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股网-股民首选股票评论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2019年8月29日周四人民日报及四大证券报头版内容精华摘要

2019-8-29 08:58| 发布者: adminpxl| 查看: 11677| 评论: 0

摘要:     【人民日报】  上海构筑人工智能发展高地  本报上海8月28日电(记者谢卫群、沈文敏)对投入的水瓶,垃圾桶能瞬间识别出这是“可回收物”,用内置翻转功能将其投入另一侧可回收物桶内;说一句话,中译通翻 ...


2018年中国证券业“成绩单”出炉 131家券商总资产超6万亿元 实现净利666亿元

    展望未来,安青松表示,证券行业要把握好五大机遇

    记者8月28日从中国证券业协会获悉,全面、深入、客观地反映2018年证券行业发展状况、行业特色和发展趋势的《中国证券业发展报告(2019)》(简称“报告”)已于今年8月份正式出版发行。这也是中国证券业协会连续第17年出版的行业年度报告。

    中国证券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安青松在报告的前言中表示,《中国证券业发展报告》是行业年度报告,展示了对中国证券行业的系统总结、客观分析和发展展望。

    他表示,近年来,证券行业总体运行平稳,未发生系统性风险,资本实力和盈利能力不断增强,业务结构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合规风控水平显著提升,跨境业务布局逐步展开,行业履行社会责任形象全面树立。截至2018年年底,131家证券公司总资产6.27万亿元,净资产1.89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662.87亿元,实现净利润666.20亿元。

    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共有证券公司131家,和2017年一致。2018年证券公司的上市步伐依然保持较快增速,新增A股上市证券公司5家,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证券公司总数增至34家;同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证券公司增加至14家,与2017年持平。

    从业绩方面来看,2018年131家证券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662.87亿元,同比下降14.47%;实现净利润666.20亿元,同比下降41.04%,盈利连续两年下降;净利率为25.02%,较2017年迅速滑落14.63个百分点,经营状况下降明显;行业净资产收益率(ROE)为3.52%,同比下降2.58个百分点。从收入和净利润的集中度来看,前5家证券公司集中度率分别为43.22%和48.80%,盈利的集中度要优于净资产和净资本,反映出龙头券商的经营优势。

    从证券承销与发行业务方面来看,2018年证券公司共完成首次公开发行(IPO)103家,共募集资金1374.88亿元。2018年没有公开增发项目;再融资定向增发项目(不含重组配套融资)募集资金2988.85亿元,与并购重组相关的配套融资项目筹集资金398.14亿元;配股项目募集资金188.79亿元;优先股项目募集资金150.00亿元。

    2018年交易所债券发行市场快速发展,证券公司在交易所市场承销债券总额达56877.71亿元,是2017年的1.45倍。

    展望未来,安青松表示,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目标,站在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证券行业要把握好五大机遇。

    一是把握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机遇,加强投资银行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核心业务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二是把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机遇,深化科技运用,促进证券业与金融科技的深度融合;三是把握深化改革开放的机遇,提升证券业国际化水平。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新时代的对外开放是更高水平、更广范围、更多形式的对外开放;四是把握加快绿色发展的机遇,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切实服务实体经济。绿色发展具有资本密集、中长期运作的特点,依赖高度发达的绿色金融的支持;五是把握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的机遇,推动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增强国际影响力。

董明珠:“还想再跟雷军赌5年!”雷军立刻回应可以继续再试一下

    董明珠与雷军的赌约在沉寂一段时间后再次引发关注。

    近日,董明珠在北京公开隔空喊话:“还想再跟雷军赌5年!”其话音未落,立刻得到雷军回应:“初期和董大姐打赌是无知无畏,我觉得还可以继续再试一下。”

    董明珠和雷军此前定下的“10亿元赌约”,让双方一夜间成为企业界热点人物,两家企业也成为媒体竞相追逐的焦点,可谓赚足眼球。而这次双方的“你来我往”、“一唱一和”,为外界开启了下一个5年的广阔想象空间。雷军这次底气似乎更足,回应速度之快也在很多人意料之外。

    业内人士认为:“经过6年的发展,小米集团和格力电器的业务出现越来越多的重叠和交叉,经营模式也越发相似,二者未来的竞争亦将持续升级。”

