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股网-股民首选股票评论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2019年11月25日周一人民日报及四大证券报头版内容精华摘要

2019-11-25 09:18| 发布者: adminpxl| 查看: 12120| 评论: 0

摘要:     【人民日报】  中小银行 转型发展正当时(财经观)  中小银行转型发展的关键在于找准自身市场定位,扎根地方经济、专注服务本地客户。同时要完善公司治理,提升管理能力。市场各方也要营造良好的环境,为 ...


7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全透视 机构扎堆北京注册 资管负责人挑大梁

    截至目前,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显示,目前已经有33家银行公告成立银行理财子公司,目前正式开业的已经有7家。

    资本实力强劲

    目前工农中建四大行理财子公司注册资本金均超过了100亿元。交银理财和中邮理财均为80亿元。招银理财等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注册资本大多在50亿元左右。城商行中,北京银行和上海银行的理财子公司资金本规模居前,分别为50亿元和20亿元,其余大多在10亿-20亿元。

    从注册地来看,具备金融中心人才资源和市场要素的北京、上海、深圳成为各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总部的心仪之地。目前有5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注册地选择在北京,数量领先。

    掌门人多为资管“老兵”

    目前已经开业的6家理财子公司掌门人大多数是银行资管“老兵”甚至是一些银行理财业务的开创者。其中,国有银行理财子公司的高管团队一般由母行资管或者金融市场条线平移而来。

    资料显示,建信理财公司董事长刘兴华是一位建设银行体系内成长培养的优秀干部。刘兴华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刘兴华在建设银行的职业生涯始于建行安徽省分行的纪检监察领域,后从事人力、个人金融、计财等多个业务领域,在多个领域均实现了业绩的突破。2016年刘兴华由苏州分行行长调任至建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直至执掌建行理财子公司。

    工银理财董事长顾建刚曾任上海分行财务会计部总经理兼财务核算中心主任、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副行长等职务,在投资管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等现代金融专业方面拥有极其丰富的实务与管理经验。新任理财子公司董事长之前,他任工商银行资管部总经理。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工行理财总规模近3万亿元,仍是“中国银行业资管第一大行”。

    交通银行理财子公司交银理财董事长涂宏也是“老交行”。资料显示,涂宏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他曾先后在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广州分行、纽约分行、金融市场部等部门担任领导职务,在就任交银理财董事长前,他担任交行同业与市场业务板块总监。

    农银理财董事长由农业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马曙光出任。中行投行与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刘东海担任中银理财董事长。

    产品体系以固收为主

    根据《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理财子公司业务主要有四个方面:(一)面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公开发行理财产品,对受托的投资者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二)面向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发行理财产品,对受托的投资者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三)理财顾问和咨询服务;(四)经银保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

    中信建投分析师杨荣认为,从这几家理财子公司的产品体系来看,主要具有以下特征:以固收为主体,积极布局权益类;权益类投资以私募股权、FOF模式居多;以复制指数起步,积极探索量化策略;部分保留了浮动管理费这一理财特色。

    工银理财率先取得衍生品交易和外汇业务资格,这意味着获得了资管业务转型发展的市场先机。工银理财目前的产品投向以固定收益类为主,混合类、权益类为辅。

    建信理财在开业时提出,将发行多款精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的系列理财产品,目前建信理财新产品陆续发行。在资产配置上,建信理财开始增加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

    农银理财董事长马曙光今年8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农银理财脱胎于中国农业银行,未来将加强理财知识宣传普及,提高县域、三农客户对理财业务的认知度,将按照监管政策降低理财产品销售起点金额,满足县域和三农客户小额、零散资金的理财需求。

    背靠“零售之王”招商银行的招银理财则在产品体系搭建上以客群为依托,根据基础客群、养老金客群、金葵花及金卡客群、有投资经验客群、私人银行客群、公司客群这六大客群划分新品,产品涵盖货币、固收、固收+、结构化、混合、权益,覆盖了全部的风险偏好等级。

货币政策空间充裕 调控将“碎步缓行”

    近期,新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第四次报价出炉,5年期品种报价首次与1年期一样下降了5个基点,由此引发了市场对央行开启“降息周期”的讨论。此次LPR报价利率的下调是对央行新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的初步检验,而利率并轨工作的不完全使得开启降息周期仍然需要关注银行负债端成本状况。我国货币政策空间仍然充足,但预计偏松的政策调控只会“碎步缓行”,不会一步到位。

