运动服务权益等。

    光大银行宣布,房地产类交易、汽车销售类交易、批发类交易、网上交易等项目均不参加积分奖励计划;持卡人在水电煤气缴费类、超市类、加油加气类、交通运输类、保险类商户的交易不予累计信用卡积分。此前,民生银行、广发银行等纷纷发布公告,对相关积分规则进行调整。总体来看,“权益缩水”特征突出。

    业内人士表示,在疫情影响之下,今年银行信用卡业务不良率受到影响,收入增速有所放缓。在这样的背景下,缩减信用卡权益也在情理之中。

    分析人士称,中国信用卡市场已经结束了在发卡和权益上的“烧钱式”竞争,正在告别“跑马圈地”模式,开始进入到精细化运营行列。

    “中国的信用卡市场已经趋于饱和,信贷资产质量下降成为行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很多银行都在衡量风险缓冲地带的宽窄。”某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未来信用卡业务发展肯定不会是追求数量上高速增长,而是更多注入特色,与不同的场景相结合。

银行四季度不良资产处置规模将超万亿

    当前多家银行正通过多种渠道处置不良资产,记者了解到,按照既定目标推算,四季度不良贷款处置规模将超过万亿元。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多次强调前瞻应对银行不良资产反弹。分析人士预计,随着处置加快,银行资产质量端已进入底部改善通道。

    处置力度将加大

    银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银行业处置不良贷款1.7万亿元,同比多处置3414亿元。按照此前银保监会提出的“银行系统计划全年处置不良贷款3.4万亿元左右”目标推算,四季度不良贷款处置规模将超过万亿元。

    当前,多家银行正通过核销、批量转让、定增搭售不良等多种方式处置不良资产。

    日前,在新三板挂牌的梅州客家村镇银行董事会决议通过《关于不良贷款核销的议案》,对于在经营过程中,通过与对方协商、法律诉讼等多种方式均无法收回的26户不良贷款进行核销,核销贷款金额共计638.16万元。

    除了核销外,多家银行还通过债权挂牌转让方式处置不良资产,其中不乏折价转让的情况。

    江西银行日前公告称,拟通过公开挂牌程序转让其依法享有的贷款债权及其附属权益,合计约人民币30亿元。广州产权交易所信息显示,广州银行、广州农商行等近期多次转让其所拥有的不良贷款债权。

    也有部分银行通过定增“配售”方式处置不良资产。河北安国农商行定向募股方案日前获得保定银保监分局批复,该行拟定向募集股本金10000万股,每股面值为1元,投资者每认购1股需另行出资1元用于购买安国农商银行不良资产。

    资产质量端进入改善通道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96%,较上季度末增加0.02个百分点。商业银行正常贷款余额142万亿元,其中正常类贷款余额138万亿元,关注类贷款余额3.8万亿元。

    三季度行业数据也折射出积极信号。华西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刘志平表示,三季度资产质量边际修复,不良率上行幅度收敛。结合先行指标看,关注类贷款延续双降趋势,反映监管引导做实资产质量下不良加快迁徙,潜在不良压力持续缓解。三季度末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环比下降2.52个百分点,结合上市银行三季报看,核销加码是主要原因。

    中金公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张帅帅预计,零售及信用卡不良生成高点已过(5-8月),对公不良生成相对滞后,但大部分银行延期还本付息比例较低,2021年一季度形成坏账压力较小。

    展望未来,张帅帅表示,基于银行年内稳健的拨备前利润增长、同比显著加大的拨备计提和核销处置,以及宏观经济复苏趋势向好,2020年是本轮银行净不良生成率和信用成本高点,资产质量端已经进入改善通道。

    中信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肖斐斐认为,2020年上市银行采取多暴露、多核销、多计提的政策,账面风险暴露的同时潜在风险指标改善。预计2021年经济复苏环境下,不良生成情况将明显好转;2021年不良生成率降至1.0%左右,贷款信用成本有望下降至1.0%-1.1%区间,正面贡献盈利。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