    差距缩短5年赌约再留悬念

    雷军和董明珠的“十亿赌约”要追溯到6年前。在CCTV第十四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颁奖现场,两位大佬定下了这场赌约。当时雷军表示:“5年之内,如果我们的营业额击败格力电器的话,董总输我一块钱就行了。”不过董明珠回应称:“要赌就不是一块钱,我跟你赌10个亿”。

    此后两位企业家的经营策略和两家企业的发展路径常常被外界拿来比较。董明珠曾表示,其实与雷军的赌局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两者不具备可比性。因为格力电器是做实体经济的,而小米集团是做互联网的,属于轻资产。

    不过如今看来,小米集团也在实体上全面发力,与格力电器之间的交集越来越多。

    小米集团的2018年财报显示,公司全年收入1749亿元,同比增长52.6%,经调整后净利润为人民币86亿元,同比增长59.5%;格力电器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1981.2亿元,同比增长33.61%;实现净利润262.02亿元,同比增长16.97%。

    相较之下,格力电器在营收规模上仍旧领先,但小米集团营收增长势头迅猛,与格力电器的差距正在缩小,两者相差约232亿元。5年时间里,小米集团营收增长近6倍,增幅也相对较快。

    进入2019年,小米集团在单季度营收上开始反超格力电器。今年5月份,小米集团公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小米集团实现营收437.56亿元,同比增长27.2%;而格力电器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为405.48亿元,同比仅增长2.49%。小米集团营收反超格力电器32亿元。近日,小米集团公布的2019年二季报显示,上半年小米集团的总收入达到了957.1亿元。小米集团在营收上的增速,让格力电器不容小觑,但在利润上双方还相去甚远。

    近年来,小米集团扩张势头迅速,5年赌约结果又会怎样?颇让各方期待。

    中国家用电器商业协会副秘书长张剑锋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6年前,小米集团和格力电器在盈利模式上存在明显差异,然而通过几年的布局,双方在业务上的交叉领域越来越多,智能家居、智能装备、空调等大家电,均让两家企业产生竞争,未来它们之间的重叠和相似处将趋多,且竞争越发激烈。”

    带着各自烦恼同步疯狂扩张

    目前看来,小米集团和格力电器均定下大目标,并且在各自的轨道上越跑越远,但也均有着各自的烦恼。

    上市之后,小米集团便在实体门店等业务上疯狂扩张,雷军曾经定下“3年(到2020年)国内开设1000家小米之家店”的目标,同步进入地产等多个领域。但小米集团业务中占比重最大的手机业务的收入出现下降,此后小米集团在战略上开始进行调整。

    今年以来,小米集团将大家电确立为其IoT业务战略的核心,并试图以智能家居和生活类产品弥补营收放缓,同时其加速进军空调市场,与格力电器等空调巨头贴身肉搏,打价格战。

    小米集团再次发布了“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如今IoT及生活消费品产品已成为其业绩的新增长点。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一系列的挑战,小米集团在IoT业务上的毛利率逐步推高,净利润增长有了支撑。从二季报来看,小米集团的盈利能力持续上升,营收也恢复到历史数据的高位水平。然而其手机业务仍需进一步调整,以解决增速放缓等问题。

    “几年来,我们不断夯实基础,今天排在世界第4,未来存在重返世界前3的可能。”谈及小米集团在未来几年的发展,雷军透露,目前,小米集团海外的营收已经超过总营收的40%,进入9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位列市场前5。“我相信,在这个质量为先的时代,会有一大批中国品牌崛起。”

    而格力电器也在多元化扩张路上没有停歇,从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到芯片,格力电器在短短几年内涉猎了多个大产业。不过,格力电器的主营空调业务遭遇天花板和多元业务成绩还有待显现,也是其目前面临的问题。去年董明珠已给格力电器提出了新目标——到2023年销售目标6000亿元。要达到这一目标,格力电器必须在5年内实现营收规模翻倍的高增长,这对格力电器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

    如今看来,带着各自的烦恼,两家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持续升级。而在两位大佬的掌舵下,两家企业将走向何方,谁将在竞争中胜出,成为新的看点。