    加入全球“降息”浪潮

    “降息”似乎成为今年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报告中的共同名词。今年8月、9月、10月,美联储连续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水平至1.5%-1.75%,累计75个基点;欧洲央行也在负利率政策上走得越来越深,9月将存款工具利率继续降低10个基点至-0.50%,同时也重启200亿欧元的资产购买计划;日本央行虽然维持基准利率在-0.10%水平不变,但加码宽松货币政策的概率很大。除此之外,还有包括俄罗斯、韩国、巴西等在内的超过30个国家也均实施了降息政策。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的下行压力并不比其他国家小,但降息却姗姗来迟,这与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密切相关。从某种程度上说,全球降息的浪潮为我国利率并轨工作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窗口期。今年8月的LPR形成机制改革,开启了我国贷款利率并轨工作的大幕。在8月、9月的两次报价中,1年期品种利率分别下降了7个基点和5个基点,但这种下降均是来源于银行加点比例的减少,不足以体现政策利率对市场利率的调控作用。

    11月5日,央行开展4000亿元MLF投放,利率自3.3%下调到3.25%,下调5个基点,这也是2016年以来央行首次下调MLF利率;11月18日,央行以利率招标的方式开展了180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为2.5%,较此前下调5个基点,而上一轮的下调发生于2015年。因为这两次的利率下调,才有了本月LPR两个期限利率品种的双双下降。

    在贷款利率并轨的过程中,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已经取代了此前的基准利率,成为央行牵引市场利率的“缰绳”,这也是市场普遍认为在MLF利率和7天逆回购利率先后调整后,央行确切地进入了“降息周期”的原因。但还应该看到,这种政策利率到市场利率的传导也证明了贷款利率并轨工作的初步成功,后续还需要关注由市场利率(LPR)到信贷利率(实体融资成本)的传导情况,因为后半段才是决定降息推进时间和节奏的关键。

    我国有充足的政策空间

    近期,宏观数据走弱加剧了市场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担忧。从经济数据来看,10月规模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降至4.7%,环比回落1.1个百分点;1-10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降至5.2%,创今年新低;10月社零总额增速同比降至7.2%,环比放缓0.60个百分点。从金融数据来看,10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6189亿元,同比少增1185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5470亿元,同比少增1671亿元,两者均低于预期。

    在这样的压力下,如何做到既要保持货币政策的定力,又要加强逆周期调整,还要兼顾结构性改革,降低实体融资成本?笔者认为,充足的货币政策调控空间是我国实现这一多重目标的底气所在。

    先看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空间。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三档两优”的存款准备金政策框架。“三档”即大型银行、中型银行、服务县域的银行三个基准档,“两优”是在基准档次基础上有两项优惠。截至目前,三个基准档的存款准备金率分别为13%、11%、7%,若考虑享受“两优”后,金融机构实际享受的存款准备金率还要再低0.5%-2.5%。

    但即便如此,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仍然要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与降准空间相比,我们的降息空间更大。从央行与商业银行借贷利率比较来看,欧洲央行隔夜存款利率已经降至-0.5%,主要再融资利率和隔夜贷款利率分别为0%和0.25%,美联储贴现利率降至2.25%,日本央行贴现利率为0.30%,而我国央行的SLF利率高达3.40%,对金融机构的再贴现利率也有2.25%。从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比较来看,我国的隔夜SHIBOR利率基本维持在2.0%以上,近期有所下降。但美联储联邦基金利率(同样是同业拆借利率)在1.5%-1.75%之间,欧洲隔夜同业拆借利率为-0.46%左右,东京7天同业拆借利率为0.01%。

    “碎步缓行”还要关注政策搭配

    相对于全球主要央行实施全面宽松的货币政策,我国央行从2018年的四次定向降准,到今年的组合降准,再到如今的降息操作,看起来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但在经济下行压力叠加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双重背景下,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在时间、方式和幅度方面都会有别于其他国家的做法。笔者认为,后续降息、降准等偏宽松的货币调控还是会有,但不是“一步到位式”的下调,而是在兼顾商业银行利差、外部环境、通胀水平、财政政策搭配等因素下的“碎步缓行”。

