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股网-股民首选股票评论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2019年9月25日周三人民日报及四大证券报头版内容精华摘要

2019-9-25 09:06| 发布者: adminpxl| 查看: 12278| 评论: 0

摘要:     【人民日报】  70年 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权威发布)  本报北京9月24日电(记者韩鑫)24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 ...


华软科技易主 主业有望“迎新”

    华软科技24日晚间公告,公司于23日接到控股股东华软控股的通知,华软控股的股东华软投资、公司实际控制人王广宇与八大处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八大处科技”)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根据协议,八大处科技以合计30.9亿元受让华软投资、王广宇所持有的华软控股100%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仍为华软控股,实控人由王广宇变更为张景明。

    资料显示,八大处科技成立于2008年7月,注册资本20亿元,法定代表人张景明,主要股东为万景恒丰国际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王永杰、中晶蓝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张景明。八大处科技主营为建筑材料、涂料等材料的采购与销售,2016年、2017年、2018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196.02万元、6.46亿元、7.0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282.37万元、-956.3万元、1791.84万元。此外,张景明控制的企业还包括北京万景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天津润景投资有限公司、北京恒丰金泰投资有限公司。

    对于本次受让股权,八大处科技表示,基于看好上市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旨在通过优化公司管理及资源配置等方式,并以上市公司为平台进一步整合行业优质资源,改善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全面提升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

    八大处科技强调,本次权益变动完成后12个月内,按照有利于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全体股东利益的原则,不排除对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作出适当调整的可能性,包括对上市公司或其子公司已有资产和业务进行出售、合并、与他人合资或合作的计划,或上市公司拟重大资产购买或置换资产的重组计划的可能。

    华软科技半年报显示,公司以金融科技为战略发展方向,致力于成为中国金融科技创新的领先企业。此外,公司同时运营造纸化学品、农药中间体等传统精细化工业务。

上市不满两年就卖壳 振静股份打的啥算盘?

    涨停的股票K线图都相似,但背后的故事截然不同。

    重组预案发布后,振静股份9月24日复牌迎来“一字板”。外界热议的是,公司本次重组拟注入生猪养殖类资产,且预计会构成借壳上市。而振静股份登陆资本市场尚不满两年。

    这并非孤例。去年以来,不少上市临近三年的公司陆续筹划控股权转让,究竟是为什么?

    “上市不满三年就筹划卖壳的案例日渐增多。在我印象中,这应是公司上市后筹划卖壳最快的一家。对此,外界不应只看到事件表象,更应关注其幕后动机以及相关事件对整个A股生态的影响。”某投行资深人士说。

    罕见交易投石问路?

    “上市未满两年就运作卖壳交易,并试水重组上市配套融资,振静股份在重组方案设计上,投石问路的迹象较为明显。”有券商并购部人士对此评价道。

    根据振静股份的重组方案,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41名交易对象持有的巨星农牧100%股权。同时,公司拟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用于支付此次交易的中介机构费用、现金对价、相关并购交易税费及投入标的公司在建项目,并补充上市公司和标的公司流动资金、偿还债务等。

    振静股份现任控股股东为和邦集团,实际控制人为贺正刚。本次交易完成后,巨星集团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预计将超过和邦集团及贺正刚合计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故未来控股股东预计将变更为巨星集团,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唐光跃。加之拟购标的巨星农牧营业收入等财务指标远高于振静股份,按照规定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组上市(即借壳上市)。

    “目前重组上市的配套募资肯定是不能做,但今年6月证监会曾就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及将恢复重组上市配套融资,不过正式规定仍未出台,振静股份如此设计应是打了个提前量,赌修订后的重组办法能在本次方案审批前出台。”上述券商人士指出。

    事实上,对于振静股份而言,其实施本次重组前还需额外“闯一道关”。2015年12月,证监会曾专门就“上市不满三年进行重大资产重组(构成借壳)”以问答形式,从募资使用、承诺履行、规定运作等维度进行了针对性要求。其中提及:“上市公司所在辖区派出机构应当进行专项核查,我会将在审核中重点关注。”

    不过,相较于配套募资的设计,外界更为关注的是振静股份启动重组的时间点。

    2017年12月18日,振静股份登陆A股市场,公司主营业务为中高档天然皮革的研发、制造与销售,拥有汽车革、鞋面革、家私革三大产品线。从业绩指标来看,公司上市当年盈利增速降至7%,2018年、2019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则分别下滑5.47%和13.06%。

    “上市公司筹划资产重组本身无可厚非,但上市不到两年便卖壳,则是广受争议的话题。”上述券商人士称。

    心急卖壳藏何动机?