上半年财险“老三家”车险:手续费骤降四成保费增长6%

    车险手续费“报行合一”政策已经见到实效。

    长期以来,多数财险公司的车险手续费涨幅明显高于保费增速,砸钱抢市场的现象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侵蚀险企利润。不过,从上半年的情况来看,这一局面已经得到扭转,财险老三家齐齐呈现车险保费小幅上涨而手续费大降的特点。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和太保产险(俗称“财险老三家”)这3家上市财险公司的半年报统计发现,上半年,3家公司的车险总保费收入达2659.58亿元,同比上涨了约6%;同期,3家公司车险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总和为394.9亿元,同比锐降了约40%。

    平安车险保费增速领先

    根据半年报数据,今年上半年,平安产险的车险保费增速在财险老三家中领先。平安产险、人保财险以及太保产险上半年的车险保费收入分别为923.38亿元、1274.87亿元,以及461.33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9.0%、4.1%,以及5.2%。由此可见,上半年,人保财险的车险保费收入仍然最高,不过从保费增速上看,平安产险拔得头筹。

    平安产险表示,公司加强科技应用,推动客户经营线上化,完善服务体系。截至6月底,“平安好车主”APP注册用户数突破7000万,绑车用户数突破4600万,6月份当月活跃用户数突破1600万。

    人保财险积极应对汽车销量持续下降和商车费率改革深入推进带来的挑战,强化商业模式变革与技术变革的融合,持续推动经营模式升级。在增量业务方面,充分发挥既有渠道优势,持续推进资源管控和渠道合作,放大资源利用效能,拓宽业务发展空间;在存量业务方面,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加强营销专业队伍建设,推动电商渠道转型,强化过程跟踪和节点管控,探索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运用,优化续转保流程,持续加强优质存量业务获取能力。

    太保产险也积极应对商车费改深化,强化费用管控,提升直接掌握客户资源的能力,加强续保管理,推动增长动能转换。上半年,该公司通过转型创新推动增长动能转换,商业车险续保能力持续提升;加强产寿协同,推进专属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寿销车业务快速发展。

    太保车险手续费降幅最大

    与财险老三家的车险保费全面上涨相反的是,车险手续费及佣金全面大幅下降。其中,太保产险的车险手续费降幅最大,为41.8%。究其原因,是去年下半年开始实施的车险产品、费率“报行合一”政策。

    具体来看,上半年,平安产险保险业务手续费支出同比下降26.2%,手续费支出占原保险保费收入的比例同比下降7.1个百分点。其中,车险手续费为140.49亿元,同比下降37.8%。车险保费收入为923.38亿元,同比增长9.0%,综合成本率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实现承保利润20.00亿元。“平安产险科技及客户服务类投入有所增加,费用结构变动使得已赚保费增速放缓,导致短期内综合成本率有所上升。上半年车险综合成本率97.7%,仍优于行业,盈利水平处于领先地位。”平安产险表示。

    人保财险表示,上半年,财产保险领域监管改革深入推进,市场理性持续增强,商车费改持续推进,该公司业务手续费下降。

    太保产险表示,该公司监管报行一致的要求,上半年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为89.07亿元,同比下降31.7%,手续费及佣金占保险业务收入的比例从上年同期的21.5%降至13.1%。其中,车险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为64.99亿元,同比下降了41.8%。

    保证保险策略各异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上半年,财险老三家对近两年让保险公司既爱又怕的保证保险业务采取了不同的发展策略,业务发展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其中,人保财险的保证保险业务大幅增长,平安产险的该项业务收入同比下降,而太保产险的主要险种中,并无保证保险的身影。

    具体来看,上半年,人保财险取得信用保证险业务收入104.37亿元,同比增长115.3%。“升级产品供给,加强销售队伍建设,新建专营机构产能得到释放,个人信用贷款保证保险快速发展。”人保财险如此解释业绩增长。

    平安产险的保证保险业务则主要向集团内部其他专业公司引流的个人和小微企业主提供借款和贷款保证保险服务,并与集团专业公司进行交叉验证和多维风险审核,以实现优势互补。上半年,该公司保证保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下降5.6%,综合成本率同比上升5.7个百分点,实现承保利润7.90亿元。

    中国平安表示:“伴随着国内经济和金融环境变化,平安产险已主动优化客群结构,加强风险管理,但去年的存量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目前的赔付水平。上半年保证保险综合成本率93.2%,仍保持良好的盈利水平。”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