    首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需要兼顾商业银行利差。在2015年降息周期中,实际上是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基准利率同步下降,并且幅度保持一致,商业银行的利差并没有收窄。反而因为降息,企业信用风险有所下降,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意愿更强了。相较而言,此次央行引导LPR报价利率的下降只是降低了银行信贷资产收益率水平,但其负债端压力并没有缓解。在银行利差收窄之下,信贷扩张的目标将难以实现。

    缓解银行负债压力,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公开市场操作,二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区别在于,对商业银行而言,通过前者获得的资金仍然需要支付利息,且规模由央行决定,而后者仅损失了1.62%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两者对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影响会区别。对央行而言,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更能实现及时的预调微调,精准把控调控的度,而降准带来的新增资金规模较大,但难以收回。

    其次,货币政策在保持定力的同时,也要做好预期引导。这里的预期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通胀预期,二是汇率预期。10月CPI上行至3.8%,年末可能继续冲高。虽然刨除猪肉价格因素外,实际物价水平可能并不高,但从央行防止“通胀预期扩散”来看,也确实限制着货币政策大幅转向宽松的可能性。同时,在美联储的三次降息后,中美利差步入相对舒适区,也为我国的降息提供了比较好的外部环境。但目前美联储很可能已经阶段性暂停了降息操作,从稳外汇的角度也不支持央行货币政策的大幅转向。

    第三,货币政策的发力也要与财政政策效果相结合。房地产行业投资与制造业行业投资不同,房地产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对利率的敏感性更高,而制造业投资不仅仅是考虑利率水平,更多的是要考虑到市场需求、税负环境等因素。因此,为了将更多的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无论是降息还是降准,都需要财政政策来配合。财政政策越积极,效果越显著,货币政策调节的步子就可以越大。

    第四,在时间节点上,笔者认为,春节前是最近的一个不错的窗口期。针对春节期间的流动性需求,央行每年都有一个流动性的准备,如2017年底设立的“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2019年初进行的全面降准100个基点,资金规模均在万亿元左右。因此,明年春节之前,央行大概率还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来保证春节期间的流动性需求,并为明年年初专项债发行和银行信贷集中投放提供相对舒适的市场条件。在降息节奏上,笔者认为,要关注LPR报价中MLF利率与银行加点两个部分的变化。在央行的视角里,降低实体融资成本优先是通过降低银行加点比例来实现,当加点比例难以下降时才会主动下调MLF利率,这就要求央行对LPR至少有一个月的观察期。因此笔者认为,未来LPR的下调很可能是“阶梯式”的小幅下调。

5G助力产业走出“寒冬” 显示面板市场明年蕴藏四大机会

    受需求不振、新增面板产能逐步释放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全球显示面板产业营收整体下滑明显。但凛冬之后机会显现。群智咨询总经理李亚琴日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5G技术赋能更多新应用,全球显示市场明年有望迎来四大发展机会,包括柔性OLED、8K、车载大屏以及高刷新率的电竞面板领域。

    形势严峻

    手机和TV是面板两大主流应用,基本决定了面板市场景气度的高低。数据显示,这两大市场今年以来表现均不佳,并直接传导到了上游面板厂商的财务报表。有的企业陷入亏损境地,有的企业增收不增利。

    从手机市场方面看,根据IDC的统计数据,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约3.4亿部,同比下降2.3%;第三季度,虽然近3.6亿台的出货量同比增长0.8%,呈现小幅回升,但整体仍难扭转颓势。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19年1-10月,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为3.23亿部,同比下降5.8%。

    从TV市场方面看,群智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球TV出货量为1.69亿台,同比小幅下滑0.3%,总体规模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第三季度全球TV市场出货量为6144万台,同比下滑1.1%。

    在行业周期下行、产品价格下跌的情况下,头部企业未能幸免。以国产厂商为例,京东方前三季度实现收入857.22亿元,同比增长23.40%;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45.18%至18.52亿元,扣非后亏损1.89亿元。TCL集团前三季度实现收入588.18亿元,同比下滑28.48%,扣非净利润为5.03亿元,同比下降68.44%。深天马前三季度实现收入234.22亿元,同比增长7.74%,归母净利润为10.33亿元,同比下降15.03%,扣非净利润为5.45亿元,同比增长7.25%。

