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股网-股民首选股票评论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2019年8月4日星期日晚间央视《焦点访谈》文字版:爱国情 奋斗者:百年义渡 ...

2019-8-5 07:37| 发布者: adminpxl| 查看: 11153| 评论: 0

摘要: 2019年8月4日星期日晚间央视《焦点访谈》文字版:爱国情 奋斗者:百年义渡位于湖北省建始县的大沙河,河边有个村落叫大沙河村。村庄地处偏远,一直默默无闻。在这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有一户默默无闻的人家,一门四代 ...
2019年8月4日星期日晚间央视《焦点访谈》文字版:爱国情 奋斗者:百年义渡

位于湖北省建始县的大沙河,河边有个村落叫大沙河村。村庄地处偏远,一直默默无闻。在这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有一户默默无闻的人家,一门四代,接续百余年,为村里人免费摆渡。


湖北省建始县境内分布着大大小小数条河流,由于一些村落不方便架桥,人们过河依然靠摆渡。这是三里乡大沙河渡口,从这儿过河乡亲们可以少走20公里的山路。日子一长,大家便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渡船的往返。艄公名叫万其珍,在当地他留下了自己的故事。

一百多年前的清光绪年间,万其珍的祖父万作柱逃荒来到这里,被当地人接纳后得以开荒拓土,休养生息。万作柱看到许多村民家在河这边,田却在那另一边,他们用一种木筏过河,常有人落水,于是卖掉家里的猪,打造了一条木船。

除了待人热情,万作柱还告诉大家,坐船摆渡分文不收,因为乡亲们对他家有恩,他要知恩图报。1949年,年迈的万作柱病逝之前还不忘叮嘱子孙,死后承诺不变,船一天不停,钱一文不收。

万作柱去世后,万其珍的父亲顶了上来,父亲去世的时候万其珍还小,这时叔父顶了上来,叔父去世了,万其珍于1995年拿起了撑船的竹篙。就这样,第一代传给第二代,第二代又传给了第三代。 为了让艄公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建始县交通部门在渡口盖了这间小屋。这里不是家,而万其珍几乎把这儿当成了家,平时他让家里人把饭送过来,赶上家里人来不了,他就自己解决,这样长时间守在渡口,大家可以随来随走。

天色逐渐暗了下来,但万其珍觉得还有坐船出来的人没有回家,要是有,即使再晚,他也会等候在这里。没通电的时候,万其珍会在屋檐下挂一盏煤油灯,一来给大家引路,二来从对岸回来时为自己导航,现在有了电灯,但这盏灯他依然保留着。见天色已晚,万其珍的儿子万芳权赶了过来,准备替父亲撑船。家住对岸的崔祝清赶到渡口,今天他出来得晚,干完活自然回去得也晚。

大沙河村地处深山,大沙河水有缓有急,每天摆渡几十个来回,水性再好,技术再高,也难避免险情的发生,即便过了多年,万其珍一直忘不了那一次经历。

有四个人要过河,下着大雾,船篙戳下去拔不起来了,万其珍用力过猛栽到水里。他从船肚子底下游过去,水太深踩不到底,他就踩水,拉着船头下面的铁圈往前漂流,一直游到下面河湾,水浅一些,能踩到底了才把船拉到坡上。

赶过来救急的村民埋怨万其珍过于冒险,万其珍也有点儿后怕,可他觉得,大家在这里生活,不能没有渡船,所幸当时船上没有人,可要是有人,他就更要这样做,安全是天大的事儿。

摆渡不收钱,怎么能坚持得久,这的确是许多人的疑问。据了解,万家的生活来源主要是几亩山地。过去当地以免交提留款和农业税作为给摆渡的补偿,税费免征之后,县里发给万其珍几十元的补助,这些年逐步涨到数百元。而许多当地人挣钱都会选择外出打工,万其珍的大儿子万芳权也曾离开家前往浙江,进了一家工厂。

原本想让孩子生活好一点,把房子翻盖一下。2006年,一场暴雨使万芳权不得不中断打工,提前返乡。洪水把家里的房子土墙冲倒了,万其珍赶回去,走得急,

半路上把胳膊摔骨折了。他给儿子打电话,说他不能摆渡了。

父亲受伤后,母亲又因病去世,回到家里的万芳权曾给在广东打工的弟弟打电话,想让他回来替父亲摆渡,这样自己可以回浙江的工厂再挣些钱,好快点儿把房子盖起来。弟弟不想回来,觉得自己年轻,如果在这里摆渡,以后不好找媳妇儿,因为没有什么收入,不能养活自己。万芳权决定自己回来。

眼看着老房子成了危房,万芳权只好提前建起了新房,只不过建房的钱有相当一部分是借来的 。万其珍伤愈之后,感觉身体不如从前,2007年,他交班了,万芳权成为在大沙河渡口义务摆渡的第四代传人。然而万其珍退而不休,一有空就会去渡口,赶上水位低一些,撑船距离相对较短的时候他还是要上。

此时,建始县交通部门已经允许县内的渡口每次收取3到5元的摆渡费,有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父子俩,还有人按客流量给他们算了一笔账,认为他们的机会来了。而万芳权觉得,祖上的遗训传下来代代都这样,到他这一代不能把家风家传破坏了。

不收费,收入从何而来,人们依然有这样的疑问,自打接了父亲的班,万芳权就不能出去打工了,然而生计总归要维持。平时只要能抽出身来,他就跟妻子种瓜种菜,养鸡养猪。去年他了解到有一种甜度很高的红薯新品种销路看好,便先在自家的地里育苗,然后准备提供给大家扩大种植,期待能有不错的效益。

近些年,当地搞移民搬迁,对岸的村民陆续搬了过来,现在住在对岸的就只有崔祝清、何友香老两口了。

过河的人少了,但他们依然守在这里。万其珍的孙子偶尔回家,也要接受一些撑船的培训,其实儿子离交班还早,但万其珍都觉得,这是万家人必须掌握的技能。

照理说,该轻松一下了,可万其珍没料到,自打被媒体报道后,从其他地方过来的人逐渐多了起来,来到这里大家都在感受或者寻找着什么。

24个春夏秋冬,全村1096人几乎都坐过万其珍的船,现在77岁的他仍坚守在渡口。2018年11月,万其珍荣获全国“诚信之星”。万家前后义渡141年,四代百年,一诺千金。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