    “国家近年来鼓励直接融资,初衷之一就是希望有竞争力的企业通过IPO等融资做大做强,但一些企业老板若将此看成是一个套利场所,通过上市前后的估值套利来实现财富增值,这显然与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相违背。”某券商投行老总直言,随着“上市未满三年就卖壳”案例的日渐增多,监管部门应对此予以高度关注。

    “不可否认,某些上市公司老板近年来由于资金链原因,被迫在上市未满三年时卖壳偿债。但更应警惕不存在债务危机而着急卖壳的情形。”该券商老总告诉记者,通过对以往案例的盘点梳理,其总结出了“上市三年就卖壳而后被发现问题”的相关公司共性特征及深层动机。

    一是,上市公司大股东持股并没有高比例质押(不是因为资金问题被迫卖壳)。

    二是,公司上市后业绩持续下滑或亏损(已无法维持高增长态势)。

    三是,多采取净壳交易方式,即大股东卖壳后将原有上市资产回购私有化,进而保证某些事宜不会被发现,在内部消化(如果大股东持股未解禁,此步骤会押后,待解禁套现后才有钱回购原有上市资产)。

    四是,负责借壳上市运作的相关财务顾问,与公司上市时的保荐券商往往有一定关联(中介机构怕事发担责,急忙找其他资产置换掩盖)。

    “对于上市未满三年就卖壳案例,建议监管部门予以高度关注,倒查上市招股书中是否涉及虚假陈述等等。总之,在通过上市实现资产价值重估、赚取高额收益后,不能因为重组上市过程中注入一块绩优资产,就让卖壳行为变成逃避监管的暗道,进而毒害A股生态。”

    该券商老总反问记者:如果其他上市公司也都效仿此法,上市不满三年大股东就卖壳,再换另一个产业资本利用壳资源进行下一轮套利,那么股票市场会不会从一个“称重机”变成了“美颜相机”?

格力集团“厚爱有加” 买成长园集团第一大股东

    格力集团对长园集团可谓“厚爱有加”,尽管尚未谋求实际控制人之位,但旗下公司依靠不断“买买买”,已晋升长园集团第一大股东。

    长园集团24日晚公告称,格力集团全资子公司珠海格力金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格力金投”)于2019年8月13日至9月24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系统,增持长园集团股份约3724.2万股,占长园集团总股本的2.8135%。

    截至9月24日,格力金投方面合计持有长园集团7.8135%股权,以几十股的优势超过长园集团原第一大股东山东科兴药业有限公司(持有长园集团1.03亿股左右,占公司总股本的7.8135%),成为长园集团第一大股东。

    长园集团称,格力金投的控股股东格力集团看好长园集团未来的发展前景,格力金投成为公司新的第一大股东,将继续积极支持上市公司的发展。

    在本次权益变动前,长园集团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本次权益变动后,长园集团仍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长园集团今年8月初披露公告,格力金投及其一致行动人珠海保税区金诺信贸易有限公司(下称“金诺信”)于2018年3月14日至2019年8月6日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交易系统,增持长园集团5.0000014%股份。

    从披露信息来看,金诺信、格力金投先是在2018年3月至4月间以每股16.8元至17元的均价买入长园集团合计约2719万股。此后,长达一年时间没有增持。今年4月26日至8月6日,格力金投持续增持长园集团,增持均价为每股5.12元至6.81元,最终触发了5%的举牌线。

    披露显示,格力金投、金诺信均为格力集团全资子公司。在该次权益变动后,格力金投及其一致行动人金诺信当时表示,未来12个月内将根据证券市场整体状况并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以每股5元至7元的价格区间增持上市公司股份3%至5%。其将在履行相关审批流程后实施该增持计划,且该增持计划不以谋求实际控制权为目的。

    据介绍,格力金投本次最新增持为上述增持计划之进展。本次权益变动完成后,格力金投及其一致行动人将继续履行前述增持计划。

    早在2018年,格力集团曾谋求向长园集团股东发起要约收购,收购股份数量达2.65亿股,占长园集团总股本的20%。当时,格力集团表示,要约收购是以进一步促进长园集团的稳定发展为前提、做大做强其制造业板块的战略投资行为,收购不以谋求长园集团控制权为目的。不过,上述要约收购最终因未获珠海市国资委批准而终止。
12345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