    实际上,今年第一季度各尺寸TV面板价格已逼近企业现金成本(扣除折旧和管研销费用后的成本),致使面板厂商面临严峻挑战。相关企业调整产能结构,避免价格进一步下跌。根据集邦咨询光电研究中心10月上旬的调查,电视面板价格普遍低于现金成本,面板厂亏损持续扩大。

    主动应变

    为应对挑战,相关厂商逆境中求变,或调整产品,或缩减产能。“整体规模下滑,形势比较严峻。但产业出现淘汰赛,有的在扩产,有的准备关厂,有的积极促销,有的开始退守。”李亚琴说。

    集邦咨询光电研究中心指出,韩国、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地区的面板厂从9月份开始调整产能,以期改善供需稳定价格。其中,韩国面板厂产能调整最为积极。比如,三星显示9月及10月大幅下调7代线及8.5代线产能,预计7代线投片减少超过五成,8.5代线则约三到四成。乐金显示将关闭P7(7.5代线)及P8(8.5代线)两座厂的部分产能,预计至2019年底P8产能仅剩四分之一。

    京东方10月底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今年三季度以来,供给端部分公司产能退出、减产,未来新增供给有限;需求端传统产品持续保持温和增长,新应用场景需求成长迅速。部分产品如32寸电视面板价格率先止跌,其他尺寸面板价格跌幅收窄,产品价格走势有望在四季度趋稳,明年行业供需结构有望好转。

    长远来看,目前境况对国产企业而言不失为一次机遇。TCL集团近日接受机构调研时指出,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面板产能集中释放等因素影响,半导体显示产业供过于求,大尺寸面板价格持续下降,海外面板厂商亏损放大,行业加速重构洗牌。中国企业在显示产业建立的规模和效率优势凸显,产业链加速向中国市场转移;一代显示技术为中国显示产业赶超全球领先水平带来契机,中国市场将成为显示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同时,供给端优胜弱汰加剧、需求端商用显示、新应用和新市场快速增长,面板行业蕴含巨大的变革和机遇。

    群智咨询提供的数显示,到2020年,中国大陆TFT-LCD面板的全球产能占比将占据半壁江山至57%,较2019年提高8.3个百分点;对应韩系厂商的产能占比将从2019年的20.5%缩减至明年的12.7%。李亚琴表示,“韩系面板厂商积极进行战略调整,关闭生产线。同时,会有厂商快速改造LCD产线,转向OLED或QD等更高阶、高附加值的产品。”

    四大方向

    展望明年,李亚琴认为,整体价格至少会企稳。“明年第一季度甚至到第二季度,总的产能不会增长。韩系厂商关停旧产线,国内企业有产能开出,此消彼长,供需关系有望恢复平衡。接下来,企业需要考虑明年如何恢复盈利。从技术和应用市场角度看明年有四个机会。”

    柔性OLED市场方面,李亚琴表示,从品牌厂商发布的规划看,明年全球柔性手机面板需求量预计同比增长140%。这是确定性的机会。“在5G商用大背景下,终端用户和消费者对新技术和多形态的新产品更青睐。音量、开关机等操控按钮放到屏幕上,让柔性OLED的产品形态差异性更明显。同时,产品的未来发展走势要看其生命周期曲线,柔性OLED可以为产品带来新的功能。”

    三星是全球第一家量产OLED的企业。除满足自需外,三星还给苹果供货。从iPhoneX开始,苹果多款新机采用OLED屏。华为的部分高端机也使用OLED屏,主要是LG和京东方向华为供货。华为、三星、小米、联想等手机厂商均发布了可折叠手机,且部分厂商的折叠手机已上市销售。

    8K市场方面,“目前8K是产业热点,也是面板的重点。2019年全球只有4个品牌量产了8K电视,2020年预测几乎所有主力品牌都将进入8K阵营。8K对面板厂商意味着盈利。”李亚琴认为,“4K面板普遍处于亏损状态,8K的推出可以改善产品结构,提高盈利能力。8K推得越快的厂商,盈利性越好。中国面板厂商要抓住机会。”

    对于电竞面板市场,李亚琴表示,“在5G的背景下,高刷新率产品不仅仅是移动,对于电竞面板都会成为很强的需求。从2018年开始,国内电竞产品出货呈现高速增长,每个季度基本都是翻倍增长。”

    车载显示产业方面,“在5G和智能驾驶系统的推动下,作为人机交互工具的大屏不可缺少。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10英寸以上的车载面板市场明显走强。”李亚琴说。
12345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